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导航产业的并购浪潮
2009-05-31刘慷
刘 慷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美国国防部开发的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它通过卫星所发射的导航信号,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准确地测量到物体瞬时的位置。最初,GPS只运用于军事领域,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行业和通信行业,可以通过服务中心实现车辆的定位导航、防盗反劫、服务救援、远程监控、轨迹记录等功能。
随着导航相关产品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迅速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GPS市场的膨胀吸引了众多家电企业、手机厂商、MP3制造商等的目光,他们纷纷投入生产GPS终端抢占市场。国际卫星导航产业的巨大市场潜力和蓬勃发展引发了产业的整合和并购热潮。
GPS市场潜力巨大,并购浪潮此起彼伏
2005年以前,全球GPS导航民用市场一直以日本近100%配置率(包括前装和后装)的车载导航市场为代表。2006年开始,EMEA地区(欧洲、中东和非洲)特别是欧洲的德国、法国、英国及西班牙等国PND市场的爆发,不仅让GPS导航的市场重心向欧美市场倾斜,更激活了整个GPS产业链。
据赛迪网报道,从2006年至2007年全球GPS导航市场发展来看,市场应用仍然主要是在汽车领域,但已经从原来的嵌入式向便携式(PND)转变,这种变化使得导航市场摆脱了高价、选择空间小的束缚,给予消费者更低的价格和更多的选择,也使得全球PND的市场规模从2006年开始有了高速增长。
全球几大市场研究机构纷纷发布了对未来全球PND市场规模的预期,尽管由于统计口径或者对市场的看好程度不同,几大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有些差距,但是整体趋势却是一致的:全球PND市场将从2006年的1000多万台增长至2011年的约6000万台。
以上数据只是针对PND市场的,并没有包含GPS手机的市场规模。有研究机构预测,全球GPS手机销量将从2006年的1.096亿部增长到2011年的4.4亿部。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GPS导航行业自然成为21世纪最为耀眼的明星行业,微软和谷歌凭借自身的实力抢占先机,2007年,MicroSoft并购英国Multimap互联网在线地图搜索公司,谷歌和TomTom达成协议,TomTom手机和PND可连线应用GoogleEarth。
CSR、ContinentalAG、诺基亚、微软以及Google等这些非GPS企业开始涉足GPS产业,无疑为GPS产业打了一针兴奋剂。在2007年全球GPS产业并购大戏中,GPS产业的主角也都悉数登场,有上游GPS芯片主力厂商SiRF,有排名全球前两位的导航电子地图商Navtaq和TeleAtlas,有软件企业NordNav,还有GPS终端厂商三巨头Garmin、TOMTOM和神达(Mitac-Mio)。而这场并购大戏的压轴戏,无疑是诺基亚和TomTom分别并购Navtaq和TeleAtlas(TA)。显然,大家都想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
GPS导航行业上下游联系密切
整个汽车导航、手机与其它GPS产品导航装置的产业价值链,大致可分为包含HW或SW解决方案的GPS IP、通信、地图信息、导航软件、硬件产品系统制造商、服务厂商等部分。正因为产业迅速火红起来,从2006年至2007年第4季止,整体价值链上下游的并购案例不断上演,涉及GPS及多媒体芯片厂商、导航软件、地图乃至于系统厂商多个环节。
GPS产品必须能够与其延展的行业,如ITS(智能交通)、大众服务类信息提供、汽车的维护与保养等流畅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上下游的关系,才能形成一个产业,融入到未来的信息化社会中。
由于多数芯片厂商的GPS相关技术及IP都是从由CEVA独立出来的GloNav授权而来,因此,芯片效能例如灵敏度、功耗及定位速度等差异并不大,尤其以手持式或是汽车导航的应用及对应的地图精确度来说,差异实在有限。但是,随着如Global Locate、u-blox、联发科(MediaTek)等竞争者相继推出具备价格竞争力的产品,NXP也相继推出软件GPS功能,甚至CSR喊出结合蓝牙芯片的产品价格只要1美元的竞争态势,目前的GPS芯片产业正在重整当中。因此,来自于产业价值链上游GPS技术的整并与合纵连横也更为激烈。
而在产业链的下游市场,随着GPS技术的逐渐普及,汽车导航一直是其潜力最大的市场,根据iSuppli预测,2010年全球PND出货量将从2006年的1270万台增至5040万台。从PND市场来看,神达(Mitac-Mio)于2007年3月以1600万美元收购欧洲第4大卫星导航品牌Navman,并维持双品牌策略,神达在欧洲的双品牌市占率将超过17%,仅次于龙头TomTom的37%;在北美地区则有机会接近Magellan及TomTom,但距离Garmin的50%尚有一段差距。不过并购之后,神达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稳坐第3位,次于Garmin及TomTom。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下游市场就是手机导航市场。手机导航市场潜力巨大,根据市场调查研究机构ABI Research的资料预估,2006年至2011年全世界GPS手机出货量约2亿个,不过GPS功能若要大量普及于高端智能型手机领域,占BOM的成本结构必须维持在4~5美元以下,若是低端手机领域,则需更进一步降至1~2美元,才有大量普及的可能性。目前主流的90纳米制程、或是下一世代65纳米制程的GPS芯片组,若要达成上述目标,非常困难。因此,NXP、SiGe半导体及CSR都不约而同提出软件GPS的架构,希望通过合理使用手机基带、应用处理器,甚至是蓝牙基带的运算能力,将硬件成本限缩到射频范围,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电子地图厂商、GPS解决方案提供商和终端厂商将实现共赢,同时将给电信运营商带来更大商机。
GPS行业主要并购案例分析
2007年3月,台湾神达收购美国品牌Navman,10月,诺基亚收购Navteq;11月,TomTom经过与GARMIN的竞争后收购了TeleAtlas,德国大陆集团收购西门子威迪欧。此外,CSR、Broadcom、SIRF、Atheros、NXP等芯片厂商也纷纷收购GPS相关公司。在GPS并购案买家的名单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老牌芯片厂商诸如博通、SiRF、Atheros、恩智浦的名字,甚至手机制造商诺基亚也加入了进来。芯片厂商、制造商动手布局GPS产品规划,市场火爆程度可见一斑。在此,着重介绍两起影响较大的并购案。
一是TomTom收购TeleAtlas。TomTom公司于1991年成立于阿姆斯特丹,是全球最大的导航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创新、高品质、容易使用以及物超所值的产品著称。TeleAtlas公司是全球顶级电子地图提供商,另一家与其实力旗鼓相当的公司,就是后来被全球最大手机制造商诺基亚公司收购的Navteq。
地图数据是GPS的灵魂所在,如果没有详尽和领先的地图数据提供支持,车载GPS生产厂商将无法发展。TomTom和Garmin是世界GPS生产领域的巨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TomTom和Garmin在地图领域也展开了争夺战。
2007年7月,TomTom公司率先宣布以29亿美元打算收购地图IP公司Tele Atlas。但Garmin随即于10月份提出比TomTom出价更高的33亿美元的收购金额,欲收购Tele Atlas。这迫使TomTom于11月初再度加码出价至42亿美元,这才逼使Garmin于11月中旬放弃此项收购案,退出与TomTom的竞标,并同时宣布延长使用NavTeq地图信息的年限至2015年,并达成共同改善地图质量与全球涵盖范围的合作协议。完成上项收购之后,TomTom把地图制作业务收归门下,通过革新绘图数据质量和更新频率,欲通过创造产品差异化及高附加价格来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