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语文现代文命题特点及趋势

2009-05-31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09年48期
关键词:文学类考题试卷

命题特点

一、选材典型,精雕细琢

(一)语料选材讲求实际,贴近考生。

1.小阅读——自然科学类渐趋萎缩,社会科学类逐步扩张

过去,小阅读的考查材料选自然科学类文章,这有利于培养考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但亦使考生降低了对其他类型的文章的关注;且有的自然科学类文章所介绍的知识过于深奥,必然会给考生阅读理解增加难度。近两年的选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以社科文为主。高考选材以社科类文章为主,与高中语文教学实际相一致,也与高中语文新课改相呼应。今年,高考语文18套试题中,除上海卷和江苏卷没设小阅读外,其余16套试题中小阅读所选文本属于社会科学类的有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北京卷、山东卷、福建卷、安徽卷、天津卷、辽宁卷、浙江卷、广东卷、宁夏(海南)卷、江西卷,涉及了古文字、文化遗产、古代生活习俗、艺术审美欣赏、热点反思、宏观规划、民族审美的心理、大学教育、科学与伦理、古今艺术形式的碰撞、美学等内容;属于自然科学类的有湖北卷、湖南卷、四川卷、重庆卷。这12∶4的比例足见自然科学类文章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而社会科学类文章却正在逐步壮大。

2.大阅读——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各占半壁江山

早几年,大阅读所选材料几乎都是散文,特别以写景散文居多。近年来,有自主命题权的省市开始探索选择其他文体作为考查的新途径。散文中的文化散文和哲理散文、小说中的短篇小说及微型小说、人物传记、访谈录、社科文等闪亮登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2009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继续选用散文作为大阅读考查材料的有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北京卷、湖北卷、湖南卷、重庆卷、山东卷、天津卷、江西卷、江苏卷、广东卷、上海卷等12套试卷。所选散文皆文情并茂,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和文化品位。这些散文大多是文化散文和哲理散文,有着典范的语言、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较高的价值,有良好的导向功能。选用小说作为大阅读考查材料的有浙江卷、四川卷、辽宁卷、宁夏(海南)卷、福建卷、安徽卷、天津卷等中外小说共7篇,较之以前明显增多。从作者的国别看,除中国作家外,还有外国作家,如此扩大了考生阅读视野,是很有益的尝试,符合新课标精神。实用类文本阅读,以人物传记作为大阅读考查材料的有福建卷、广东卷、江苏卷、辽宁卷、宁夏(海南)卷;山东卷则选择了访谈录作为大阅读考查材料,虽然出乎不少考生意料,但贴近时代,且具有人文性。

(二)文本内容求厚重,更加注重人文性。

命题者在选择文本时重视经典,重视名家名作,重视传统文化积淀,积极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而所选文本具有较为浓郁的人文色彩,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并且切合时代精神,有帮助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能促进考生的身心发展。文学类阅读文本价值取向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融,有利于课程文化的建设。如福建卷所选文学类文本阅读是丰子恺的《阿庆》,以崭新的视角突出“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的观点;广东卷所选文学类文本阅读是张炜的《耕作的诗人》,高度礼赞了托尔斯泰生命不止、追求不息的创作精神,同时揭示出一个伟大诗人与庸常写作者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批判了当下虚假、远离生活的创作风气;江西卷所选文学类文本阅读是张炜的《木车的激情》,抒发了对“木车的激情”的崇敬之情,表达出对现代人心灵缺失的现状的忧思与批判;辽宁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的是贾平凹的《遗璞》,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不仅表现了遗璞村人对遗璞的热爱之情,也细致地揭示了他们的淳朴、守旧、盲目、自主意识薄弱的性格特点与思想观念,同时也提醒人们建设与保护同等重要。另外,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用了访谈录“杨澜采访余光中”,其中涉及了民族感情、写作动机、诗歌前景、中文现状等四个热点问题,很值得我们反思。总之,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选择的文本内容健康、思想积极,有利于考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体现了全面提高考生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育人功能的新课程基本理念。

二、设题科学,稳中求变

(一)考查的能力点基本保持稳定。

1.小阅读——重在理解推断

2009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小阅读,在能力考查方面,与前两年相比呈现出明显的稳定性。和往年一样,重点考查了考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16套有小阅读的试卷中有7套设置了这方面的考题;对句意的理解能力,有5套设置了考题;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有12套设置了考题;筛选信息的能力,有4套设置了考题;根据已知信息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有8套设置了考题。其中,对文意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根据已知信息进行合理推断能力的考查题出现比例最高,其次是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再次是对句意的理解能力,而对筛选信息的能力考查得最少。考生在复习时应该有所侧重,区别对待。

2.大阅读——重在分析概括鉴赏

综观2009年高考语文18套试卷,大阅读的考查中,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设置的考题比较多,在其他方面设置的考题比较少。

(二)考查方式在继承中有所变化。

1.小阅读

2009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小阅读,在考查形式方面和往年相比既有稳定性,又有一定的变化。稳定性体现在16套试卷中有13套依然采用多年来全国卷的考查模式,用客观题进行考查。考查形式的变化有大有小,体现在北京卷和福建卷采用两道客观题、一道主观题的形式;江苏卷是一道客观题、两道主观题;广东卷则是两道客观题、两道主观题。

2.大阅读

2009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大阅读,同样,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一定的变化。随着自主命题省市的增加,高考试卷的多样性将越来越明显,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形式也必将呈现多样化。但是,在解答这些阅读题时,不管试卷选用的文本怎样变化,考查的形式怎样创新,考查的能力点在短时期内是不会有大的改变的。考生只要在平时的复习备考过程中,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培养审题意识,就能够应付自如。

命题趋势

一、覆盖面广,贴近生活

随着自主命题省市的增加,试卷设计形式较以前有很大变化,高考语文试卷已把阅读题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但小阅读与大阅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即小阅读中增加了主观题,大阅读中保留有客观题。小阅读中的自然科学材料因其艰涩、深奥、难懂正逐步淡出命题者的考虑范畴,而大阅读随着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以选做题的形式加入,不论文本体裁,还是文本内容,覆盖面都在扩大。一些活跃在当代文坛的优秀作家的短篇作品将成为命题者青睐的材料。阅读材料的选择整体趋于平易好懂,内容贴近现实生活;设题紧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表达技巧;试题答案表述指向明确,趋于简明,评分标准趋于宽容,答案“意思对即可”,总体上是有利于考生得分的。

二、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

新课标卷综合性试题增加,注重从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个能力层级进行考查,这一导向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辽宁卷第11题(3)小题:从小说看,遗璞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作简要概括分析。考查分析作品中的形象,要求考生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并归纳主旨;湖南卷第20题:紧扣《云南看云》一文中的“看”字,赏析该文主题的表达(300字左右)。考查对文章的综合赏析;福建卷第14题:请结合阿庆这一形象,探究作者提出的“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的观点。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根据人物形象,探究作者的观点及其写作意图。另外,有些非新课标卷也隐含了对考生探究能力的考查。如四川卷第17题:结合小说主旨,你怎样理解医生为“我”开出的“处方”?小说以“处方”作结有何妙处?同时,有些试卷还强调迁移,注重与高中语文课本相关阅读联系起来出题。如上海卷第12题:本文与《故都的秋》都写了南北景象,其用意各不相同,请加以评析。这就要求考生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在熟悉《故都的秋》的意象基础上去比较分析,加以评析。这些都需要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留意。

考场作文拟题六法

1.用修辞,文采飞扬

2.巧点化,妙趣横生

3.借公式,新颖独特

4.设悬念,矛盾生疑

5.善补题,小中见大

6.新视角,反常求异

猜你喜欢

文学类考题试卷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试范围与要求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戏剧)
文学类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特别的考题
高三文学类文本导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