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有效的作文教学新机制
2009-05-27王建洲
王建洲
作文教学效率低下是毋庸置疑的问题。如何走出困境,长期以来,虽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但总也离不开作文技能习得训练这件“法宝”。观察啦,积累啦,还有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连缀成文、修改升格等等,尽在其中。
首先,什么是作文?曹丕说:“文章乃经国之伟业,不朽之盛事。”这是就作文的功用而言的,没有触及作文的本质属性,我们暂且置之不论。可孔子说过:“诗言志,歌咏言。”古人更云:“言为心声。”“文品即人品。”这些都从根本上道出了一个不容更改的事实:作文是与做人息息相关的,作文只是做人的余韵。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主张:改“作文教学”为“作文教育”。作文教育作为塑造人格的事业,应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调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乃至社会教育中的一切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作文教育的功能绝对不是简单的有关作文技能的习得训练所能代替的,它也不应该只是语文一个学科的事。从事作文教育应该有更为广阔的教育视野。
其次。我们为什么要作文?古人云:“情蕴其中。发而为文。”因为有某种想法、某些感慨郁结于胸,不吐不快,这才有了文章。伐木的人劳动时累了,他们想表达一下这种感受,当然也是为了伐木动作的协调一致,于是他们就创作了鲁迅先生所说的“咳唷咳唷派”的文学。由此看来:作文从来就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绝对不是什么表现技能技巧的道具。一味地在技能技巧的习得训练上下工夫,实在是找错了地方。中国自古以来多少文章家,是作文技能的习得训练造就了他们吗?曹雪芹没有上过作家班,鲁迅曾经就读的是日本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文豪和巨匠显然不是作文技能习得训练的结果。
都说“文学要用形象说话”,可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有生动的细节、逼真的形象吗?没有!有的只是诗人关于自己个人命运的大悲怆。是作者贯通古今、盈满寰宇的博大情怀造就了他的千古美名。可见技能虽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唯一的。不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一味地进行有关作文技能的习得训练。作文教学就成了教学生“屠龙”。屠龙可能也有术,可屠龙之术有用吗?
作文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应该包括责任心、求知欲、坚强的意志、灵活的态度、科学的思想、实证的方法,还应该包括思接千载、想落天外的浪漫情怀以及悲天悯人、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作文教育的核心环节是人文关怀。我们要努力营造书香校园,用千百年来人类积累的全部文化底蕴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他们的精彩人生刷上一层亮丽的底色;我们要帮助学生聆听来自窗外的声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方能“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我们还要把学生组织起来,积极地投身社会实践,像古代的读书人那样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达成以上目标,我们认为:作文教育最为有效的组织形式应该是成立“自主、合作”的学生社团,而不是以班级为主要组织形式的课堂教学。
以班级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执行统一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甚至使用同样的教材,并且用同样的标准去考核,这样做的结果是:一方面扩大了教育的规模,使人才的批量“生产”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忽视了人的个性品质的多样性以及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教学活动成了以目标或内容为定向的行为,过分强调理解与服从,没有了交流与争鸣,这就造成了教学民主和自我激励的缺失。教学模式的封闭、僵化肯定会严重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
传统的作文技能习得训练同样也只有师生之间的单向联系,强调教学行为和教学目标的整齐划一。虽有教学反馈,也只是为了检测训练效果。这样的教学模式当然也就有了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种种弊端:信息流向单一。缺少沟通与争鸣;学习活动的动机单一,维持学习行为的意志力会逐步衰减;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养成没有明确的目标等等。而我们主张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社团”为组织形式,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手段,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习活动的动机明确,学习活动中的各种得失成败带来的成就感、荣誉感、挫折感和上进心都可以不断强化这种动机,维持学习活动的持久、有效,从而增强学生执著创新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掌握求真务实的科学方法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同时,在这样一种学习方式中,相关信息的流动不再是师生之间的单向流动,而是参与学习活动的每一个个体都参与信息的交流与整合,学习成果在相互争鸣中建构,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