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课程引领下信息技术遭遇的新尴尬

2009-05-29曹小平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尴尬新课程信息技术

龙 旭 曹小平

摘 要:高考于高中教育的导向作用举足轻重。在新课程的引领下,信息技术课程是否纳入高考已经提上日程,这似乎已成为该学科乃至每一位教师生存、立足、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重点讨论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课程遇到的新尴尬。

关键词:新课程;信息技术;尴尬

中图分类号: G42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0-0027-02

“我们是所谓的重点高中,一切为高考服务,作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在这里不仅要上课,还要帮同事们做点课件,他们急着要的时候甚至要求领导出面让你不休息也得帮他们给做好,或者不管你正在做什么事,缠着你要你‘指导……”这段话摘自某网站BBS。这表达了广大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无奈,同时我们从中也能看出它所折射出的我们当前中学信息学教育的尴尬。

然而,在新课程的引领下,信息技术有了新的发展空间。 2004年秋,山东、海南、广东、宁夏四省的高中首批进入新课程;2005年秋,江苏又走到了新课程的队伍中来……无论哪个实验区的环境有何不同,无论使用的教材有何差别,也无论课时、教法存在怎样的差异,每一个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都感觉到“评价”已成为信息技术新课程发展的瓶颈。每个人都渴望着一种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为自己撑腰,为课程助力。把信息技术纳入高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甚至决策者们也感觉到高考这个至高无尚的“宝剑”可以斩断一切纷扰,是解决新课程发展瓶颈的最终战略。也正因如此,当山东省刚出台2007年高考方案“3+X+1”草案时,立即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尤其是对以前没有参加过高考的科目——体育、美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都作为“基本能力”试卷的组成部分,这给处于“水深火热”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带来了莫大的惊喜。

但是,高考真的会让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摆脱尴尬吗?信息技术课程如何面对高考呢?在高考成为必然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这些问题。

一、教师教育教学的尴尬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省市把信息技术纳入高考范围。但从各省市的高考方案来看,信息技术仍处在高考中的尴尬地位。

首先,信息技术作为小学科虽然进入了高考,但是从分值上看仍然是很微弱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从对信息技术课一门必修课和五门选修课的结构而言,这个分值意味着什么呢?受到重视是当然的,但是这又给信息技术教师以新的教学尴尬。因为,如果学校都针对这个分值去上课,则高考教学势必出现教学内容缩水等问题,即形成重“必修”轻“选修”的尴尬局面。由于信息技术课所占的题分少,所涉及的内容多,分值的天平无疑会倾向“必修”模块。这对选修课造成的影响将是巨大的,甚至学校可能会由此权衡认为选修课可以取消。但对信息技术而言有一个特殊情况,那就是信息技术必修的基础模块是“网络应用”、“多媒体应用”、“数据处理”、“程序设计”、“人工智能”五个选修模块的基础,在内容上可以理解成是简化版,只是在方法与过程上进行概括与提升。从这个方面说,可能会越来越加重、加深必修课的教学,甚至会把本来是选修的内容综合地融入必修课之中。

其次,综合题型的考试必然引导教学向综合化、实用化发展,有利于新课程目标的落实。信息技术高考给新课程带来了一种喜忧参半的前景。但是,对信息技术课而言,如何贴近课标训练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如何通过真实事例去体验过程,这都成为教学的重点。否则,像以往那样仅仅简单、机械地练习一点技术,必然会形成问题分析能力的欠缺。信息技术高考必然能对新课程的深化与实施起到催化作用。

信息技术高考是新课程引领下产生的,信息技术高考反过来也会影响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课堂这艘航船虽然看到了高考的灯塔,但是前进还要靠整船的力量。虽然,在目前情况下,高考不能不说是解救信息技术课程不被重视之痛的一剂良方。但也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新的尴尬。

二、学校教育教学的尴尬

1.课程的开设

新课程要求课时必须开全、开足,并且要切实落实新课程的指导思想,这成为应对未来高考的必要条件。如果课时开全、开足,必然会压缩其它科目的课时,势必造成以小分值来博弈大的分值,显得不划算;如果不开全、开足,那十来分就可能拿不到几分,而对高考来说每分都是至关重要的,又觉得不甘心。

2.教学的资金投入

为了使得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没有计算机网络教室的会投入资金装配网络教室,网络教室层次较低的开始提高网络教室的层次,为满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需要,学校会逐步地装配数量足够的网络教室。这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是件好事,让学生上机练习的机会大大加多,教师也可以不再纸上谈兵了。但建设网络教室的资金又不是一笔小的数目,少则投资几十万,多则投资几百万,还有平时的维护与用电等等费用;再加之计算机更新得快,所用软件也更新得快,用了几年就得更新,不更新又不能与教学相适应,更不能适应高考。使之成为学校的鸡肋,处在尴尬之中。

三、我们应如何面对尴尬

面对尴尬的主要办法是消除尴尬,消除尴尬重在认识。教育者应该清醒认识到:在信息社会,个人信息能力(信息的获取、处理、利用、评价、生成能力)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它常常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毫无疑问,个人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自己进入职业界和融入社会以及文化环境都将是一个决定性因素。”所以信息技术教育对于学生成长十分重要。

对于国家而言,国家信息能力现在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砝码。目前,很多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与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在信息能力上存在很大的数字鸿沟。缩小直至消除数字鸿沟很大程度上跟公民的信息素养有关。

每个教育者、教育部门都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将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推向边缘。如果非要高考将其揽入怀中我们才会动员起来,那么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就没有任何意义!

信息技术教育的路途漫长而又艰辛,好在我们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心中常有希望,脚下勇于探索。也许我们的努力不会一蹴而就,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仍将是我们前行的准则。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当信息技术教师能充分认识自我和追求进步,并真正成为推动信息化教育建设以及教学改革的主力军的时候,各种各样有价值和有益的教育改革实践必将对教育的本质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使得教育信息化早日实现,那时信息技术教师个人的生命价值也就能实现,其前途也必将一片光明。

总而言之,就信息技术教师的生存和成长考虑,发展才是硬道理!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尴尬新课程信息技术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一次“尴尬”的问题提出
台媒总结蔡英文访巴 几大“尴尬”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