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特点,探索规律
2009-05-28潘兆缔
潘兆缔
一、新课改下山东文综政治试题特点
新课改背景下,山东省经过积极的探索,高考试题日趋完善。总的来讲,三年文综政治试题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重视基础,突出主干,综合性强
强调基础性是高考命题改革的正确方向和成功经验,也是新课标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在新课标背景下,基础知识的考查不是淡化了,而是加强了。山东省近三年新课标高考政治试题立足于课本基础知识点,突出对主干、核心知识的考查。如2008年选修中考查国际组织的类型及发展,15、17、18选择题考查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2007、2009两年考查文化的作用,2008年考查怎样发展文化,2009年29题考查政治生活中的中国共产党、人大和政府的作用等都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考查的又多是主干知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不是简单的记忆重复,而是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重组整合知识体系。如2009年28题,考查的就是知识的重新组合,问题的多角度思维。29题以山东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切入点,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涉及多个章节知识点。第36题关于联合国安理会问题是选修与必修的综合,文综试卷的综合性较强,试卷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未来走向,即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的发展方向。解答一个问题需要多个知识点的融会贯通或不同的学科知识分析说明。如2009年选择题中有一道以奥运政治科的一材多用题,而选择题的最后用一段材料开创了综合政、史、地考查的先河。题目设计不是以往简单的知识的呈现为立意,而注重知识的运用与重组、构建,能力的体现与提升。
(二)注重对能力的考查
能力立意是新课改的命题理念。《考试大纲》中也明确规定,高考考查的四种基本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纵观近年来的高考文综政治试题,都坚持了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突出考查考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如2007年第28题以农业科技创新为背景,从经济、文化、哲学三个角度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2008年第15题以“家电下乡”为命题背景,让学生分析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后,农民对家电市场需求量的变动情况。考生解答本题首先要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家电补贴后”、“市场需求量”,然后调动“价值规律”、“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等知识,来“描述和阐释事物”。反映出试题对不同能力目标要求依次递进,逐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综合能力考查体系。2009年与2007、2008年比,能力要求进一步提升,这也是山东省政治高考题较往年最明显的地方。如29题以山东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2009年试卷绝大部分题目都是以新材料新情境新设问考查对考点知识的理解运用。试题突出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既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演绎思维),又考查学生的聚合思维(归纳思维)。如第19、22、23、24题等主要考查考生的归纳思维能力,第17、20、21、29题等主要考查学生的演绎思维,第28、36题,既考查归纳思维能力又考查演绎思维能力。试题还凸显对考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查,《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四种能力目标要求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三)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开放性和探究性
新课程倡导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亲身探究,能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个性化的见解。山东省三年高考政治命题中,向探究型试题作了明显的倾斜。如2008年第16题给出我国2003~2007年GDP和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两个信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空间;21题“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你应当怎么办,全面开放了学生的思维,22题以《红岩》作者的经历启示我们去发散性的联系教材知识。28题的第(3)问:“该小组针对所搜集资料中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假如你是小组成员,请全面阐述自己的观点”,都带有探究性的倾向。2009年试题的设问突出了考生参与活动的设计,如让学生以外交部发言人的身份阐述我国政府在国际社会打击索马里海盗问题上的主张;让学生判断居委会在涉及居民休息权问题上的态度是否正确等。这些题目都很好地体现了思想政治命题的开放性特点,为考生充分思维提供了较大的空间,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体现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探究的新课改理念。
(四)试题思想性强,价值导向好
山东省三年文科综合政治试题思想性较强,试题力求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许多思想教育内容渗透于题目当中,对学而言既是一种考查,又是一种熏陶。做题过程本身就会受到一次思想教育。如2008年利用奥运抒发全国人民把庄严承诺和爱国热情化为奉献奥运、建设祖国实际行动的高尚情怀。第22题是让考生接受革命先烈的精神洗礼。2009年第29题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有利于加深考生对山东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及取得的重大成就的了解,从而激发起考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情感。
(五)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突出地方特色
“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热点问题为素材”,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而近几年来自主命题地区又都突出本土化和区域性的重大现实问题,所以新课标高考地方自主命题政治试题充分体现了上述指导思想及理念,做到了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突出地方特色。
如2007年试题中的《物权法》、我国外交成就、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07年中央“—号文件”等;2008年试题中的对外贸易、《信息公开条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奥运、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2009年试题中的宏观调控、生态环保、企业自主创新、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七大、打击索马里海盗问等都是涉及国内外社会现实与发展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等问题一点都没有回避,可谓是迎热点而上。2007年试题中的“过度包装”、2008年试题中的校园文化艺术节、2009年试题中的“北京奥运会”等新词汇流行、“科幻小说”、“自来水价格”、“科学发展观”、“和谐理念”等材料大多来源于生活,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日常生活现象的理解与分析,学生做起来感觉比较亲切,更能体会到知识的实用性。
在2007年考查山东省政府“走出去”,营造对外开放环境的基础上,2008年的28题又综合考查了山东省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节能减排的新成就、山东省如何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以及山东省基层民主自治的进展和成就。2009年第29题涉及山东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问题,这些试题既关注了社会热点问题,又注重了地方特色。
二、应对山东文综政治试题的策略
(一)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考生要透彻掌握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按照能力要求的不同层次落实好考试范围的每一个考点。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以增强自己的知识功底和理论素养,为分析和解决问题准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既要注重学科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又不能忽视知识的全面性。要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注重对教材知识的整合,切实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现实
迎着热点出题是三年来政治试题命题的基本特点,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社会热点问题始终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以这些内容为背景材料,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是对考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试的重要方法。为此,考生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原则,必须关心时事、关注生活,通过寻找理论应用实际的空间,在这种空间中得到锻炼和培养。要把基础知识和当前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寻找结合点,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特别注意选择立意高、思想性强的问题为切入点。要明确综合科目的测试内容,并与教材的相关知识、社会生活的热点有机结合起来。
(三)拓宽视野,全面提高能力和素质
山东高考文综政治试题,从编制方式上看,取材广泛;从立意上看,以能力立意为主;从呈现方式上看,以问题的解决为特征;从答题要求上看,需融合各科知识。这就要求考生扩大阅读面,涉猎有关社会、科技、生活方面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的相关资料,在平时多动脑思考,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以多元信息为素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如何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去提取有效信息是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对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也是对高考综合能力测试的一个重要内容。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中,文字、图表、数据、图片、漫画等各种信息媒体手段已被广泛应用,考生应尽可能多接触各种信息资料,学会归纳提取各种不同特点信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提取有效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关注文化问题,提高人文素养
近几年高考注重了对学生人文知识的考查和人文精神的树立,新的世纪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全球化要求学生具备国际理解的能力,树立开放意识、全球意识、竞争意识;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学生具有反思意识、批判精神、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要求学生树立人口意识、环境意识、资源意识、和谐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等。考生要适应这一命题趋势,更加关注对文化内容的审美和鉴赏,着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