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蜡·染布·兴趣·动力

2009-05-31朱平青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单色蜡染染色

朱平青

蜡染,是我国古老而又独特的手工绘染艺术。她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成为我国民族传统艺术中的奇葩。蜡染的古朴、粗犷或扑朔迷离的奇特艺术语言,都深深地吸引着学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成为学员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和热情的源泉。

目标

1. 初步感受我国民间蜡染作品的艺术美;

2. 了解蜡染的表现形式,学习单色蜡染的创作方法,体验玩蜡的情趣;

3. 逐步培养学员的造型能力,并在蜡染创作中张扬个性,提高美术素养。

准备

蜡染作品图片、示范视频、纯棉白布、画蜡工具、染色工具、脱蜡工具(电烫斗)、废旧报纸等。

实施

一、课题导入。

学员欣赏民间蜡染作品,同时配以远古传说中蜡染的起源讲述,激发学员的好奇心,诱发他们学习蜡染制作的欲望。

二、尝试画蜡。

教师展示蜡染作品实物,并让学员亲手触摸蜡染作品,初步体验蜡染作品的艺术特征。告诉学员们,蜡染是利用蜡的防染料渗漏性而进行制作的。单色蜡染主要制作程序是经过绘蜡——染色——脱蜡三个环节来完成的。

师生课堂互动实践:在教师的引领下,学员尝试绘蜡与染色的小实验。让学员自主发现:绘上蜡的地方就可以防止染上颜色。了解蜡染的创作道理。

三、绘制蜡稿。

学员每4人分为一组(由小组长安排画面构成部分),在布上自由勾勒蜡液线条,或用蜡液描画出自己所喜欢的简单事物形象。(图1)

四、染色制作。

学员尝试染色:戴上橡胶手套,亲自体验染色的过程。告诉学员,蜡染神奇的“冰纹效果”就是在染色中自然产生的。我们要注意控制好,如在染色时,可以轻轻翻滚、折叠,使蜡面形成无数的自然裂纹,使染料沿裂纹渗漏,以求得美妙的“冰纹肌理”。(图2)

五、脱蜡完成。

通过以上染色步骤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脱蜡整理环节了。

我们利用烫斗将覆盖在作品上的蜡去掉。首先,用报纸覆盖在作品上,再用烫斗加热,这样,作品上的蜡液就会吸附在报纸上。通过反复更换报纸并反复吸附蜡液就可以将作品上的蜡清除干净,蜡染制作就大功告成了。(图3)

评价

学员通过蜡染的学习,是否能有效掌握较复杂的蜡染制作程序,在绘蜡、染色、脱蜡环节中动手能力是否提高,

在体验乐趣的同时能否完成蜡染的创作?

拓展

1.除了用毛笔描蜡之外,尝试滴蜡、刷蜡的方法完成蜡染制作。

2.鼓励学员利用自己制作的蜡染布,裁剪、缝制一个小饰物,或者设计一件你喜欢的服饰,学员间相互展示、交流。(参见学员作品)

知识链接

多色蜡染的制作:多色蜡染是在单色蜡染的基础上(即在画蜡、描蜡这一环节之后),根据画面的需要和自己的构思,利用染料对画面不同的局部进行浸染,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在浸染的时候,我们一般多采取鲜亮的色彩。这样,可以使画面效果更加突出。接下来,在浸染过颜色的地方重新封蜡,让其在染色时起到保护的作用。

教师感言

因为蜡染具有手工制作工序的独特性,所以在本课的蜡染学习中,每个学员都表现出极浓厚的兴趣和合作精神,完全投入课堂角色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利用蜡染课,可以充分发掘学员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本课在内容选择方面更注重联系学员的生活经验,表现身边熟悉的事物。操作由简到繁,以蜡液勾线为主,这个工序(单色蜡染制作)简单易懂,使学员乐于接受,保持并充分激发学员所具有的美术表现欲望,使之具有持久的美术学习动力和热情。

猜你喜欢

单色蜡染染色
苗山深处蜡染忙
蜡染的纹饰探讨
KAIHARA开发出加强环保型染色的方法
丹寨蜡染千年
△(G)=8且不含有三角形,4—圈的平面图的完备染色
类比法在图染色中的应用
线描画
两类图的b—染色数和研究
彩妆去寻找春天
单色实地印刷品颜色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