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期货,角逐国际钢材定价中心的推手
2009-05-29党剑
党 剑
中国不仅是钢铁生产大国,同时又是世界上主要的钢材消费与贸易大国。这样一个世界钢材的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却远没有获得与此相对应的定价话语权。
2008年,金融风暴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了大宗商品价格跌入谷底,钢材也未能幸免,在去年10月份的短短三周时间内,螺纹钢现货价格就下跌了接近30%。钢材价格的大起大落对钢材相关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运作。
正因为如此, 国内业界对恢复钢材期货交易的呼声也日渐高涨,钢材期货的推出也就水到渠成。
我国钢材品种繁多,钢材总体在期货市场上市存在很大困难,这次选择线材、螺纹钢这两个品种作为上市交易品种,原因有三:其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线材、螺纹钢的生产国;其二,线材、螺纹钢两个品种标准相对规范简单,规格较少,有利于交割标准化;其三,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螺纹钢钢材的出口国。
推出钢材期货,一方面可为钢材生产商、贸易商和消费商提供一种规避价格风险的工具;另一方面,钢材是至今唯一还未形成国际定价中心的大宗基础商品,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材产销国,适时推出钢材期货能够帮助我国角逐国际钢材定价中心,具有维护我国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意义。
现货企业的机会
钢铁生产企业往往在原材料上受制于国际市场价格,产成品上受制于国内市场,钢材期货上市可以让生产企业利用这种套期保值工具,既可以规避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还可以增加铁矿石谈判的筹码。
对于加工和贸易企业来说,市场价格无论上涨还是下跌,都可能使其经营面临较大风险。期货市场独具的买入保值和卖出保值两种方式可以完全满足其“买”“卖”并举的现货交易特点,通过灵活的操作达到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采购、库存和销售风险的作用。
同时,可以观察近远期合约价差了解价格趋势。通过观察近远期合约的价差可以了解价格趋势,这对企业的经营也具有指导意义。生产型企业参与期货市场3~5年之后,经营思想和思维方式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企业开始思考利用期货价格指导现货销售。钢材期货推出后,钢铁企业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将会以交易所的期货价格作为最重要的定价参考。
按照这样的定价方式,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能够切实围绕着市场转:可以利用钢材期货价格的超前性,及早安排工作。
并且,期货上不同合约月份的报价给企业库存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采购和销售计划,在期货市场上建立虚拟库存。通过期货交易,用少量的资金锁定期货合约换取存货,不但降低了购买原材料所占用的资金,而且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库存成本。不仅如此,在钢材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加工企业还可以通过在期货市场对库存进行套期保值的滚动交易,不仅可以摊销库存成本,而且可以避免价格大幅下跌过程中出现的高库存现象。
随着越来越多的生产型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卖货”成为进入市场的首先选择。而期货市场中,由于期货交割的实物必须是在交易所注册过的“标准化商品“,对质量、规格等都有严格规定, 通过对不同交割品级升水的确定,体现了优质优价的市场法则,大大激发了生产企业提高其产品质量的积极性,而加工和贸易企业则不必担心采购方面的品质风险。
期货的保证金“订货”解决资金占用。保证金交易特性允许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时,通常不需要支付全额的货款,而只需要预先支付相当于货款10%左右的交易保证金,就可以进行交易,这样就解决了大量资金的占用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期货市场的履约采用期货公司和交易所两级担保制度,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直接进行交割式套期保值操作,买卖双方都不必担心违约的出现。由此可见,期货市场基本上可以解决企业所面临的货款以及单位信用风险。
期货市场除了给予现货企业套保的场所,还给予了现货企业买卖现货的渠道。在国内有色金属、白糖、棉花等贸易中,有一定经验的现货企业往往通过现货贸易、有色(电子)批发市场的交收、期货交易和交割,频繁地进行现货交易。一方面依靠薄利多销取得收入,另一方面做大贸易额,来维系与上、下游企业的紧密联系。在他们的理念中,即使是没有利润或微利,但可以达到维系贸易链的作用,从而提高本企业的银行授信额度。
受益的市场
完善的现代化商品市场体系,应是原生品与衍生品市场的有机结合。既以传统的现货市场为根基,也包括钢材中远期电子交易市场、期货市场等多层次、多种类型的市场,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各种需求。
首先,会对钢材现货定价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现货交易存在套期保值需求,一部分贸易商将从事期货交易,为现货保值。期货交易的推出可能引起钢材定价模式的改变,出现期货定价,钢厂跟随,现货市场调节的趋势,期货交易价格可能影响现货市场价格。
即将推出的钢材期货只有线材和钢筋,对线材和钢筋的现货销售带来的影响更明显,同时将对其他钢材品种构成间接影响。在对现货贸易量的影响上,由于期货交易最后交割的数量比较少,所以,现货贸易量不会出现大幅度下降。
其次,会对中远期电子交易市场产生影响。钢材期货的推出将会影响现有的钢材中远期交易市场,但不会取代后者。
钢材期货的推出说明市场具有强烈的规避风险需求,而中远期交易市场与期货市场有着不同的定位和服务。期货市场主要面向将来要生产、价格具有不确定性的产品,调节商品远期潜在供求,从而发现未来的价格;电子交易市场则主要面向的是已经生产出来或短期内确定要生产的产品,主要调节近期商品供应。
电子交易主要针对行业内部,参与主体也是业内企业,对钢材市场均相当熟悉。而期货市场参与面将会更为广泛,除了现货企业外,大量的投资机构也将积极参与其中。
第三,可以促使现货市场更加重视产品质量。钢材期货的上市,可以提高企业对于自我品牌的认识,提高产品的质量。线材和螺纹钢一般属于普通钢材,而随着期货品种的上市,和各大钢厂的关注,未来这些品种的钢材质量也将有所提高。
利好的话语权
产能的快速增长、铁矿石谈判的被动、市场行情的大起大落,使得业内人士备感推出钢材期货以引导钢铁行业有序发展的必要性。
首先,钢材期货有利于改善钢铁产品结构。近几年来,我国钢铁产能快速发展,一些企业盲目上马高附加值的板带产品,使部分产品产能大幅度增长,导致产能严重过剩。热轧中厚板带既是最大的一个钢材品种,也是产量增长最快的一个品种,过剩相当严重,使得这次大调整中,部分地区热轧中厚板带下降到2800元/吨,甚至低于螺纹钢和线材产品价格,形成了高附加值、低价格的局面。
多数钢材品种的主要原料成本是由铁矿石和焦炭的成本决定的,所不同的是设备的折旧费用,所以,即使只推出线材或螺纹钢一个品种,也能通过期货市场,为其他钢材品种进行套期保值,这样就能促进钢材产品均衡发展,避免部分产品供应过剩,从而改善钢铁产品结构。
其次,钢材期货也可以作为铁矿石谈判价格的重要参考。我国铁矿石来源地基本集中在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三国进口数量占总数量的80%以上,虽然近几年原料来源逐步多元化,但进口渠道和定价方式的单一模式并没有根本好转。这就使得我国铁矿石原料进口受制于人,谈判处于被动地位。
近年来,长期协议铁矿石价格年年谈,年年涨,给钢铁行业增加了巨额成本,除了铁矿石供应商垄断程度较高的原因之外,还在于供应商和需求企业的谈判依据不一样。而且,由于铁矿石需求企业处于劣势,谈判机制变得越来越有利于供应商。
澳大利亚铁矿石供应商建议推出现货指数确定铁矿石价格,给我国钢铁行业增加更大的不确定性,政府和行业都为钢铁行业能否平稳发展而忧心忡忡。如果我国钢材期货形成一个权威价格,供需双方可以用钢材期货价格作为标准,对供求利益进行合理分配,甚至可以参照有色原材料,那样,以期货价格减去合理加工费的形式来确定原材料价格,则大大有利于我国钢铁工业的生产和消费。
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钢材期货长远利于我国钢铁行业话语权。
我国是钢铁大国,粗钢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40%,产能的比重还应更大。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不仅在技术上不是钢铁强国,每年还要进口1000多万吨国内紧缺钢材,即使在原料和产品的定价上,话语权的分量都显得相对不足。因此,推出钢铁期货,以我国产量的优势地位,逐步形成全球钢材价格的定价中心,推动我国成为钢铁强国。
虽然印度推出了热轧板期货、中东推出了螺纹钢期货、LME推出了钢坯期货,成交量都相对较小,市场反应比较清淡,但这不能佐证未来我国钢材期货的前景暗淡,如上文所述,我国钢铁行业及市场与国外有很大不同。
首先,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不高,目前才40%左右,而国外集中度基本达到70%以上,少数企业之间能够形成一个权威的出厂价格,因此,期货价格对集中度高的行业没有指导意义。而我国恰好相反,集中度较低,需要通过一个统一的市场来形成一个权威价格;
其二,我国产量和市场容量都较大,据统计我国线材产量有8000多万吨,螺纹钢近1亿吨,较大的产量和市场容量也需要一个权威市场价格指导行业发展;
第三,我国钢铁产品的销售模式也与国外钢铁行业不同,国外钢铁产品主要以直销形式为主,中间环节较少,企业和用户之间都能达成一个合理价格,无须期货价格作为结算价格。而我国除了少部分直销外,很大部分是通过经销商逐级分销给终端用户的,不同的经销环节掌握的资源和信息是不对称的,这就为价格的大起大落埋下了伏笔。因此,我国也需要一个权威的钢材价格和公开透明的价格信息来指导钢材产品的流向。
(作者系上海东证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