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者与被采访对象的沟通技巧

2009-05-27

新闻前哨 2009年5期
关键词:王志王岐山被采访者

郭 静

[摘要]记者遭到被采访对象拒绝,不仅仅是被采访者一方的原因,有时也源于记者自身的疏忽甚至失误,例如前期沟通不够,或巢句话表达不当,招致对方误会甚至抵触。而且,即使被采访对象有意保持沉默,有经验的记者依然不会轻言放弃。本文将结合一些采访实践,试图探究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沟通的某种规律。

[关键词]记者采访对象沟通技巧

近年来,新闻采访遭到拒绝的事件屡屡发生,不止一次在舆论监督节目中看到这样的场景:被采访对象或者气急败坏地上前用手捂住记者的镜头,或者装聋作哑,表情木然地拂袖而去。如果报道仅仅满足于简单地呈现这些场景,或许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但成功的报道一定应实现让受众了解事实真相的最终目的。

其实记者遭到被采访对象拒绝,不仅仅是被采访者一方的原因,有时也源于记者自身的疏忽甚至失误,例如前期沟通不够,或某句话表达不当,招致对方误会甚至抵触。而且,即使被采访对象有意保持沉默,有经验的记者依然不会轻言放弃。本文将结合一些采访实践,试图探究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沟通的某种规律。

一、被采访者是知情者、当事人,记者是寻访人、探询者

应该说现代人更加注重自我价值,对媒体不再有以前那样的敬畏感和神秘感,因此更懂得如何拒绝媒体、保护自己,也更懂得如何利用媒体、“利己”地发表言论。这不仅要求记者要善于辨别这些言论的真伪。更要求记者懂得心理沟通技巧,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被采访对象,营造和谐的采访氛围,令其在最放松的状态下敞开心扉,自然流露个人情绪。让情感的沟通更接近人际交流的真实状态。

一些记者居高临下,咄咄逼人。他们对被采访者特别是对处在被批评位置的人,往往轻蔑之情溢于言表。习惯以权威的姿态,高人一等地“讯问”被采访对象。这其实是采访沟通的大忌。尽管记者绝大多数时候的确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但是究其本质,在被采访者眼里,你还是一个普通人。如果说被采访者是知情者、是当事人,那么记者仅仅是个寻访人、探询者。记者不能因背负一定的社会责任而赋予自己某种特权,记者无权、也不可能强制被采访对象接受采访。居高临下的审判者的态度对采访没有任何益处——即使对象是个十恶不赦的恶棍,他也仍然是个人,也渴望得到应有的尊重,而公正的本意就是给每个人以说话的机会。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志曾采访过因贪污腐败而被处以极刑的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当时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被处以极刑的省级领导。因此倍受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但王志去之前,各家媒体记者都无功而返,原因是胡长清一直拒不接受采访。而最终王志代表的《新闻调查》之所以成为胡长清唯一接受采访的电视媒体。据事后王志自己回忆。首要的原因就是平等、尊重:“在我的眼里他不仅是一个即将行刑的贪污犯,更是一个重要的采访对象,因为采访能不能完成,关键取决于他的意愿。当他从监狱里向我走过来的时候,我提前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当他提出怕冷要穿一件军大衣的时候,我向监狱的看守转达了他的请求。这些举动都让胡长清感受到了记者对他的尊重。但他并不是十分主动地配合采访,我当时间了他一个问题,你真的就像有些报道上说的那样养了几十个情人吗?有的报道说你天生就贪财好色。你承认吗?这个激将法让胡长清终于开了口,采访得以顺利地进行下去。”

作为记者,在采访前,我们首先要提醒自己哪些身份绝对不可充当。比如:“教师”、“律师”、“警察”、“法官”;哪些行为举止绝对“不可为”,比如:自以为是、居高临下。除此之外,“平等”不仅体现在与被采访对象最初的接触上,更体现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作为“普通人”。记者要以普通人的心态去体察、发现新闻;作为记者。又需要我们站在国家媒体的高度去审度、解读新闻。

非典时期,王志对当时北京市代市长王岐山的成功采访,就得益于二者的有机结合。作为一个有经验的记者,王志对于如何站在国家媒体的高度审度、解读新闻,了然于胸;但如何体现百姓立场和视角?在采访前,王志特意搜集了那些日子里北京街谈巷议的一些小道消息,甚至是手机短信。然后选用其中的一些材料在采访中集中地向王岐山发问。例如有关北京市的收治能力,在王岐山表示无法对疫情的发展进行量化的估计之后,王志抛出一个“六千人收治上限”的社会传言进行提问:“医疗条件本身,有一个估计让我们非常地不乐观,他们觉得北京现有的医疗条件,能够接受感染病人的底限就是六千人?”还有北京市内关于“非典”的一些谣言。如:“我收到很多手机信,说政府要在北京的上空撤药,所以请你们把窗关起来?”

其实,对于某些来自民间的消息,王志在提问前也认为是毫无道理的。但这并不妨碍这些“流言”成为他发问的武器。事实证明,站在普通人角度,对这些民间流传甚广的说法进行求证,不仅能激发临危受命的代市长王岐山的回答兴趣,满足受众对信息的渴求,而且也履行了记者在这种非常时期的社会责任。

二、采访中,记者是提问者;但有时,记者也要善于回答被采访者的提问

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但有时,记者也会面对被采访对象的提问。

例如最常见的一个问题:“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这里其实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被采访者本人与你要采访的内容有什么关系?第二,这种关系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普通人见到记者的时候,都会思考这些问题:“为什么记者要采访我?”或者“记者的目的是什么?是想伤害我,还是来帮助我?”被采访对象会从记者的回答中衡量自己接受采访后的得失,从而决定是否接受采访以及采访中是否要有所保留。

面对不同处境和心理的被采访对象,方法自然是不同的。以揭露性的调查报道而言,对于三缄其口的受害者,记者应当使他们确信。只要他是受冤屈的,你会不屈不挠让真相水落石出;对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中立者,记者则可强调事件的重要性,唤起他的正义感,指明如果任由事件发展,他可能就是下一个受害者,并保证他不会因透露情况受到牵连。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告诉对方,对他的采访十分重要,甚至不可替代,并告知这种采访关系建立的非偶然性,给被采访对象一个接受采访难以轻易推脱的理由。

其实,拒绝采访的人往往有情感上的矛盾。他们常常明知采访事实对自己不利,但是社会舆论、社会道德、自己良心的谴责等在内心形成的自我压力又使他们常常处于十分矛盾的心理状态之中。记者如果通过诚恳耐心的说服,把有利于采访的情感调动起来,使之思想斗争一番,这类对象最终还是有可能接受采访的。有时记者还可利用其对立面的观点提问,让拒绝采访的对象处于被动辩解的地位:或

者利用其自相矛盾处反问。突破其心理防线,从而促使他们说出事实。

还有很多时候,如果采访某一方面的专业人士,记者通常会遇到对方这样试探性的提问:“对于这个问题,你知道多少?”他们心里的潜台词其实是:“这位记者有足够的能力吗?他成熟吗?值得信赖吗?”或者“他会理解或误引用我的话吗?”在这些问题的背后,被采访者一方面想知道记者对该问题了解多少。有多高的理解能力和可信度;另一方面,他也在寻求双方共同的话语空间。

笔者在面对这些问题时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如实地表明自己研究这些问题的心得,尤其是研究中遇到的深层次困惑,并从这些自己没有找到答案的问题人手,向这些专业人士求教。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往往能获得对方的关注和信任。

三、作为一名专业提问者,记者的某些言辞要字斟句酌、慎而又慎

有关提问的技巧,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有时新闻采访遭拒,其实原因就在于记者不恰当的提问,这种不恰当通常表现在说外行话、提问大而空、没有新意、指向性不强等。

2002年带有传奇色彩的科学家霍金到杭州出席学术会议时。有记者问:“你认为人类历史的下一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将是什么?”霍金不无讽刺地说:“如果我知道。我就已经把它做出来了。”其实像这样的提问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但这样“无意义的提问”却充斥在我们的采访中,例如某股评节目,每天开市前几分钟都问股评人士:“您预测今天股市开盘涨还是跌?”——一个几分钟后就要揭晓的结果,让专业人士预测,有何意义呢?

今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对一些记者提问提出的批评也很能说明问题。

3月2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召开新闻发布会,一位抢到提问机会的记者,说了一段很长的话:“近几年新兴媒体已经成为汇集民意、聚集民智的重要渠道。我们网站推出的‘手机报,目前就已收到约5000多万条农民工的短信,花一毛钱就可以把他们对政府的一些意见、呼声、建言献策发送到这个平台上。请问。目前已收到的政协委员提案中,有多少是关于农民工问题的?委员关注的农民工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赵启正当即回应:“我听得很明白,你问题的重点是说。你这个手机网很受欢迎。顺便问了我一下,有多少关于农民工的提案。”

这位记者提问的目的到底是为了宣传网站推出的“手机报”,还是为了关注有关农民工问题的提案?从其提问表述就不难得出结论。

在今年的两会上,还有一些记者提问没有新意,这被赵启正认为“提问有些业余”;还有一些记者问一些极其简单、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问题,也遭到赵启正批评。他说这一些“查数据”的问题,到网上都能查到,“何必问我呢?”

这些失败的提问,无一不说明提问的重要性,可见,新闻采访离不开提问,而提问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质量的优劣,因此能否把握提问的技巧和风格,实现有效的提问是采访的关键。

其实就采访而言,记者的第一个提问非常重要,它往往决定了被采访者接受采访的整个心态:是敷衍了事还是认真对待?这就如同我们都非常注重别人给你的第一印象一样,你是否值得引起他的重视,很大程度上是你提的第一个问题决定的。乏味的问题只能得到乏味的回答,愚蠢的问题可能会使回答更为愚蠢。有时,一个让对方意想不到的问题可能会激发他的兴趣。他可能会打开话匣子,侃侃而谈。

那么怎样的问题可以算是一个“好问题”,可以在一开始提出呢?笔者的经验是,开门见山,用平和的语气,紧抓矛盾冲突。调动对方静下心来做好接受你采访的准备。

例如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采访邓小平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

非典期间王志采访当时的北京市代市长王岐山前。王岐山的秘书曾告诉王志只能问三个问题,采访时间要控制在15分钟内。这样短时间的采访显然无法支撑《面对面》45分钟的节目。王志注意到,采访前一小时,王岐山出现在北京市防治“非典”领导小组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作为新闻发言人,他对于媒体提出的问题毫不回避。因此,当王岐山从新闻发布会现场直接走进《面对面》的采访现场时,王志问的第一个问题正是王岐山刚才在新闻发布会上的结束语,“发布会记者问的所有问题,都不是你最害怕的问题,你最害怕问的问题是什么?能不能告诉我?”这个提问激起了王岐山谈话的兴趣,采访就此开始。

除了要重视第一个问题的重要性之外,一次成功的采访,还不应仅停留在信息搜集的层面。最好能上升到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只有大家在最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最人性化的交流,也能实现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之间的平衡,使被采访者在和记者的交谈中充分表现自我,展现自己的真实个性色彩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猜你喜欢

王志王岐山被采访者
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直流微网运行研究
王岐山达沃斯演讲备受瞩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王岐山简历
情感引导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作用研究
浅析电视新闻采访方法及原则
忘了自己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