APP下载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综述

2009-06-02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马来西亚

李 蓉

[摘 要] 近年来,海内外学者对马来西亚华人问题的研究取得长足的进展,涌现出一批有价值的成果,从多个角度和层次对马来西亚华人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本文将对这些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 马来西亚;华人历史;华人政策与政治;华人经济与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 G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1-0024-02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华人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民族,占总人口的25.3%,控制了马来西亚国家财富的55%,马来西亚华人问题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就近年来海内外学者关于马来西亚华人的几个重要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一、华人移居和移民的历史与认同问题

关于马来西亚华人历史的研究,主要有三本著作:林水檺等编写的《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1],分为三卷,概述了华人自开始移居马来西亚至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历程,以及华人在马来西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领域的发展情况。该书由集体编撰,发挥了个人专长,但整体性不足。林远辉与张应龙合著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2],追溯了汉唐时期中国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关系,一直写到马来西亚独立前,是一部这方面的力作。巴素的《马来亚华侨史》[3],主要记述二战前马来西亚的华侨历史,分别对马六甲华侨、新加坡华侨、马来各邦华侨、战时马来亚华侨、光复后的华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华人认同问题即华人的效忠和归属问题。王赓武先生在《马来西亚华人的政治》一书中认为:“华人从未有过认同这个概念,而只有华人属性的概念,即身为华人和变得不似华人。”[4]他把华人划分为三个集团。第一个集团即甲集团,与中国联系最紧密,政治色彩最强;第二集团即乙集团,由精明的华商组成,关心经济与贸易,很少涉及政治;第三集团即丙集团,由亲马来西亚的华人组成,成分比较复杂。三个集团之间存在一些双向流动的现象。他还把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发展演变分成了三个时期,即1874年至1900年前后、1900年前后到1945年、1945年至1969年。但崔贵强认为王赓武忽视了对马来西亚共产党及其支持者的分类,他在《新马华人国家认同的若干考察》一书中把二战后至1959年华人社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5—1949年)的华人,多半仍眷念着中国,不愿认同当地社会;第二阶段(1950—1955年)是过渡时期,华人政治观念有了改变;到了第三阶段(1956—1959年),多半华人已经取得了公民权,对马来亚有了初步认同。[5]王的观点对于了解马来西亚华人认同观富有启发意义。后来崔贵强对华人三个集团和三个时期的划分进行修改和补充,使之更加完善。陈志明的文章《马来西亚华人的认同》[6]重点讨论华人认同的类型。他按照祖籍的方言将华人划分为福建人、客家人、广府人、潮州人、海南人以及峇峇(Baba,说马来语的土生华人)六个方言认同群体,并通过峇峇的经历勾画出华人认同社会化的重要作用。赵海立的论文《政治认同结构—以马来西亚华人为例》[7]根据建构主义理论,重点讨论前人关于华人政治认同的理论研究模式,以及他对把加入国籍视为认同的唯一标志持不同看法。

二、马来西亚的华人政策与华人参政

自1957年独立以来,马来西亚政府民族政策执行的是马来人优先原则,在公民权利、教育和经济政策上都对马来族给予优惠,华人与其他民族的地位则相对不利。何西湖在《马来西亚华人政策的演变与发展》[8]一文中,把马来西亚的华人政策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57年8月31日独立到1969年“5·13 事件”拉赫曼政府时期、1969年“5·13 事件”到1990年新经济政策结束时期、1991年至2001年国家发展政策时期。廖小健认为马来西亚的华人政策有两个特点。一是政府采取循序渐进的、较为温和的政策,逐步提高和巩固马来人的地位;二是支持华人政党执政,充分发挥华人执政党在政府与华族社群之间协调和缓冲的作用。她肯定了一些符合实际、有利于民族和谐、国家稳定与发展的措施。[9]马来西亚学者丘光耀在《马来西亚华人政策日益开放化的导因》[10]一文中解释马哈蒂尔执政后华人政策日益开放的原因。他认为,马来西亚民族分裂的政治格局是迫使政府善待华人的内部原因,冷战后亚太国际新局势是促使政府开放的外部导因。作者强调马来西亚政府的开放政策是表面而非实质性的。

马来西亚的华人政策对华人与马来人的关系造成重要影响。1987年出版的《马来西亚种族两极化之根源》[11]论述了马来西亚种族关系。该书认为,“种族两极化”是当时马来西亚最严重的问题,非土著遭到明显歧视,代表20世纪80年代马来西亚华人对种族问题的态度。李一平的论文《试论马来西亚华人与马来人的民族关系》[12],分析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华人政策和华巫关系的演变。而任娜将马华关系分为四个阶段,认为马华两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有不同的特点,马来西亚种族问题的关键是马华族际关系的和谐与否。[13]廖小健也将马华关系分为四个时期,即二战前、日本占领时期、战后以及20世纪90年代后,认为马华两族的关系因各种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而经常波动变化,由于马华两族法律地位的差异,马华两族之间的矛盾在一段时期内仍难以消除,并对两族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14]林勇则从马华两族的就业地位的变化探讨了两者的关系,即马来人就

业地位持续上升,已经逐渐超越华人成为许多领域的就业优势

族群。[15]

关于华人的参政问题,张应龙认为经历了五次高潮,即辛亥革命、抗日运动、独立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争取民主平等运动。(16)陈美萍通过研究独立后马来西亚的政治发展,认为多元主义对华人社会民间团体的“论述”影响最为深远,华人社会正是以多元主义论述来对抗国家机关支配的国族主义论述。[17]许梅在《独立后马来西亚华人的政治选择与政治参与》[18]一文中指出,自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后,华人取得公民权是华人政治角色转变的关键,并通过投票、组建社团和政党积极参加政治活动,维护本身权益。

关于华人参政的原因,许国栋在《论马来西亚华人政治》[19]一文中归结为华人的两个重要特点,即马来西亚华人民族意识和当地意识都很强。朱陆民则认为华人文化和华人经济地位是影响华人参政的重要因素,同时强调当地政府的制度是决定因素。[20]谈到华人政治的困惑,廖小健认为华人现在的政治地位比以前大大提升,但是并没有给华人带来实质性的权利。华人政党的边缘地位没有变,影响力却有所下降。[21]

三、华人经济、文化教育与社团

马来西亚华人在当地经济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独立前华人经济的性质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西方以及东南亚某些学者认为,华侨经济是“殖民经济结构的组成部分”。汪慕恒等中国学者认为,华人经济在战前已经是当地民族经济的一个组成部份。[22]丘立本则认为华人经济具有双重性。就经济实质而言,它是居住国经济的组成部分。就行为主体而言,它存在某种程度的中华性。[23]韩方明认为,华人经济无论是独立前还是在独立后都是当地经济的组成部分,不仅表现出中华性,独立后更表现出国际性,也就是说,华人经济有三重属性。[24]

关于华人资本,日本学者宕崎育夫认为,马来西亚有发达国家、政府、马来人和华人四种资本。其中,政府和马来人资本所占的比重为70%,因此华人资本不是支配马来西亚国民经济或占统治地位的资本。[25]汪波的硕士论文《马来西亚华人资本的形成与发展》[26]认为,华人资本经历三个时期即二战前,二战后以及上个世纪90年代后。

关于战后华人经济发展的原因,吴开军归纳为四点: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殖民地系统,马来西亚取得了独立;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华侨华人的双重国籍问题得到解决;三是战后国际经济形势给马来西亚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出口带来有利机会;四是马来西亚政府对华人经济政策的变化。其特点是:华人经济总量扩大,实力增强,华人资本本地化、集团化和国际化。[27]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和华文教育在海外华人社会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郑良树从华教史的角度, 根据兴起、承继、转型和合流四个阶段,论述马来西亚中华文化的起承转合。[28]骆莉的文章《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华人文化》[29]简述华人文化在马来西亚的历史,认为造成文化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文化的政治化,只有当局政府正确对待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30]一文述及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历史、现状、组织等,相信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将为马华社和整个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林立,历史悠久,发展典型,研究的学者比较多。前述林远辉和张应龙的著作把华人社团分为血缘组织、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在第十五章进行了详细分析。李明欢的著作《当代海外华人社团研究》[31]是第一部研究海外华人社团的专著,从海外华人社团产生的历史条件、组织形态、经济机制和社会功能等入手,探讨华人社团的发展。吴华的著作《马来西亚华族会馆史略》[32]主要从地缘组织探讨华人社团。石沧金所著的《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研究》[33],将华人社团分为四个时期,其发展主要受三个社会因素的影响即中国社会、马来西亚社会和华人社会。

【参考文献】

[1][马来]林水檺等编.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M].吉隆坡: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1998.

[2]林远辉、张应龙.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英]巴素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M].槟榔屿光华日报创刊40周年纪念,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50年.

[4][澳]王赓武.中国与海外华人[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4年,第234-262页.

[5][新加坡]崔贵强.新马华人国家认同的若干考察[M].载郭梁.战后海外华人的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9—157页.

[6]陈志明著,李远龙译.马来西亚华人的认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第13-19页.

[7]赵海立.政治认同结构—以马来西亚华人为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5(4),第27-33页.

[8]何西湖.马来西亚华人政策的演变与发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12),第64-67页.

[9]廖小健.马来西亚华人政策的特点[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8(2),第64-67页.

[10]丘光耀.马来西亚华人政策日益开放化的导因[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5(2),第53-59页.

[11]华社资料研究中心编著.马来西亚种族两极化之根源[M].吉隆坡:华社资料研究中心,1987.第42页.

[12]李一平.试论马来西亚华人与马来人的民族关系[J].世界历史.2003(5),第44-51页.

[13]任娜:《马来西亚华人与马来人族际关系演变新探[J].暨南学报(哲社版)2002(1),第9-15页.

[14]廖小健.马来西亚马-华两族关系的几个特点[J].世界民族.2002(1),第49-54页.

[15]林勇.马来西亚华人与马来人就业地位变化的比较与分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6(4),第39-45页.

[16]张应龙.百年回眸: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史的变迁[M].载何国忠.来西亚华人社会百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吉隆坡: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2004.

[17]陈美萍.马来西亚伊斯兰政治与华人社会[J].新纪元学院学报.2004(1),第1-6页.

[18]许梅.独立后马来西亚华人的政治选择与政治参与[J].东南亚研究.2004(1),第58-63页.

[19]许国栋.论马来西亚华人政治[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5(1),第1-9页.

[20]朱陆民.从制度视角看马来西亚华人的参政空间[J].世界民族.2005(2),第44-51页.

[21]廖小健.马来西亚华人政治的突破与困惑[J].东南亚纵横》2002(6),第22-26页.

[22]汪慕恒.马来西亚的新经济政策与华人经济[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1).

[23]丘立本.对东南亚华人资本的再认识[M].载李定国.世界华侨华人经济研究[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4-47页.

[24]韩方明.华人与马来西亚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第21-37页.

[25]宕崎育夫:《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资本[J].南洋资料译丛》1998(1),第65-73页.

[26]汪波:《马来西亚华人资本的形成与发展[M].硕士论文,暨南大学法学院,2004.

[27]吴开军:《战后马来西亚华人经济演变原因和特点[J].东南亚纵横》2002(7),第24-27页.

[28] [马来]郑良树.来西亚华文史论集[M].新山:新山南方学院出版社,2005.

[29]骆莉.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华人文化[J].东南亚纵横》2002(7),第20-23页.

[30]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M].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总会,1992.

[31]李明欢.当代海外华人社团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

[32][新加坡]吴华.马来西亚华族会馆史略[M].新加坡: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1980.

[33]石沧金.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研究[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李蓉(1982-)女,汉族,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世界史硕士研究生,方向为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贵州 贵阳 550001

猜你喜欢

马来西亚
有你在可真好呀
马来西亚可可产量及进出口情况
2016年11月马来西亚天胶产量及消费量情况
2016年10月马来西亚天然橡胶进出口统计
2016年1月马来西亚天然橡胶库存量同比增加19.3%
2015年11月马来西亚棕油出口环比减少12.4%
闺蜜之旅 游走马来西亚
北京赢了
马来西亚保持5月粗棕油出口税为5.5%
2014年2月马来西亚棕油库存量减少到166万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