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009-05-28朱明菲
朱明菲
赏识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进步与成功予以重视和赞扬的教育。赏识教育既可以是一种教育理念,也可以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中,对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在转化后进生问题上有其独到之处。
一、赏识教育的价值
价值反映的是每个人所需求的东西,或者反映的是人们心中关于美好的和正确事物的观念。价值是内在的主观的概念,它所提出的是道德的、伦理的、美学的和个人喜好的标准。因而,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和美好的事物就是有价值的,人格尊严、平等、受到重视、赞扬与尊重等都是人们所希求的东西,应是价值的存在形态。那么,赏识教育就是为了保障其价值在教育教学中的实现。特别是差生,他们受到的伤害可能最多。因此,他们更需要受到公平的对待,也希望自己受到重视与赞扬,找回自我价值,这也正是赏识教育的价值目标所在。
二、赏识教育的运用
运用赏识教育去正确地看待学生,转化差生,对教师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
1.树立赏识教育的意识
教师树立赏识教育意识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开端,只有这种意识的形成才有利于这种观念的形成以及升华,对教育教学才有指导意义。体育教师理解和把握赏识教育及其内涵,从心理上接受和重视差生,让差生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那么,这种转化工作才具有实质意义。
2.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平等”不只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教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平等地对待全体学生,那么,教学中的民主气氛将受到破坏,基本的教学秩序就难以维持。尊重与被尊重是相互的,社会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互动行为,即引起他人行为的行为。”因而,教学中教师的意识、言行和态度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管学生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教师都应当同样地给予关爱、理解和重视,这是一个待人公平与否的问题,也是对人的权利的尊重。
3.重视后进生的存在,给予必要的“倾斜”
在教育教学中,由于诸多原因造成的各种差异始终是存在的,教师可以适当地采取一定的保护性手段给后进生以某种合乎情理的“倾斜”。这对转化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4.消除威胁,体验成功
消除学习上的威胁因素,创设生动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后进生体验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一,差生需要建立成功感与成就感。心理学认为:“成功使人愉悦,充满信心。”后进生尤其需要体验成功,这是因为他们所体验到的失败多于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所需要的“成功感”比其他学生更为强烈。多给后进生取得成功的机会,充分展示其优势,让他们在同学中得到肯定性的评价。
第二,避免学习上的威胁。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较少威胁的教育情境下才会有效地学习。”这对于后进生具有一定意义。由于后进生受到的批评、指责比一般的学生多,或者成绩、外貌不如别人等,产生自卑,丧失自信心。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给后进生创造一个没有“威胁”的友善的学习环境,教师要积极为其创设教学情境,因材施教,个别对待,寓教于乐,减少阻力与挫折,帮助其建立“成就感”与自信,这对后进生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
5.运用赏识手段激励自我教育,培养优良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激励学生的自我教育对教师转化后进生及德育工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赏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它的激励作用具有显著性和多样性。
一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做出肯定性和否定性评价,教师要做好舆论导向,以肯定性评价为主,特别是对后进生的重视与中肯适度的评价,使之感到自我价值的回归。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当本人的经验与别人(特别是他认为最重要的人)对他的行为评价相结合时,便可形成一个人的价值观念。”这一点对后进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中,对较差的学生的学习、品德的进步的肯定,对学生的优势和长处正确评价,能积极地引导“他们形成向上的自我概念、价值观态度体系,从而使学习者自己教育自己”。
二是利用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集体与个人的荣誉、成功、快乐、失败等的分享达到精神上的激励,进而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另外,积极营造一种激励氛围,特别是对后进生的赞扬、肯定和欣赏以及分享其成功,帮助他们最终形成和掌握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赏识教育中的激励方法
1.融通式激励
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体育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热情上好体育课。这种情感建立在师生情感交融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融通包括情感和信息两个方(下转第80页)(上接第68页)面,感情和信息融通了,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感和了解的程度。
2.勉励式激励
这是体育教师经常运用的教育手段之一。现代管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以勉励的口气布置任务,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誊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硬的命令,一开始就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了他们的活动热情。如教师布置学生跳高:“你们必须给我跳过去,跳不过去的要受罚!”学生听了心里不舒服,带着顾虑练习,效果肯定不会好。如果换成勉励式布置:“同学们要大胆地练习,跳不过去没关系,我再继续辅导你们。”同学们听了不但乐意去练习,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练习效果肯定比前者要好。
3.参与式激励
行为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参与管理、参与决策,是人的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精神方面的一种高层次的需求。从这一原理出发,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要求,收集学生的建议,让学生献计献策,让学生参与备课。这样备出来的课,肯定是从实际出发,集思广益,教师教得自在,学生学得称心。
4.期望式激励
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特别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的评价和鼓励;有某些过失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的,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有过失的,论过要适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其补缺改过的动机和行为。
5.宽容式激励
课堂上,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是常有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教师要容人之短,不怀成见。教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是妥善解决矛盾、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其次,教师对学生要热情教诲,以情感人。若采取“以牙还牙”的办法,必然激化矛盾,破坏师生关系,严重影响教学。
6.影响式激励
影响式激励主要表现在教师自身的模范作用上。课堂上,教师懒懒散散,学生就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教师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学生就会模仿教师,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表率行为,具有很大的感召力,能对学生产生很强的情感激励作用。[e]
(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 3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