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加技能:数学学困生转化的两大要素
2009-05-28顾美
顾 美
目前,关于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是教育教学中的一大热点。在教学中遇到的学困生大部分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又差,致使对后续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困难;由于他们成绩比较差,因此很容易对学习产生逆反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信心。所以教师辅导和转化学困生就必须紧紧扣住信心和技能这两个因素。
一、教师要坚定所有学生都能教好的信心,不放弃一个学生
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少勘探和开发这些资源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教师必须相信他们通过在原有基础上的努力必定能获得进步。因此面对学困生,首要问题就是教师转变观念,树立所有的学生都能教好的信心,充分发掘学生在学习上的潜能,在学生原有基础上提出适度的要求,并且通过交流与实际行动鼓励学生,这是做好辅导学困生工作的前提。
二、帮助学困生树立每个人都能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数学学习较困难的学生中除了少数由于智力问题学不好外,其他原因大致是以下几种:
1.由于低年级时学习方法不当,又爱面子,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不肯请教他人;
2.有些同学缺乏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不强;
3.还有一些同学是由于父母不和等家庭原因导致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从而成绩一落千丈。
根据每个学困生的基础及实际情况,笔者给他们每个人制定一个计划,以一星期为一个周期,将每周要达到的要求及任务明确的罗列出来,并在课堂及课后的辅导中一一体现,力求做到每个学困生在每个星期都有一点进步。
课堂上笔者十分注重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当回顾旧知时,笔者会让他们先来发言,并及时给予鼓励提高他们的成就感;在新知识讲解完后,让他们板演简单的习题。比如讲解完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后,笔者会给出一个减法的例题,将法则运用到例题中,然后会配套的给出一些练习,这时候只要认真听讲后就会很容易的解答出来。把这样的机会给学困生,不仅可以了解他们掌握新知的程度,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和其他优秀的学生一样,只要上课认真听讲了就可以学会,慢慢对数学的学习就不会有恐惧心理,这样就会促进自信心的形成。
三、引导学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技能
信心,主要从情商方面解决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问题,使他们知道数学是可以学好的。但到底能不能学好还要靠方法,这就是智商了。大部分学困生开始是被动学习的,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只会记住书本上的一些概念、公式和法则,遇到一些死的题目他们还能依葫芦画剽,但是遇到一些应用型的题目他们就不会做了。于是,教给方法,笔者常用的一般是“解题三步曲”:
第一步:读题。在给他们讲解题目前,一定要让学生至少先审题两遍,并且要求他们像朗读语文那样读题,因为这样才能读进去,才能懂得题目的意思。然后还要他们讲题,把题目的条件、问题一一讲清楚。
第二步:析题。由教师来帮助他们分析题意,讲解解题思路,主要讲这类问题的一般解题步骤,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能理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怎么来思考、分析这个问题,力求将这个题目的方法能推广到同类型的题中。讲完之后再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一遍后将正确的解答过程写出来。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也能在思考的过程中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三步:拓展。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提高解题能力。对学困生的作业要注意难易梯度,既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在这个基础上能有适当的提高。可以控制作业的量,但是一定要叮嘱他们认真独立完成。在布置、讲解一些难题时,笔者一般会将题目分成若干个简单的小问题,分散难点,减轻学困生的负担,使他们便于理解。
实践证明,教师和学生的信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先决条件,技能和方法是转化后进生的重要手段。笔者在帮助学生进步的过程中自己不断树立信心,不断积累经验,到目前已基本消灭了后进生,大大提高了全班的整体数学素质,为农村学生的进步打下良好基础。[e]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忠义小学 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