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风范曾宪植
2009-05-31方小宁
方小宁
晚清重臣曾国藩、曾国荃,在中国占有显赫的历史地位。然而,这个家族里的杰出女性却鲜为人知,曾宪植就是其中很值得称道的一位。她有着与生俱来的美丽和气度,有着东方女性的端庄典雅和西方女性的真率潇洒。
陪宋庆龄参加开国大典
在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镜头里,有一张见证历史的珍贵照片: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紧随毛泽东、朱德之后,沿着台阶缓步登上天安门城楼。搀扶着宋庆龄上天安门的,就是曾宪植。
当年,宋庆龄从上海晋京,参加筹建新中国的一系列重大活动。她坦言:“我决定接受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先生的邀请!”宋庆龄身份尊贵、地位特殊,需要有得体合适的接待人员。曾宪植1927年广州起义时就认识宋庆龄,是她肝胆相照的老朋友。中央办公厅经过全面考虑,特派曾宪植陪同宋庆龄。
此前,根据周恩来的指示,曾宪植等已在城中为宋庆龄寻找到方巾巷的一栋二层楼房,并按宋庆龄的习惯布置妥当。据《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记载,周恩来告诉邓颖超:“房子已准备好,我方去看过,较重庆、上海我常去的两个地方都大,楼房有上下两层,在北平为稀有者。一切内部陈设责成阿曾(曾宪植的昵称)、罗叔章负责指导。最好上海能带一可靠厨子来。”体现了筹建中的中央人民政府对宋庆龄的尊重和关心。
大典当天,威武盛大的阅兵式后,是载歌载舞的游行。工农兵学商高举红旗花束,向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领导人欢呼,兴高采烈地前进着。直到晚上10时庆典结束,宋庆龄才与开国元勋们和民主党派领导人一起,欢欣地走下天安门城楼。曾宪植陪送她回到住地。不久后回到上海的宋庆龄,在《华北之行的印象》中谈了她的感受:“人民的力量将是我们的推动力,而这种力量随处都看得到。不论在穷乡僻壤或城市的每个地段,人民在克服艰难和障碍。”
“惊天动地”的第一代女兵
早在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走向共和之初,追求自由平等的曾宪植就是披荆斩棘的勇者。
她的高祖曾国荃是曾国藩的胞弟。这位率湘军攻破天京的“九帅”本不是一介武夫。咸丰五年,他参加“三院会试”,考取了优贡生,因时势变幻科举中断,便投笔从戎。《清史稿》称其“少负奇气”。
曾宪植出生在礼教森严的封建大家庭,幼承庭训,天资颖异,13岁即考入徐特立任校长、开风气之先的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在校长引领下,她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能唱《薛仁贵回窑》《击鼓骂曹》等京剧名段,还是学校篮球队的投篮高手。1926年末,乘国民革命军北伐之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决定在全国招收女兵。当年军官学校招收女生,在国际上也属罕见,舆论称之为“惊天动地”的大事。曾宪植毅然离家出走武汉报考军校,并以优异成绩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批女兵。
1927年2月曾宪植来到军校。代校长邓演达首先要求女兵们收起漂亮衣裙换上简洁的军装,同时要求同学们爱国爱民,“要特别以文为本,作革命的先锋”。当女兵们荷枪实弹、英姿勃发地在路上喊着“一二一,一二三四”跑步前进时,人们诧异地驻足观看,发现这些打着黑色人字型绑腿的居然是女人!于是七嘴八舌议论:“这些女兵精神够足!”“女孩子当兵,真了不起!”曾宪植说:“我们在街上跑一趟,前面后面都是男生队,等于宣传女人在那一方面都可以和男子平等,无形中做了男女平等的有力宣传。”
在校期间,曾宪植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西征,抬担架、给伤员换药洗涮,不怕脏和累。连长称赞她说:“名门出身的小姐,能够上前线,茹苦含辛,真不愧为英雄女兵。”1927年夏天,曾宪植升任军官教导团准尉文书,参加了广州起义。从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建设奋斗了一辈子。
情如东海气如虹
“一间简朴小屋,一张小矮桌,小板凳四张,会客、居家靠它,一个蜂窝煤炉,取暖、烧饭兼用。”这是同志们对曾宪植住了几十年的妇联机关宿舍的描述。直到1989年去世前,她的房间内只有两张照片摆在明处:一张是她17岁当女兵的英姿;一张是她27岁时在香港怀抱唯一爱子的合影。
这位才情、胆略、智慧兼有的女性,具有非同一般坚强、坚贞。难能可贵的还有她弱肩担道义。无论是延安整风,还是后来的政治运动,曾宪植都仗义执言,尽可能地保护干部和战友。
1988年,笔者访问曾任宋美龄秘书的管梅女士。她说:“我平生在两位杰出女性的领导下工作,一位是宋美龄,一位是阿曾同志。在宋美龄那里只是几年,在阿曾那里是几十年。”管梅是燕京大学毕业的教育学硕士,曾到欧洲七国考察过。新中国之初,全国妇联为解决女干部的后顾之忧,兴办托儿所。管梅是合适的人选,却遭到非议。曾宪植力排众议:“托儿所的一切工作由管先生负责。”这种信任,数十年间一直鼓励着管梅。管梅晚年回忆说:“我感到她不仅是我工作上的支持者,而且是我生活上的知心人。”平平实实的话,发自肺腑。能得到民主人士由衷的敬服,其人格魅力可见一斑。
曾宪植生前深爱祖国、爱人民,深爱人类一切美好的事物,一路走来,留下的是圣洁的脚印。她从来不摆气派,始终保持廉洁,清湛似水,巍峙如山,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仍固守着中国女性坚贞睿智的品性,有业绩可以传世,有品德可以范人,有胆识可以正理,无论疾风骤雨,桂冠荣衔,一概处之泰然。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和定力,让人折服。
链接:曾宪植(1910——1989),湖南双峰县荷叶镇人。1929年至1930年在日本学习;1931年在香港工作;1937年在武汉新华日报社工作;1939年在桂林八路军办事处工作;1941年在延安学习并在中央社会部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一直在全国妇联工作,先后任全国妇联第一届、第二届副秘书长;第三届主席团成员、书记处书记;第四届全国妇联副主席;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