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仓古城展新颜
2009-05-27李涛
李 涛
礼县古称兰仓,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山区。这里,不仅是先秦文化的发祥地,而且是黄河仰韶文化和长江巴蜀文化的交汇点。为了如实记录礼县大地的沧桑巨变,礼县通过建立党建电视专题的形式,以电视为媒介记录礼县大地的风雨历程,将礼县党建工作的风采展现给广大人民群众。
激活思路 让栏目富有活力
党建电视专栏作为党的建设的窗口和阵地,它的产生与发展扩大了党员电化教育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为宣传党建动态、推广党的经验、讴歌党的先进性、解答党员疑惑提供了重要载体,受到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欢迎。
礼县县委历任领导高度重视党建宣传工作,早在2003年7月就批准县委组织部与县电视台联合开办了党建电视专栏《先锋颂歌》。该栏目下分“优秀基层组织”、“乡镇书记访谈”、“党建综合报道”等三个子栏目,共播出了400多期,宣传报道了100多个基层党组织、150多个基层党员的先进事迹。其中由县委电教中心负责制作的《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大山深处的呼唤》、《城乡联建谱新篇》等专题片以其平实的镜头、贴近生活的语言深受县内观众的好评。
为了紧随时代的步伐,抓住观众的眼球,提高栏目的收视率,我们将《先锋颂歌》改版为《在党旗下》,虽然是一次简单的易名,但它却是我们的栏目从年轻走向成熟的一次蜕变。在新栏目中我们本着“抓典型、找亮点、贴近群众、贴近基层”的原则,将栏目内容做了相应的调整。播放时间由原先的一周三期改为现在的一天一期,滚动式播出,保证了新闻报道的及时有效性。
精益求精提高栏目品质
质量是栏目的生命。质量高,栏目的生命力就强,影响力就大,在社会上产生的效果就好。我们注重树立精品意识,思想上力求精深,内容上力求精致,艺术上力求精湛,表现手法上力求精细。
栏目改版之际正值“5·12”汶川特大地震波及礼县境内之时。为了在第一时间内宣传报道抗震救灾工作进展和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及先进个人,县委电教中心“临危受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在党旗下》栏目中增加《抗震救灾专题》。接到任务后大家喜忧参半。喜的是作为共产党员能为抗震救灾工作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是无上的光荣;忧的是领导所说的最短到底有多短,要知道电视专栏不同于专题片,需要不断及时地更新节目内容。于是,我们电教中心的三个人兵分三路,编辑视频、收集素材、撰写稿件。为了在《抗震救灾专题》中真实反映抗震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年逾五旬的电教主任不顾同事的劝说硬是要亲自前往全县灾情最严重的三峪乡弋家村拍摄受灾情况。那可是全县最边远的山区,由于地震影响有部分路段还不能通车,并且那段时间仍然是余震不断。更何况,地震中他家一间柴房倒塌,三间瓦房受损,母亲也因病刚从外地住院回家,但他全然顾不上这些,以一个老电教干部对本职工作的热情和全局观念,全身心投入到抗震救灾新闻报道工作中,而且一去就是七天。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我们制作出了《党旗在抗震一线高扬》、《灾区处处党旗飘》等优秀专题片,使得《抗震救灾专题》栏目收视率直线攀升。
贴近群众为栏目确定方向
紧贴全县各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是《在党旗下》电视专栏的宗旨。准确定位是栏目生存的基础。党建电视栏目不同于一般的电视娱乐节目,它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党性。党建专栏必须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一方面要体现鲜明的党性原则,始终坚持“两个服务”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将政治理念艺术化,把思想性的内容形象化。
2008年礼县开展了“四项活动”,即:全县农村、社区党员主题教育活动,“两委”班子“双评”活动,“两委”班子轮训及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活动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四项活动。为了配合活动的开展,我们推出了《四项活动专题》栏目。
湫山乡地处礼县边陲,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自“四项活动”开展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县委、政府号召,开展了“村支部书记述职”、“村级班子及乡属机关民主评议”等系列活动。为了及时报道该乡的活动进展情况,我们的电教干部专程前往活动现场,对活动的开展进行全程拍摄,并制作了《礼县湫山乡“四项活动”开展纪实》电视专题片。节目一经播出,我们就接到了好几个村支部书记的电话,在电话中他们激动不已地说:“干了这么多年村支书还从没在电视上露过脸,没想到县委、政府对我们村一级班子如此重视,把我们的村支书述职报告上了电视。”并保证要像自己在述职报告中讲的那样,“学先进、找差距,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推动农村工作的发展”,不能在全县人民面前讲瞎话。
虽然是几个普通的电话,说的是一些极为朴实的语言,但对我们的电教工作既是肯定又是鞭策,促使我们以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到党的电教事业,做大做好《在党旗下》栏目。
从细节抓起扩大栏目影响
在开办党建电视专栏节目十多年的实践中,我们感到:要处理好“能做事”和“做能事”的辩证关系,既要通过努力体现电化教育的作用,又要通过努力扩大电化教育的影响,以促进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为此,我们一方面大力营造党员电教工作的良好氛围。通过把握社会各方面看好电视宣传的优势和作用的特点,在专栏节目中增加了老百姓最为关心的内容,如把领导干部任用公示引入荧屏,让老百姓通过电视来监督干部任免工作,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使老百姓更加关注我们的节目,扩大了电教工作的影响,争取了电教工作良好的环境和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基层播放收看的网络体系。利用“礼县党建网”的网络优势开辟了“视频在线”网上专栏,将部分备受群众关心的电视节目上传到网上。这种做法不仅加大了党员电教的宣传力度和影响,而且还弥补了现有电视节目只能在礼县境内传播的空间局限。促进了基层党组织节目收看活动的广泛开展,把党员电教工作推向更加广阔的领域。
就党员教育而言,开办栏目是手段,通过专栏节目提高党员素质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目的,而抓好收看是关键。为此,我们注意抓好三个环节:一是落实收看。基层党组织把收看专栏节目纳入了“三会一课”、党员培训、组织生活计划,实行了个人分散收看和组织集中收看相结合,对广大党员收看节目提出明确要求。二是转化提高。在收看活动过后,要求基层党组织采用学习座谈、专题讨论、写作体会等形式,帮助党员升华认识,深化教育效果。三是信息反馈。通过调查,征询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意见,并及时反馈给制作人员,从而保持电视专栏节目的时效性、可视性和新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