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数字电影《铡美案》《十五贯》首映式暨新闻发布会在西安隆重举行
2009-05-31灿岑
灿 岑
(本刊讯):2009年12月中旬,秦腔数字电影《铡美案》《十五贯》首映式暨新闻发布会在陕西省图书馆隆重举行。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新闻出版局、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发布会。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文化部文化产业司等上级主管部门及中影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有限责任公司发来贺信。陕西省文化厅常树华处长主持了发布会。
前来报道本次活动的媒体有:新华社陕西分社、陕西电视台新闻中心、陕西电视台都是快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西安电视台、陕西日报、西安晚报(日报)、华商报、三秦都市报、陕西广播电视报、陕西文化艺术报、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中国新闻社陕西分社、陕西画报、电影画刊、华商网、西部网、秦之声网、CCTV——6中国电影报道记者站。
数字秦腔戏电影《铡美案》《十五贯》拍摄受到了各方关注及广大秦腔爱好者的关注。尤其是受到文化部产业司,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新闻出版署出版司的关注。对陕西省文化厅,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利用音像制品出版物打造农村数字电影平台、利用先进的数字电影拍摄方式将优秀传统戏曲名段搬上电影银幕的工作表示了肯定。
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延军在发布会上说:古老秦腔唱了上千年,而数字电影从诞生至今也不过20余年。秦腔数字电影《铡美案》《十五贯》,首次把秦腔搬上了银幕,这是在秦腔发展史上以数字电影为载体,为传播先进文化开创先河,讲古老的秦腔艺术与现代影视文化相融合后,更加平添了时尚元素。
2006年,秦腔被文化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保护、挖掘、整合秦腔资源,传承发展这一古老的传统戏剧艺术奇葩,显得尤为重要和时代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同时也承载着民族历史的记忆。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此次由省文化厅和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拍摄的秦腔数字电影《铡美案》、《十五贯》,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丰富广大基层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
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吴丰宽说到,秦腔数字电影系列,本身包含着戏剧、数字出版、电影方式三大要素,是古老艺术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新的成功尝试。这一系列被我局确定为精品出版工程,省新闻出版局给予了热情地指导和帮助。通过申报,最近又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出版基金支持项目,已明确支持资金150万元,对这个项目有巨大的扶持和激励作用。我们相信,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能以此为契机,在数字音像出版领域做出更大的成绩。
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长彭涛在发布会上说到,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作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在省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在影视,创新在戏曲”的指导下;在我社90年代初首创制作秦腔卡拉OK,在本世纪初首创制作秦腔音配像的基础上,今天又再次首创制作完成了两部秦腔数字电影《铡美案》《十五贯》,为扩宽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大胆的尝试。
本次数字电影的制作过程中,我们进行了精心筹划、组织和安排,制作班底集结了北京和西安两地的专业制作人才,演员从陕、甘、宁三地优秀的代表人物中精心选拔并参演。同时,我们采用了高标准电影数字技术进行制作,特别是音乐创作和制作过程中,我们对传统秦腔音乐的配乐及伴奏,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大胆采用了交响音乐风格,并采用5.1环绕音响与杜比技术对音乐进行制作和处理,使秦腔数字电影的品质与视听效果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秦腔数字电影《铡美案》《十五贯》通过了国家电影局的内容及技术的审查,不久将会在中央六套电影频道向全国播放。同时,我们还将努力开拓西北地区数字院线和广大农村放映市场,为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做出积极的贡献。
我们将认真总结两部数字电影成功的拍摄经验,计划明年在拍三部秦腔数字电影,逐步完成秦腔数字电影制作及出版的系列规划。
附:
贺信
陕西省文化厅、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
欣闻秦腔戏曲数字电影《铡美案》、《十五贯》在西安举办首映式,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特此表示热烈的祝贺!
秦腔艺术源远流长,是我国珍贵的戏曲艺术精粹、中华文明瑰宝,被列入首批国家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电影始于记录京剧表演艺术,与秦腔也早有渊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秦腔传统剧目《火焰驹》与《三滴血》先后搬上银幕,创作人员受到第一代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传为一时佳话。
进入新时期,面对多元文化和娱乐形式多样化的冲击,秦腔与其它戏曲种类一样,面临着生存与发展、记录与保护得迫切问题。陕西省文化厅、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再次将秦腔与电影结合,以数字化影像形式讲家喻户晓的秦腔经典剧目搬上银幕,使传统艺术瑰宝得以继承与发展。此举不仅对弘扬秦腔艺术,保存秦腔艺术精粹,扩大秦腔艺术的影响意义深远;同时,也为广大城乡观众增加了节目资源,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希望你们今后在继续深入研究电影的表现特点和戏曲规律的基础上,把更多优秀的秦腔名段用精湛的电影镜头记录下来,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优秀戏曲节目,为西部文化谱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
二00 九 年十二月十一日
贺信
陕西音像出版社:
喜闻由贵社精心拍摄制作的秦腔戏曲数字电影《铡美案》、《十五贯》在西安举办首映式,我司对此表示热烈的祝贺。
《铡美案》、《十五贯》是家喻户晓的传统名剧,把地方戏曲搬上数字电影银幕很好地体现了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创作者能够很好地把握戏曲文艺故事片的精髓,并创作性地运用了真实细腻的电影实景拍摄方式,表现手法新颖,不仅保留了秦腔舞台剧的故事框架和戏曲特点,也强调了股市的真实性,较好地体现了人物角色性格,成功地实现了从舞台艺术向影视艺术的转变。
希望贵社今后在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艺创作、弘扬民族文化、普及推广地方戏曲等方面,更加努力地创作出贴近广大观众的优秀戏曲影视作品。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
二00九年十二月十八日
贺信
陕西省文化厅、山西文化音像出版社:
喜闻数字电影《铡美案》、《十五贯》在西安举办首映式。谨此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国家“十一五”期间在全国湿湿的重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程之一。实施数字化放映为标志的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部署的具体体现,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惠民工程。
此次将秦腔优秀传统戏《铡美案》、《十五贯》搬上数字银幕,填补了我国传统戏曲门类中秦腔剧种数字化的空白,进一步丰富了农村数字电影的播放节目库,更好地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秦腔剧目的数字化步伐,秦腔这一古老的民族文化瑰宝必将走入广阔的全国乡村大地,结出更加绚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果实。
希望陕西的影视业同行今后为丰富农村数字节目再做努力,再创新业绩。
中影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有限责任公司
二00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