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与钱币
2009-05-31夏龙等
夏 龙 等
我国古代的一些文人,在儒家“何必曰利”的思想熏陶支配下,为了表示自己的情操高尚,往往口中讳谈钱币问题。晋代王衍称钱为“阿堵物”,就是这方面人物的代表。可是,人的主观意志这双手终究扭不过客观的生活需要这双大腿。他们赖以生存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赖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纸、笔、墨、砚、书、画、棋、琴,都要拿出钱来作为交换手段才能获得。因此,一些文人又得经常性地与钱币打交道,以至逐步对钱币熟悉、了解和理解。翻看书卷,可以看到古今文坛上著名文人在钱币上留下的斑斑手迹。
钱币蕴连文人的经济见解。欧阳修(1007~1072),北宋江西吉水人,进士出身,迁翰林学士,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一位钱币爱好者,利用业余时间研究货币中的改革措施,突破了前人盲目乱铸、有意多铸的局限性。欧阳修研究河东路铁钱发行数量时,发现这里的实际收入与支出的钱数(折合计算)相抵,尚有十几万贯盈余。在分析该路用钱的发展趋势后,认为开支后仍有余积。“利入息数渐多,用物之兵日减。”于是提出了停止“铸造行用”大小铁钱的主张。难能可贵!又如,北宋推行“不足值”的货币政策,即以七十七文当一百文使用。欧阳修认为这种举措不妥当,容易引起私人盗铸和通货膨胀,“纵而缓禁,则不胜奸”。他还认为,这种措施长期推行后,就会出现“用之既久,币轻物贵”现象,官私双方“常以高价市贵物”。主张废除钱币“不足值”的货币政策。欧阳修作为文人(也曾做过官),无实权执行这种政策,终无回天之力。但他提出这种有益人民群众的建议,值得钦佩。
钱币蕴连文人写文章思想。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四川眉山人,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样样精通超群,无愧为唐宋八大文豪之一。他一生中仕途多灾多难,与基层群众接触较多,对他们的艰苦生活体会尤深,经常为油盐等事与“钱兄”打交道。一天,有位朋友向苏轼请教写文章秘诀所在,他以钱币作为比喻来回答说:“城里市场上各种商品都有,要得到这些东西,必须具备一样东西———钱。有了钱,一切商品都能为我所用。作好文章也必须事先具备一样东西,这就是事先要‘有意。这样,经史都能为我所用。”苏轼这里回答的“有意”是什么?大概指一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写文章不能离开主题思想,像在市场上买东西不能离开钱一样。明末清初的顾炎武,这个有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昆山佬,曾经以“采铜铸钱”比喻写文章的创造艰苦性。他有一位朋友认为写作是件信手写画的容易事,每逢看到顾炎武就问:《日知录》又写了几卷?顾炎武听到这种话很不高兴,后回信给他说:“我认为现在人的写书就像现在人的铸钱一样。古人铸钱是从山上采取矿石、粉碎、冶铜以后,着手铸制;今人却把旧钱当作废铜来铸钱。这样做的坏处,既使钱币粗恶难看,又将传世的宝钱毁灭了,一举两失。”顾炎武接着说:“你问我《日知录》又写成几卷,这是你把旧钱币当成了废铜。一年来,我早夜诵读,反复寻究,只写了十几条。但这却是采山之铜。”文人们有关写好文章的回答,情真意切,入木三分。
钱币蕴连着文人做学问的态度。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大学士刘健,曾经以钱比喻读书学习要有明确目的才能发挥好的作用。有一天,刘健对周围的朋友(包括另一大学士丘浚)谈起读书的一些体会,他说自己读书数量不及丘浚多,同样当上了大学士。这是什么原因呢?差别的关键在于学习有无目的。刘健打比喻说:“他的学问像一仓钱币,纵横充满,可是没有一根绳子将它串起来。”意思是丘浚读书目的性不明确,为读书而读书。丘浚从此得到一些启示,注重了钱币专题的研究,曾设计一个“铜楮之币下”的货币改革方案,主张白银、铜钱、纸钞三种货币在流通过程中都是基本货币,与白银并行流通。丘浚的货币方案为后来的清代币制所借鉴。
钱币渗透文人为人处世态度。一般说来,古代读书文人信奉儒家学说,以孔子的思想为指导,为人处世需要讲究温、良、恭、俭、让。只有这样做,才符合文人的身份,才被世人看得“起”。后来,有些家庭富有的文人,把这类字写到钱币上铸成“温恭俭让”钱。文人们在走亲访友交际场合上,喜欢佩戴这种钱。后来又把这种钱作为文人间的礼物馈赠,形成社会风尚,增添雅兴。
钱币蕴连着文人的写作题材。刘鹗(1857~1909),江苏丹徒人,号老残,字铁云。创作了《老残游记》等书,是清代颇负盛名的文学家。他很喜欢欣赏、研究古钱币,收藏了为数甚多的古钱币。专门编著了《铁云藏货》一书。他还创作了《论泉绝句》,形象地描述了我国先秦时代流通的布币、刀币、圜钱的形状、文字、颜色等。比如:“一握齐刀九府圜,安阳节墨字厘然。籀文(古代的大篆)简率方尖布,都是东周列国泉。”“虞夏锾金品最尊,愈加穿凿愈沉昏。若知奇正回文字,妙解何劳引证难。”还有这类诗话:“商字分明合了然,商城布字得其全。只因误解京垂字,几削成汤四百年。”刘鹗对他自己清理古钱币的情景也作了一些记载和叙述:“刀布肩来满一筐,苔花侵蚀古文章。湔涂自挹冰池水,铜臭销完剩土香。”刘鹗有个古钱专家的朋友方药雨,两人交往密切,他毫不含糊地指出方药雨把宋代铁钱视为奇宝的失误,在《遣兴》诗云:“九圜遍列刀泉布,十布初收次状差。寄语丁沽方药雨(注:丁沽,《古钱大词典》作者),莫将宋铁漫相夸。”从两宋铁钱大量出土情况看,证实了刘鹗论证的正确性。刘鹗是如此,郭沫若也是这样。我国的文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1962年11月参观郑成功纪念馆时,看到一块从未看到的古银币,很是高兴。拿在手中审视再三,发现该银币正面铸有“漳州军饷”四字,下方有一个花押,钱的背面有“足纹通行”四字,“足纹”即“十足纹银”之意。传说是“郑成功大元”。郭沫若反复鉴赏后,判断出钱币上的花押为“郑成功”三个字组成。即席咏诗:“故垒想雄风,海天一望中,漳州军饷在,二字署成功。”写后不久,郭沫若对此诗末句怀疑起来。为了进一步探究它,特别到厦门大学向历史系教师们请教,才知银币上的花押为“朱成功”三个字组成(“朱”姓为朱明皇帝所赐)。郭沫若接着又到中国历史博物馆查阅大量资料,撰写和发表两篇论文。把我国银币史提前一百七十多年。
钱币蕴连着文人的业余生活爱好。古代有,近代也有。中国巨擘文学家鲁迅,业余爱好之一就是收藏古钱币。《鲁迅全集•日记》14卷记载此事就有三十余处。收藏古币最早是1913年8月16日,这时鲁迅住在北京,这天日记记载:“小雨,上午霁,午后往琉璃厂,在广文斋买古泉十八品,银一圆。”(《鲁迅全集•日记》第14卷第60页)鲁迅最后一次购买古钱的时间是1919年6月21日,这天日记记载“午后往琉璃厂买尖足小布五枚,券五元。“(同上卷,第359页)在前后六年中,鲁迅收藏的古钱币共有163枚(其中有友人赠送),主要是:平首尖足、平首方足、圆足布、齐刀、赵刀、燕刀、圜钱、秦半两、汉半两、五铢、王莽钱、三国钱、南北朝钱、唐宋元明清钱。其数量虽不算很多,但不乏珍品、精品。鲁迅收藏古钱币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个人爱好与欣赏,还是为了研究它。他从《古今泉略》12册、《随轩金石文字》4册、《四朝宝钞图录》、《权衡度量实验考》、《古泉精选拓片》等书中,认识到钱币上各种字体,把握到各代钱币特征,不仅有利研究中国文学史,还能从中分析、解剖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出救国救民的道理。当然,鲁迅研究古钱币是他生活中的一个小侧面,他还通过抄写古书、校订古籍、收藏碑帖、铜器、瓷器,特别是研究中国的现状,来达到上述的目的。
(选自《币海漫游:中华历代货币知识博览》/夏龙 半丁 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