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案一体化”的思考

2009-05-28肖华祥熊发安

新校园·上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探究思维

肖华祥 熊发安

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学要合一。”因此,教案、学案设计必须有机统一——“教学案一体化”设计。“教学案一体化”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学定教,体现教法与学法的统一,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案一体化”的基本操作程序

“教学案一体化”的基本操作程序如下图:

二、“教学案”的主要内容

“教学案”应有以下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活动设计、反馈练习、知识拓展、课外阅读、作业、教(学)后反思等。一方面侧重学习内容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活动设计力求恰如其分地形成认知冲突,针对学习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或探究活动,使其成为学生乐于使用的学习方案;另一方面,又是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案,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学。

三、“教学案”设计原则

设计“教学案”时应充分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以学生为本,遵循以学定教、课时化、问题化、层次化、方法化、参与化、系统化等原则,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展学生能力。

四、设计“教学案”应注意的问题

1.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

教师要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体现的理念以及对教学的要求,合理使用教材,内化课程标准要求并体现于教学设计之中。

2.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认为,教学“创造着”学生的发展。“教学案”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创设恰当障碍,使其产生强烈认知冲突与学习欲望,努力尝试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经验,让每位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3.精心研究教学策略

(1)“教学案”应根据课型及知识内容的变化灵活设计,在基本内容具备的情况下,重视教与学的活动设计。例如,习题课或复习课的教学案设计,应精选习题模型,以点带面,并通过变式,寻找知识规律,提高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问题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问题不仅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因此,在教学案的设计中,应围绕知识点精心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问题组,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共鸣。

(3)科学设计探究活动。探究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积极的教学方式。探究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在教学案的设计中,以问题解决为线索设计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获取方法,提升能力。

五、“教学案”的使用

1.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案”课前发给学生,让其预习并解答相关的问题。通过自学,学生能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重点、难点,并知晓自己的疑点,从而使其在课堂学习中将注意力集中到疑点问题的学习上。

2.教师在批阅预习案中,更有效地预设课堂教学中的“导”

教师课前对学生预习的教学案进行批阅,了解学生预习达到的程度及存在的问题,完善“教学案”,把握课堂教学的方向和重点,提高课堂效益。

3.用于课堂教学

“教学案”实施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多角度启迪学生思维,重视学法点拨,促进师生互动。对学生的思维“火花”给以激励,使其品尝成功感,维持持久的学习内动力,引导和鼓励学生敢于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

4.组织复习

将若干 “教学案”集中起来,就是一份很好的复习资料。还可挖掘各“教学案”间的隐形知识和内在联系,及平日学生反映出的知识薄弱点,设计更具实效的复习“教学案”。

5.用好教(学)后反思

精心设计“教学案”,要求教师必须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实践过程中应强化集体备课,激发群体思维,确保“教学案”的质量。同时,教学实践中要注意生动案例的积累,及时进行教学后记与反思,使“教学案”真正“动态生成”。[e]

(重庆市梁平县虎城初级中学 405200)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探究思维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