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路径

2009-05-27李梦丹

新闻前哨 2009年5期
关键词:民生民众生活

徐 锐 李梦丹 严 珑

新世纪初,以《南京零距离》的开播为标志,中国电视掀起了一股民生电视新闻热潮。纵观我国电视界的几次热潮,都是“各领风骚三两年”:80年代末的“电视文化热”、90年代初的“电视纪实热”、90年代中期的“电视谈话热”、90年代末期的“电视综艺热”、新世纪初期的“电视真人秀热”……那么,民生新闻热到底还能热多久?能否打破传统电视热的周期规律?

一、民生新闻问题的显现

1题材的琐碎化。

“民生新闻”栏目为了吸引眼球,提高栏目收视率,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报道的重点。于是,恶性交通事故、欠薪民工跳楼、垃圾占道、污水横流、绑架人质等,成为民生新闻的典型题材。更有甚者,有些节目将一些毫无新闻价值、无聊至极的琐碎小事搬上荧屏,让那些垃圾镜头麻痹民众的感官神经,好像这些就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民生新闻的成功在于其贴近性的“零距离”报道。但家长里短不是民生的全部内容,街头巷尾不是民本的唯一空间。民生新闻的琐碎化现状可能导致大众疏离公共事务,弱化公众对公共事务及社会状况的总体认知,从而影响人们关于公共政策的及时获取。

2对象的边缘化。

民生新闻强调的新闻传播本土化,就是日常生活化,就是生活琐事和奇异怪事等等,他们把本土发生的稍微具有社会意义、政治意义或者比较严肃性的新闻都排除在本土化之外,一律看成是“与民生新闻格格不入”的“时政新闻”。于是。新闻报道的镜头大量定格在本地发生的市民日常生活之中,成了市民生活小事、奇事、怪事、丑事的客观记录。

实际上,某些涉及政治经济领域的时政新闻,特别是涉及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的事件,老百姓也十分关心,也应该是民生新闻报道的重要题材。

当政治与媒体逐步融合为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时。民生新闻关注点的偏离,可能会使其显得相对的边缘化,继而,公民将缺乏话语权与公共事务的管理,甚至会被精英们淡出于社会主流之外。

3报道的肤浅化。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因此,民生新闻应该重点放在以平民的视角观照新闻事实上,放在民生新闻的“精耕细作”上。但是,我们往往看到的是本末倒置,新闻表现手法陈旧,即便是一则社会新闻也被硬塞到民生新闻这个筐里,然后再通过主持人的评论予以提升。长此以往就会出现没话找话的肤浅和苍白。关注奇闻怪事,满足事件展示,追求新闻娱乐化,无疑舍本逐末,不仅使人们渐而失去关注公共议题、了解政治事件对自身生活影响的机会,也使媒体丧失对公共利益的捍卫权利。

二、民生新闻传统的坚守

面对民生新闻出现的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坚守民生新闻的优良传统,开掘民生新闻的发展潜力。

1民生新闻的理念。

民生新闻的新闻价值取向在于以反映民生内容为核心,坚持平民视角和民本取向。“民生”的内容包括人民生存、生活、生计的方方面面,具体表现为与民众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件、生活投诉和实用资讯等。它不仅关注民众的生活状态,更重要的是始终以民主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理念去度量普天下的平民大众。

民生新闻坚持民众视角,追求与民众的“零距离”。长期以来,电视人的新闻视角是贵族化的,是居高临下的,充满了教导与教化。民生新闻的制作者以社会档案记录者的身份,用普通民众的眼光,以民众的平和心态去观察体会并记录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报道对象,增强了报道的亲和力和贴近性。

民生新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民本取向。当今社会,平民百姓是社会的主体,这就决定了传媒必须而且应该以他们的生活作为关注的焦点,反映他们的愿望和心声,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切的社会关怀。

2民生新闻的特色。

民生新闻具有现场性、实用性和参与性。现场性追求普通民众在社会新闻中的日常出镜率。现场采访的记者将电视画面留给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本身,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现场同期声。这些朴实的方言土语、电视画面和现场的环境音响,使每条新闻都具有强烈的纪实风格,更具有真实感和时效性。民生新闻多从百姓的日常实用角度考虑问题。为百姓提供有用、有价值的生活资讯,诸如“衣食住用行、安教医乐理”等实用性信息。用充满人文关怀和富有人情味的方式服务百姓。另外,民生新闻以观众热线、现场报道等多种形式传递信息,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观众虚拟的参与心理以及对信息深度、广度的需求,与观众形成互动。

3民生新闻的叙事。

民生新闻在报道过程中特别注重民生内容的事件化。通过具体的事件来呈现民众真实的生活。这些社会事件又是过程化的,通过曲折的过程来揭示民众心灵的冲突。同时。这些过程又是细节化的,抓住新闻事件的细节,通过丰富的细节和富有感染力的声画来还原生活的本真。不仅如此,民生新闻常常从新闻事件微观的视角,以小见大地看待各种问题,追求于细微处见精神的传播效果。这种通过人们的个人故事、体验为切入点和线索来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打破了过去单向的传播思维,将感性因素引入到新闻之中,用说故事的方式,通过事件化、过程化、细节化以及微观视角展示新闻的真实性。既可使新闻丰富、生动,又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三、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探索

1民生新闻的题材扩展。

200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显示:在过去的五年里,观众在闲暇时间看电视是最主要的生活内容,占调查人数的93.72%。居首位。观众看电视主要关注的问题是五大社会焦点:医疗、社会治安、教育、08奥运、食品药品安全。其中,对医疗问题的关注由五年前的第六位上升到本次调查的首位,增长了20.65%。

以上焦点问题自然成为民生新闻的关注点。此外,公共政策、公共生活、公共服务、公共议题等,也是民生新闻应当开掘的题材。

2民生新闻的深度报道。

2007年全国电视观众调查显示,观众对各类节目的相对收视选择比率如下:电视剧24.93%,新闻资讯17.48%,电影12.69%,生活服务6.26%,大众文艺5.91%,深度报道4.49%……由此可以看出观众对深度报道的偏爱。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经济转轨时期,各种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事件及政策法规和百姓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正因为如此,普通民众既需要媒体对生活事件做出相关报道,更需要媒体对生活事件做出深度的挖掘和剖析,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用以指导下一步的生活决策。因此,在民生变为常态、观众口味不断变化的形势下,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度挖掘、向纵深拓展,是民生新闻留住观众的必然选择。民生新闻发展到今天,

从最初争拍车祸新闻、吵架新闻、犯罪新闻到当前严格选题,讲究策划,积极提供观点,突破就事论事的层面,并在节目编排和组合上更多地选择那些有内在关联度的新闻,在新闻与新闻之间使用蒙太奇的组合方式,以加强新闻节目的纵深感和厚度。电视专题、电视评论、电视纪录片等都是深度报道常用的形式。

3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的开掘。

发源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末的公共新闻学(公民新闻学)可对民生新闻的深度报道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公民(公共)新闻学(civic/public joumalism),即一种新闻理念,其目的在于邀请公民大众从事新闻报道的协同生产。共同针对公共议题或社区问题进行研议协商,以此重建受众与社会、受众与媒体、媒体与社会三者的互动联系,从而唤醒居民对于自身公民身份的醒觉及对公共事务的关怀,促其成为公共生活的主体,对生活中的共同问题进行思辨审议以谋求解决之道。

公民新闻学的理念为新闻实务带来了改革动力,引导人们反思传统新闻报道的有限性,并开创了新闻报道的崭新模式。

通过公民新闻学,生活在同一社区的人们也得以学习共同解决社区问题,凝聚社区意识。而民生新闻也可藉此提高观众对媒体的认同感。公共新闻学最惯用、最理想的操作模式:社会会谈或公听会。它有两种方式,其一,直接针对特定地区居民,就当地特定议题(如公共绿地等)进行民调或访谈,从民众观点来了解、设定议题,然后,记者据此公共意见来对相关机构的官员或政府人物采访。其二,举行记者与市民代表之间的“社会会谈”或“公听会”。针对公共议题进行审议、处理社会事务,然后,记者据此做出有别于传统,以政府部门、权力精英作为消息来源的新闻报道。

公共新闻报道操作模式:

媒体→针对特定命题进行民调、访谈→形成公共意见→要求权责机关回应

媒体→召开社区会议→针对特定问题公共审议→做出决策处理社区问题

以一项“市民计划”为例,它的重点是典型的社会生活问题,如犯罪、教育、家庭失和等以及公共议题,如医疗改革、国家预算、纳税等。在“市民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不对问题内容做太多叙述,将报道内容侧重在寻求可能的解决途径上。通过深度访谈,报道市民的意见。如整个问题应怎样处置才得宜;报道那些曾经有过类似问题的人的建议等,让观众可藉由非官方的途径来处理公共问题。

“市民计划”往往获得成功,并产生重大影响,其关键在于:将一切行动的决策重心交付在社区居民手中,由他们自发地面对问题寻求解方。从而使民生新闻栏目成为一般公民对公共事务进行深度讨论的公开论坛。在政府和社会大众之间搭建一个相对平等的对话“公共空间”,是民生新闻可以而且能够努力的“空间”。

猜你喜欢

民生民众生活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