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新课程 实施新方法

2009-05-31李洁莹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圆心小猫创设

李洁莹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应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认为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认知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更加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下面就“圆的认识”的教学片断为例,以期抛砖引玉。

一、教学思路简述

教学“圆的认识”,是学生从学习平面折线图形的知识转入学习平面曲线的知识。实践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为此我先创设了一个“前往动物运动会”的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以饱满的求知热情,投身到主动探索的学习活动中。

教学中先让学生直接感知圆形物体引出圆的概念,并通过折圆、画线,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有了亲身实践的体验。然后在小组的合作下,学习直径与研究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自然水到渠成,对于画圆就放手让学生自学完成。同时,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片断(一):

师:你们在生活中见过方形的轮子吗?

(学生面面相觑,心想: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要问吗?不知老师葫芦里卖什么药)

此时,师播放一段录像:阳光明媚,小狗、小猪、小猫进行了一次特别的动物运动会。小狗带来了自己做的方轮小车,小猪使用的是星形小车,而小猫出场的是圆轮小车。

(学生们看到这里情不自禁地笑起来了)

师(微笑地):你们猜谁赢了?

生:当然是小猫啦!

师:那你知道为什么吗?

(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真的把学生们难住了,大家都睁大眼睛看着老师,生怕错过了这一节课)

[分析: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明确学习目标,并通过有趣的录像,为新课做了孕伏,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片断(二):

在接触了生活中的圆的时候,教师进行认识圆心和圆的半径、直径的教学。

师(拿出事前准备好的圆):你们能用自己的方法找出一个圆的圆心吗?

(学生立刻沸腾起来,纷纷出谋划策)

生1:可以用圆规的方法,一脚放在圆的边上,一脚所在圆的内方便是圆心。(掌声响起)

生2:用折的方法,多条折痕重复的地方就是圆心。(大部分学生非常同意这个方法)

生3:还可以用量度的方法找出这个圆的中心点,就是圆心了。

……

[分析:在小组合作下,学生有的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相互学习如何画圆心;有的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下,获得第一手感性材料;还有的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建立表象。在这个过程中,唤起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动力,使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二、新课标下的教学思考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求问题。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在实际教学中我尝到了探索的喜悦,对几何图形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1.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培养空间观念。

本课打破常规,创设了一个“前往动物运动会”的情境,让学生以饱满的求知热情,投身到主动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初步体验了立体和平面的转换。接着让学生在学具中辨别,在生活实例中辨别。教师以回忆、观察、操作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空间观念在大量直观感知中逐步形成和发展。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创新精神。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是活动的组织者。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们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生生、师生思维的碰撞,一个方法比一个方法更有新意,一个结论比一个结论更加精彩。试想,如果学生没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创新从何谈起?

3.给学生创设“研究”的时空。

在教学中,学生不是灌输知识的容器,教师不要做学生思维的保姆,不能简单地将数学知识强加于他们,而要努力拓展“研究”的时空。本节课中在学生学习了有关圆的知识后,创设为生活设计圆轮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广阔的、开放的时空中,把知识、技能同化为自己思维的果实,真正做到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把研究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

猜你喜欢

圆心小猫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以圆周上一点为圆心作圆的图的性质及应用
四种方法确定圆心和半径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圆心仍对应圆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