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双主体学习模式的实践和思考
2009-05-28杨善峰
杨善峰
高中政治课双主体学习模式以“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学生探究创新”为主线,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素质,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多边活动过程。
一、双主体学习的依据
新教育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以整体的生命投入其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的组成,因此课堂教学应体现师生个体生命的意义。课堂教学又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每一节课所处的具体情况和后面的过程都不相同,每一节课都是惟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为此,构建课堂有效的教学方法,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把学生这一主体充分激活,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感到自己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已势在必行。同时,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角色真正是一个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体现了现代教学论的观点。
采用双主体教学具有诸多优点,主要体现在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有助于学生承认和研究他们的假设;有助于学生对不同意见形成新的理解;有助于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助于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有助于发展学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学生主动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通过教师启发、诱导,主要依靠学习者自身的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师生共同活动、民主相处、教学相长。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双主体学习模式的环节
1.创设情境
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替代;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学习中教师不是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和理论,而是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去猜想、推理,理解知识论证和归纳总结知识,创造性地思考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价值规律”一节中,教师不是直接给出价值规律的内容、形式和作用,而是先让学生收集当地近一段时期不同商品、不同时间的价格情况,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商品、不同时间的价格不同?”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地考察,相互交流,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这是价值规律在起作用”。由于是自己得出的结论,学生自己感到了自己的潜力不可估量,学习起来更有信心。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其中自发学习。
2.引导自学
教师提供了一些丰富的素材后,学生就要进行大量的自主探索和实践操作。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潜能在一生中大约只开发了5%,那么,还有95%的潜能处于待开发状态。这说明,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大部分学生是完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自己质疑并解疑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对相关的网站和学习材料进行访问,了解有关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学过“商品”这一概念,教师让学生判断下列东西是否商品:A.自种自食的粮食,B.吃不了去卖的粮食。再次让学生体验商品概念: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在讨论交流中,一部分同学提出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商品,又找到了一个判断商品的方法,通过实践验证了该方法,鼓励了学生质疑和创新。
3.教师指导
这时的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协调,对学生遇到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解决,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学生的学习告一段落后,可用“风采展示”的形式进行展示。学生可根据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选出认为最优秀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向全体同学进行展示,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功能,使全班同学都能详细地看到展示同学的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在此教师可适时进行调控并提出相关问题,以引起全班同学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时的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双主体学习模式的构建
经过选材设疑,以疑导思环节,模式进入到核心阶段:授课过程。在这一阶段,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导”师,不是“教”师。作为导师,就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应努力创设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环境来完成新授。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双主体学习模式的起点和前提。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实践,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对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教师可变示范性教材为探究性材料、变封闭性提问为开放性课题、变终结性结论为过程性探究,努力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氛围,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养成动手实践的习惯,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发展水平和以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自主建构过程中获得进一步发展,提高各方面素养。
比如“货币”一课,教师让学生收集我国历代钱币,然后带到课堂进行展示,为同学们介绍有关知识。学生们都非常踊跃,每个人都收集了很多古代钱币,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过程,加深了学生对货币的认识,获得了一些研究问题以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方法,更丰富了历史文化知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自学探究的学习能力是本模式的关键,没有探究,就不会有创新。学生的自学探究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是传统教学长期养成的恶习;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现代教学提倡的科学学习方式。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能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就会给自学探究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由,要求教师对学习的过程要加以指导。教师既要保证学生自学探究的必要时间,让学生在探究中感知,在感知中自悟,在自悟中生疑,更应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比如,针对学生不知道如何阅读课文的实际情况,笔者进行不同的阅读策略训练,提出了粗读、细读、精读等方法:易理解的知识粗读,新内容细读,重难点问题精读等。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其形式也应多样化,如阅读教材内容、收集有关信息资料、概括中心论点、整理知识网络等。当然,为了使学生的自学具有方向性,避免盲目性,教师应预置自学任务。
3.自主合作活动和讨论
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浅层次问题均可在自学探究中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就需要采用合作互研的学习形式加以解决。就其组织形式而言,一般可采用三种形式:一是生生合作互研。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学探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二是小组合作互研。合作小组以4~6人为宜,把前后排邻座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便于进行合作学习活动。三是大班集体互研。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就课堂合作互研的具体方式而言,辩论法、“实话实说”法、讨论互研法等都是合作学习的有效形式。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时,组织学生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需要集体主义价值观”这一问题展开课堂讨论。同学们旁征博引,引据说理,据理力辩,在唇枪舌剑中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结论。
讨论是使学生关注到一定思考范围内可能存在的诸多想法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讨论教学法更是频繁出现在合作教学、分层教学以及问题教学等各种教学形式的课堂中,使得讨论法这种共同参与、给予主体更多机会的方法有了用武之地。通过讨论,学生将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e]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2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