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关村的新使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09-05-29

经济 2009年4期
关键词:中关村高新技术示范区

魏 然

从20年前的电子一条街到如今全国最大的高科技园区,中关村早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2009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个消息标志着中关村已经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将成为中关村的新使命。

3月20日上午,北京会议中心报告厅,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动员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宣读了《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措施主要包括开展股权激励试点、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开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经费中核定列支间接费用试点、支持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支持创新创业的税收政策等,同时,要求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到2020年的园区发展规划。《批复》支持北京市人民政府积极利用政府采购政策,在中关村科技园区通过首购、订购、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实验和示范项目等措施,推广应用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建设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型研究机构。

大会还报告了中关村20年创新发展的历程和主要成就。1988年,国务院批准以中关村地区为核心成立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是我国第一家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此拉开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序幕。1999年,国务院批复加快建设中关村,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20年来,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总收入从1988年的14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万亿元,上缴税费从0.5亿元增长到500亿元,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形成了软件、集成电路、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航空航天、生物工程、能源环保、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集群;中关村的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造出了汉字激光照排、计算机芯片、移动通讯标准、超级计算机、“非典”和人用禽流感疫苗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标准,在电子政务、防治“非典”、节能减排、载人航天、2008年奥运会、三峡工程、青藏铁路、核电站等重大工程和建设项目中广泛应用,每年技术交易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中关村吸引的境外创业投资量约占全国的一半,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数约占全国的一半;中关村吸引和培养了大批优秀研究开发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专业管理人才,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约10万个,从业的留学人员累计达到1万人,由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累计超过4500家;中关村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企业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企业信用、知识产权、股权激励、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改革试点,在科技、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创新和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方面探索了有益的经验。

在这20年中,中关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从科技人员“下海”创业到大批“海归”回“村”创业;从计算机汉化技术到主导创制国际标准;从单一企业独立创新到联盟和集群式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从“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试验探索到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深层次改革;从“电子一条街”发展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品牌。中关村创新发展的20年,是高举创新旗帜,不断冲破旧观念和旧体制束缚,探索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开放式自主创新的高科技产业发展道路的20年;是融入全球知识经济浪潮,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不断引领中国新经济发展方向的20年。中关村的探索和实践充分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要求是完全正确的,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会上,多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代表发言,讲述了自己对中关村发展变化最深切的感受,以及对中关村新的发展目标和使命的认识。

猜你喜欢

中关村高新技术示范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