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论提高馆舍面积利用率

2009-06-01王元忠张玉霞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年3期
关键词:馆舍柱网任务书

王元忠 张玉霞

摘要任何建筑都是由面积迭加构成的,面积单元控制着建筑体量。提高馆舍面积利用率,应做细设计任务书,谋划好平面设计,不要脱离《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不应凑模数,应控制好柱网尺寸,匹配适当设施设备,用管理补足建筑缺憾。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建筑面积建筑设计面积利用率

1、引言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图书馆建设热不断升温,且呈现越建越大的趋势。据东南大学出版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建筑设计图集》统计,1990—1993年投入使用的33所院校新馆中,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有15所,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仅1所。近年笔者走访的不下二十几所高校图书馆,新建馆没有小于1万平方米的,2万平方米的为数不少,超过3万平方米的有之,5万平方米的不鲜见。新建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追求体量、追求环境、追求舒适、不吝啬面积的现象,不讲究提高面积利用率。业界人士近年对图书馆建筑的研究中,多为研究图书馆建筑文化、建筑理念、建筑环境以及信息时代对图书馆的影响等,少有对馆舍面积利用率的研究。

一幢图书馆建筑,少则几千平方米,多则几万甚至十几万平方米,目前的土建单方最低造价要在1500/m2以上(不包括土地价),建成后要使用50-100年。3万平方米的图书馆面积利用率要能提高1%,则300平方米就有45万元的投资效益,如果再考虑上建筑的使用年限,投资效益就更为可观。

对此问题的研究,笔者曾以“馆舍面积利用率刍议”为题,于上世纪90年代初做过讨论。当时针对馆藏文献逐年增长与原国家教育委员会199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矛盾,针对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现实,从管理学的角度,采用运筹学的方法,从静态中要面积,侧重研究了对原有馆舍如何提高面积利用率的问题。时过境迁,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各级政府越来越认识到了文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图书馆的建设亦受到了关注和重视。然而,笔者考察过的不下几十所图书馆尤其是新建馆,或多或少地存在使用上的不足,有些建筑缺憾给使用带来诸多不便,面积浪费现象较为普遍。分析其原因,一是图书馆功能在扩展,建筑设计跟不上使用功能的变化,二是个别建筑设计追求点存在误区,三是建筑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存在盲目性。因此,本文试图以所在的河北廊坊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图书馆为例,对新建图书馆和已交付使用的图书馆如何提高面积利用率做些探讨。

2、我院新建图书馆楼的基本情况

2.1我院图书馆楼系全框架结构,柱网尺寸为6.0m x6.0m,建筑面积13804.46m2,建筑总高度22米,总长度117米。地下一层,地上五层。最大效用面积12426.11m2,为90.02%。

2.2我院图书馆楼存在的不足。一是一线用房面积少,只占53.01%。二是由于建筑造型为“凹”字型,楼梯必然增加,占去了8,05%(1111.33m2)的面积。三是楼道也安排了一个柱网空间,占去了13.26%(1830.62m2)。四是单元空间面积小,最大的阅览室只有323.94m2(使用面积)。五是由于采用中央空调,附属用房面积增加,占3,28%(452,70m2)。

3、对提高馆舍面积利用率的几个相关问题的讨论

任何建筑物都是由面积迭加构成,面积单元控制着建筑体量,一般情况下,单位工程造价也是以面积为单位换算的,建筑设计也以分割面积的形式创造空间,人们了解一幢建筑,首先想到的是有多少平方米面积,而不是她的体量。然而,相同面积的建筑,由于平面设计不同,其面积利用率差别会很大。因此,提高面积利用率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3.1搞好平面设计是提高馆舍面积利用率的基础

一幢楼房是由若干个平面组成,平面的效用面积多了才能提高其利用率。要想提高馆舍面积利用率,平面设计是基础,做平面设计主要应注意的是:

第一,做好建筑设计任务书。通常情况下,图书馆楼的建筑设计任务书是由图书馆人来完成的(当然也有例外)。设计任务书是建筑师做设计的基本文件,实践中,由于图书馆人很少懂建筑设计,一任馆长少有赶上两次建图书馆楼,隔行的原故和经验的不足,造成许多建筑设计任务书与蓝图出入较大。当然也存在建筑设计师标新立异,不听图书馆人意见的。为了使图书馆人做建筑设计任务书时对各功能用房所占面积比例有所参考,笔者曾以两万平方米图书馆楼为例,做了讨论,此不再赘述。

有了各功能用房所占面积比例,还有一个各功能用房的具体位置问题,此在建筑设计任务书中,必须明确,以解决建筑设计师因对各功能用房了解不深,而放错层位的问题。我院图书馆楼的设计蓝图,将出纳台放在了地下层,可想,照此会给读者乃至图书馆服务带来很大不便。编制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任务书,一是设计任务书应尽量翔实,图文并茂,设计任务书切忌只有文字叙述。建筑设计时,往往出现对文字理解上的偏差,或者当实际布置一个房间时,按文字是不好设置的,一定要附图。二是设计任务书应尽量和建筑设计规范相一致,不符合建筑设计规范,实际设计时,肯定被否决。

第二,力求实用灵活,避免因活泼造成面积浪费。图书馆建筑的灵活,即平面布局分割的灵活性是很必要的,但灵活并不等于活泼。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平面设计并非奇特,但灵活性很强,三、四层每层为一个2500m2的大空间,采用无墙分割,给使用带来方便。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每一个层面就是一个一览无遗的大空间,是一座利用率极高的图书馆。笔者考察过的图书馆建筑中,确有为了追求某种效果,造成每层都避不开的暗室,还有的为了追求流线,有的房间成了角型、弧型等,使得采光通风受阻,书架和阅览桌放置困难,不得不闲置很大空间,造成浪费。

图书馆建筑,在实用、灵活与活泼的选择上,不推崇活泼。在把握实用与灵活的尺度上,亦应把实用放在首位。有人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图书馆,层数为5层,每层是一个未经分隔的完整空间,那么,这个图书馆由5个相对大的空间组成。同样为3万平方米图书馆,层数为仍5层,每层分成2个房间,是由10个相对大的空间组成的。由5个相对大的空间构成的图书馆建筑与10个相对大的空间构成的图书馆建筑,其开放程度和空间利用率显然是有差异的。试想同样面积和体量的图书馆建筑,若由20个相对大的空间组成,则面积利用率会有更大的差异。事实上,3万平方米的图书馆建筑,5层,由5个相对大的空间或10个相对大的空间组成,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原因是5层3万平方米折合每层为6000m2,矩形的边长将近78

米,若改为非等边矩形,进深做到最大37,5米(采用暖气供暖的图书馆,进深一般不宜超过37,5米,长要160米。这样的大空间,通风采光和管理都会存在很大问题,因此,图书馆建筑,需要灵活,把空间尽量做大,800m2至1500m2为宜,不要过大,就是遵循了实用的原则。

3,2控制好柱网尺寸是提高馆舍面积利用率的关键

目前图书馆建筑,基本上是全框架结构,框架柱的几何尺寸是由设计刚度决定的,则柱网尺寸是可变的。目前框架结构的柱网尺寸,一般采用7.5m×7.5m,7.2m×7.2m,对结构体系而言,是经济合理的。也可采用6m×6m,或6.6m×6.6m,当然采用非模数式设计时,还有采用其他柱网尺寸的。图书馆建筑的柱网尺寸,一是受场地面积的制约,二是受重荷载下的抗震烈度的规范。这时容易忽视的是,柱网尺寸与排架的关系问题。不论是图书馆人做设计任务书,还是建筑设计师做实际排架设计,都应将柱网尺寸和排架的关联数据测算准确,否则,会因框架柱影响排架,要么造成浪费,要么不美观或影响使用。全开架的图书借阅区,其柱网尺寸宜采用7.2m×7.2m,照此,书架行道的净宽度约为1.3米,这样推着书车上书时,不会影响读者找书。采用705m×7.5m的柱网尺寸,每个柱与柱之间若排3排书架。行道净宽约为1.4米,通路宽敞了,面积利用率大大降低了。采用6m×6m时,行道的净宽约为l米,也基本够用,但感觉是有点挤,底层上书时,觉得不十分舒服。闭架书库区的柱网尺寸,宜采用7.5m×7.5m,或6m×6m,两者的行道净宽均能做成约为1米,只是7.5m ×7.5m多排一列书架。

实践中,不提倡宽排架、敞排桌的做法,即将行道留得较宽,将阅览桌排得较松散,这样会大大降低面积利用率。笔者参观某图书馆时,见到其行道净宽约在1.5米以上,在岗的工作人员也感到没有必要,上书车和找书人碰到一起的几率并不多,留足两个书车并排不影响找书,实在没有必要,实际中三点碰一起的时候太少了。讨论控制柱网尺寸,还在于建筑设计实践中,应将不同功能区的房间尽量做垂直分割,减少水平分布,如闭架书库和开架阅览区的分布。图书馆用房由于功能要求的区别,使得排架间距、荷载等的不同,工程造价会有较大差别,即模块式设计较模数式设计,不但降低了单方造价,而且面积利用率会大大提高。

湖南师大图书馆将书库、阅览室、其他用房的柱网尺寸分别设为6.6m ×7.2m、6.6m×12m、3.3m×6.6m。经过多年的实践应用也是非常理想的。我院图书馆由于采用了6.Om ×6.Om的柱网,230m2的空间内就有3棵砼柱,对使用乃至视觉有一定影响。

最佳的柱网尺寸,依建筑设计规范和使用要求而定,不提倡将柱网尺寸做的过大,过大了,空间必然增大,会使采光通风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也会提高工程造价。

控制柱网尺寸的另外一点,图书馆属高荷载用房,大空间的屋内做到无柱较难,原因是无柱的大空间用房,造价会很高,高荷载也很难满足,那么屋内必然有柱,不但柱子要占去一定量的面积(一般情况下,一个柱子要占去将近0.5m2),而且柱的多少,柱的位置会直接影响排架。

3.3实行开放式管理是提高馆舍面积利用率的补充

人们关注图书馆建筑,其焦点是“人性化”建筑设计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反映于建筑本身,是与“以书为本”传统模式的区别。然而,再好的建筑设计,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精神追求的提升,都会出现不足,何况有的建筑“先天不足”。对于正在做施工图设计甚至于之前的图书馆,我们呼吁应尽量谋划细致,设计完善。但对已交付使用的图书馆,只能是在固化的物理空间内“做文章”。提高面积利用率的有效办法,除了设施设备选型、布置时向建筑靠拢,有效的办法就是向管理要效益。实践证明,管理确能出效益。

我院图书馆楼由于设计分散,19个房间最大的只有230m2,因为是“凹”字型,厕所设于凹字的阴角处,由于厕所的阻隔,使得个房间互相联系差,楼道也按一个柱网分割,净宽度5.4米。为了提高面积利用率,我们采取了一些有效办法。

第一,实行了“超市化管理,全开放式服务”模式。在主入口的门厅设置了四通道门禁和四通道防盗仪,读者通过门禁读卡得到身份确认进入图书馆之后,如同顾客到了超市。设总借还书处,在一楼正对门厅,图书实行统一借还。8个图书借阅区,对读者无任何障碍,随意出入,当某读者从4楼借阅区拿到一册书欲借,来到三层或二层,看到更适读的书,不必将4层的书再送还原处,随手放于三层或二层均可。同样,当拿着一册书来到一层借还书处,不想借了,放到一层即可。这样,一是超市化的管理,大大方便了读者,使工作人员在这种服务中,逐步认识到了,没有读者光顾的图书馆只是空壳,读者很少光顾的图书馆,其存在价值将大打折扣。二是弥补了建筑的某些缺憾。我馆全开架的借阅区15个,分布在二层至五层,读者跑完全程大约300米(不计算在借阅区内的路线距离)。读者若只还书,那么到一层办完手续即可,用不着再上楼了。

第二,合理地为每个借阅区配置书架数量和阅览座位。我馆全开架书刊约70万册,由于房间面积相对小,图书按类分区放置,每个区要有一定量的书,这样必须放相当的书架才能够用,同时还应有一定的阅览空间。6米的柱网尺寸,为了满足使用,柱间排架为3排,行道净宽约为1米。按全开架借阅区来说,这算是最小的书架间距了,由于房间跨度小,采光通风还能达标。自开馆至今,接待的所有来访者,包括业界同行、上级领导和美国的大学校长,都表示赞同。以323,94m2的某普通借阅区为例,书架占面积为215,96m2,折合每个书架占1,51m2,阅览座位共占107,98m2,折合每座占面积2,25m2。比照《规范》,书架放置已接近饱和状态,阅览座位比《规范》规定的上限指标少占0,05m2/个。

第三,利用好楼道。我院图书馆楼的楼道因按一个柱网尺寸设计,即楼道净宽为5,4米,视野效果好了,确有宽敞的感觉,但面积利用率大大降低了,如前述,占去了13.26%的面积,按有的专家说“实在没有必要”,为了弥补这一建筑缺憾,我们在楼道布置了四人阅览桌椅,供读者自习学习之用,当然很受欢迎,但同时增加了管理工作量。《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对图书馆建筑疏散的楼梯、门厅作了明确要求,对楼道没作具体规定,实践证明,做到轴线6米,也是极大的浪费。假如楼道净宽做成3米,将有44%的面积805.47m2分配给借阅区,其利用率会比放在楼道高得多,于管理方便。

我院图书馆楼,不算是成功的建筑设计范例,由于受场地环境和设计师、决策者观念等的影响,确实存在一些不尽完美之处,但经过了工程交付使用后精心谋划布局,细心设计设施设备的摆放数量、角度,测算书架与阅览座位应占的面积比例等,再加上通过实行新的管理模式,运行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借阅区、阅览区的面积利用率基本达到了极至,配之以环境创造之后,深受读者称颂。日均接待读者6000人次以上,高峰时达到近万人次。尤其推行了超市化管理,较传统的管理模式,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现在全开架的借阅区,周开馆77小时以上,只安排2名工作人员。包括旧馆2500m2,改造成电子阅览区,两处馆舍面积16500m2,职工43人,比同规模的图书馆少用1/4—1/3的工作人员,此也是提高效益的一面,馆舍面积利用率提高了,工作人员并未随之增加。

4、结语

提高馆舍面积利用率,确有许多文章可作,本文只对搞好平面设计不应凑模数,做细设计任务书,不要远离《规范》,控制好柱网尺寸,要与设施设备放置相匹配,以及用管理弥补建筑缺憾,作了抛砖引玉的讨论。当然,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如:各功能区面积比例分配问题,附属用房面积应紧凑或压缩到何种程度问题,交通面积多少为恰当,乃至环境创造与面积利用的关系等等,都值得研究和讨论。

猜你喜欢

馆舍柱网任务书
基于最优匹配度的空间结构柱网支撑极限预测方法
绘好“施工图”定好“任务书”——山西以省委文件形式细化乡村振兴任务要求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炎热夏季观赏羊驼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技术
5月13日起去浙江图书馆不用再线上预约
江西省图书馆新馆2019年开放藏书千万册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建筑策划理论的建设项目任务书评价
大连金海湾别墅项目
大连金海湾别墅项目
A novel and rapid microbiological assay for ciprofloxacin hydrochlor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