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出身:职员

2009-05-29马尚龙

上海采风月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洋行红绿灯职员

马尚龙

“赤膊戴领带,赤脚穿皮鞋”就是穷职员的生活写真

如果说大工业的上海是上海男人之为“上海男人”的胚胎,那么洋行就应该是上海男人之为“上海男人”的营养剂。用当下的词语来演绎,洋行就是外资企业,在洋行工作称作职员,洋行尊卑贵贱更加凸显,洋行职员利益保护也更加完善。

洋行的员工在解放后划分阶级成份的时候,被划为“职员”,和他们同属一个阶层的是公务员。在中国大陆,再也没有一个地方的职员,像上海这么普遍,像上海这样可以影响一个城市的男人的性格走向。他们穿西装,会讲英语,但是他们不是老板,又不等同于工厂工人,那时候当然没有“白领”一说。除了他们为自己的一个看得到的目标循序渐进之外,职员这一阶层具有上海的特别意义,它代表了城市,代表了城市的知识水平,也代表了中产阶级的倾向,认同而且接近市民生活方式,形成了海派的人格。上海男人的主题性格,基本上就是职员的性格。

上海特有的职员阶层形成了上海特有的职员文化。

上海人要面子是闻名全国的,历来就有“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说法,虽然道尽了讲究面子和虚荣的酸楚,却也是击中了面子在上海的重要性。职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常常就是面子与面子的关系,即使是最底层的职员,西装革履也是必须的,领带一定是要烫挺括的,皮鞋一定要擦锃锃亮的,“赤膊戴领带,赤脚穿皮鞋”就是穷职员的生活写真。即使在36元万岁、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年代,城市的季风依旧回旋,就如同作家程乃珊所言:上海男人穿一身蓝布中山装,也掖得笔挺整齐,在任何物质匮乏的年代,上海人仍可以将生活安排出不可思议的精致和乐惠。

一般的职员就居住在极其市井的石库门弄堂里,好一点的住进了新式里弄,有了抽水马桶,到了高级职员份上,那就是住在公寓里了。上海的公寓多并且风格各式,与上海的职员阶层有强烈的因果关系。公寓原来也就是有别于私产的居住,只是后来职员阶层的突起,成为了中产阶层的居住集结式地带,也成为了普通市民的向往。

文革前,如果某一个同学是住在公寓里的,基本上可以判断出这一个同学的各个方面:经济条件好,很有礼貌,学习成绩优秀,所以老师挑选学生干部的视线,往往就是集中在这几幢公寓大楼。公寓里是不会有“野蛮小鬼”“皮大王”“捣蛋鬼”的。公寓大楼是上海市井生活方式的精神楷模和物质向往,煤卫(煤气和卫生设备)一定要齐全,没有大卫生(浴缸),小卫生(抽水马桶)一定要有,这不仅意味着你的住宅的水平,也意味着你的生活质量。文革前家里没有抽水马桶的学生,常常会借着到公寓大楼的同学家里做功课,就在同学家里完成了大便。以至于到了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年代,上海的一代男青年最为尴尬的、最为发愁的,不是艰苦,而是“进出口公司”的水土不服:不会在炕上盘腿而坐,不会蹲坑,偏偏农村里只有茅坑,一蹲下去脚就发麻,然后引起消化功能紊乱,与北方男青年形成很大的反差,而且也被引为笑柄。直至接受再教育完毕回到上海,“进出口公司”的两大顽疾,依旧没有被再教育好。

住在公寓,讲究的是不大不小的面子、不远不近的距离、不浓不淡的笑容,不冷不热的感情。走出公寓,开门就见红绿灯。红绿灯是街道繁荣的表现,也是城市生活规则的表现。越是繁荣的城市,红绿灯越是多,城市的生活规则也越是多,人被城市生活规则的约束也越是多。久而久之,上海人虽然不见得都很自觉地服从红绿灯,但是一定会在意红绿灯的存在。于是红绿灯成为上海人的生活符号,学生成绩不及格叫做“吃红灯”,某人说话不着边际叫做“乱开无轨电车”。

一个从小就接受红绿灯约束的孩子和一个从小就挥鞭策马的孩子,对规则的理解和服从是完全不一样的,由之而成生的生活态度也是不一样的。即使在上海,市中心城区,也就是所谓的上只角的孩子与边缘城区下只角的孩子,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下只角的孩子胆子特别大,天不怕,地不怕,上只角的孩子懂礼貌,守规矩,不闯祸。所以在以往上海的足球比赛,有公寓大楼的内环线以内区域,一生一世拿不到冠军,冠军都一直被杨浦、普陀、闸北和虹口垄断,足球明星小时候一定是一个闯祸胚,不知道踢碎了多少块窗玻璃。

猜你喜欢

洋行红绿灯职员
老码头
只知有莫,不知有英”
会说话的红绿灯
迟到的理由
汉口沧桑
红绿灯
打错了
反差就是这么大
捷成洋行:险中求胜
安全红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