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建立太空交规时候了
2009-05-30浦泓毅
浦泓毅
要建立一个长效的国际机制,有关国家必须从合理开发高层空间的角度出发,不要拘泥于一己私利。这就像现在鼓励坐公共交通一样,现在很多国家的航天计划重复建设的现象很严重,造成了空间拥堵。
美俄卫星相撞事件发生后,《新民周刊》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
《新民周刊》: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布赖恩·惠特曼12日承认,美俄卫星相撞是因美国在计算卫星轨道时存在失误。这是否说明目前监测太空垃圾的技术还比较有限?
庞之浩:所谓计算失误导致碰撞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可能是美国的计算技术有问题,其次也可能是人为疏忽造成的。以美国现有的太空监测技术,可以跟踪直径10厘米以上,也就是垒球大小的太空碎片,要监测半吨甚至一吨重卫星应该不成问题。这次事故究竟是怎么引起的,还需要更多资料才能判断。
《新民周刊》:事故发生以后,有专家对前苏联的核动力卫星表示了担忧,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庞之浩:这次发生相撞事故的宇宙2251军用通讯卫星并不是核动力卫星。但是在发生事故的轨道高度上确实有一些核动力卫星,可能受到碎片的影响。这些卫星主要是冷战时期,苏联发射的海洋监测卫星。苏联在1967~1982年共发射了24颗核动力卫星,都属于海洋监视卫星。卫星带有以浓缩铀 235为燃料的热离子反应堆,功率为5~10千瓦。它们在200多公里的低轨道上工作,完成任务后核反应堆舱段与卫星体分离,并小型火箭推到大约1000公里的轨道。
由于这些卫星使用的雷达功率很大,一般的太阳能电池板难以支持,所以需要使用核动力。在卫星上使用核动力其实非常危险,因为卫星一旦坠入地球就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例如1978年1月24日,苏联“宇宙”954号核动力卫星发生故障,核反应堆舱段未能升高而自然陨落,未燃尽的带有放射性的卫星碎片散落在加拿大境内,造成严重污染。
美国在一些空间探测器中也使用过核动力,例如美国的“海盗”号探测器,“先驱者”10号、11号探测器,“旅行者”1号、2号探测器。因为空间探测器离太阳很远,无法使用太阳能,所以只能使用核动力。这些探测器在发射的时候也遭到了反核组织的强烈反对,担心一旦发射失败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当时美国政府保证自己使用了先进的技术,即使发射失败也不会造成地面污染,所幸这些探测器都发生成功了。总之,现在除了非地球轨道的宇航器,一般是不使用核动力的。
《新民周刊》:碰撞事故发生在离地800公里高度,主要有哪些卫星在这个轨道高度运行?中国卫星有哪些?会不会受到碎片的影响?
庞之浩:在这个高度主要是一些对地观测卫星,包括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等。通讯卫星一般都在更高的地球同步轨道。像铱星这样的低轨道通讯卫星是20世纪90年代才开发出来的技术。中国在这个高度上有风云1号、3号、海洋1号等卫星。
现在网上有一些碎片分布的模拟图,看上去似乎碎片分布十分密集,但这并不能反映正式情况。现在撞击后产生的碎片构成了两大块碎片云,具体的数据美国方面还在观测中,本来说很快就会对外公布,但现在又推迟了。美国掌握了这方面的情况以后应该及时向所有拥有的卫星的国家公布,方便各国采取应对措施。
《新民周刊》:目前有没有相关的国际合作机制或者国际法条文规定美国必须公开数据?
庞之浩:目前的国际空间法在这方面还很不完善,因为太空垃圾的问题也是近些年刚刚凸显出来的。目前包括公开数据之类的做法都是相关国家根据国际惯例在做,没有强制性的约束。包括宇航器相撞以后的赔偿问题,也没有相对应的国际公约可以参照,过去只有宇航器坠落地面以后造成损失的条文。这主要是因为类似的问题概率太低了,就像是两颗飞行中的子弹撞到了一起,所以没有引起各国的重视。这次事件应该说会给各国敲响警钟,一些过去认为概率很低的事情随着时间推移也会开始慢慢发生。国际社会应该在太空空间利用的问题上建立起一套机制,制定“交通规则”,把高低轨道都管起来,同时制定一些一旦发生事故如何认定责任和赔偿的规则。
《新民周刊》:要建立这样的国际机制,目前有什么困难,或者说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庞之浩:要建立一个长效的国际机制,有关国家必须从合理开发高层空间的角度出发,不要拘泥于一己私利。这就像现在鼓励坐公共交通一样,现在很多国家的航天计划重复建设的现象很严重,造成了空间拥堵,其实有些卫星资源可以共享,没有必要各放各的。另外,现在各国对高层空间的监测也是各自为政,数据没有彼此打通。当然有一些军事卫星的情况是需要保密的,但这毕竟是少数。如果各国的监测系统能够建立统一的网络,互相免费提供数据,那现在这样的事故就有希望能够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