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2009-05-28汤多宽
汤多宽
在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在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走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念上的误区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存在着一些观念上的误区。
1.以为用电脑上课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些教师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用多媒体计算机代替教师做一些传统教学方式中无法做或不好做的讲解和演示。比如用计算机演示一些现象、实验,展示图片和板书。这样的“现代化教学”只是教师讲课时讲、写、做的手段现代化了,把教案和板书搬上了计算机,从实质上讲还是老一套,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并没有对传统教学方式有所突破。教师在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应该更多地考虑使用计算机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组织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
2.为了评比课、公开课而使用计算机。很多教师第一次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恐怕就是在评比课、公开课上,为了体现现代化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获得评委和同行的好评。在评比课、公开课上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为了多媒体而用多媒体,为了现代化而使用计算机。应该注重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效,重点考虑计算机辅助教学能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什么帮助和好处,把计算机恰如其分地应用到平时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
3.把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与计算机职业技能培训等同起来。把计算机作为纯粹的学习内容或学习目的,结果使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计算机课)成了打字课、程序设计课或Internet培训课。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从单一的学科知识的学习转向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改变原先那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状况的课程体系,探索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各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载体、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的的新型课程模式。
4.教师的精力大都花费在制作课件上。很多教师认为开发课件有困难,即使能开发出一些课件的教师,也因为开发课件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更好地应用计算机,如何使信息技术与该学科知识得到更好的整合。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
1.整合资源。整合资源应该是一种以优化教育资源为目标的组织形式,是教育者,特别是管理者通过对硬件资源的合理配置,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培养开发以及课程资源的有机再构来实现组织形式的“优化整合”,这是课程整合的保障与基础。
2.整合过程。整合过程是指教育者与学习者以教与学为目的的具体操作形式。即将信息技术的学习运用与学科课程的学习探究有机地融合在同一活动过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达到对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同化”与“顺应”的目的。
3.整合能力。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课程整合”作为一种教与学的手段也不例外。“整合能力”指的是通过研究“整合资源”和“整合过程”的这种课程整合形式,更有效地借助日益发达的教育技术,培养既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又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不断学习的新世纪的学习者。
三、做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处理的关系
1.要处理好现代化教学和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更新,既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又要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经验,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教学。
2.加强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师应当明确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水平、教学的质量,不是为整合而整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信息技术成为一种让学生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3.合理使用教学课件。课件的选择和使用要有科学性,应以突破教学难点为根本目的,只有在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教学难点时,才考虑使用课件,以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4.提高师生信息技术素养。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应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从学生这方面来说,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品质、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学习自觉性、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
总之,“整合”是一个长期而庞大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中,既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大局,又要切实可行,从一点一滴做起。既要勇于创新探索,又要善于总结过去的经验;既要学习,了解掌握信息技术,又要深刻认识学科教学的精髓与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e]
(安徽省长丰县城关中学 23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