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改下的华药变局

2009-05-27邢佰英

市场瞭望·投资者 2009年9期
关键词:原料药白蛋白青霉素

邢佰英

种种迹象表明,华北制药正致力于从原料药龙头向生物制药先锋的战略转型,并着力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如果这些成为现实,华药无疑要进行价值重估。

4月6日,新医改方案出台,基本药品采购上,将摒弃定点生产,而采取“公开招标采购”的方式。华北制药(下文简称“华药”)的主要产品青霉素钠和注射用头孢唑啉钠均为定点生产品种。

而在3月20日,华药与DSM这两家原料药巨头终于确定合作。另一方面,华药正在积极筹备收购集团的新药公司(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种种迹象表明,这家国内最大的制药企业正致力于从原料药龙头向生物制药先锋的战略转型,并着力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如果这些成为现实,华药无疑要进行价值重估。

重组资产,投注白蛋白项目

华药公司董秘曹正平表示,近期,公司厂房正在筹备从石家庄市区迁往开发区,一些新产品的发展项目将结合市区搬迁改建实施,其中,重组白蛋白项目是已经确定的投资项目。

目前,国内其他单位对重组白蛋白项目均不具备规模化生产技术,而国际上掌握该技术的厂商也只有3家,日本绿十字(现被三菱收购)、英国Delta公司(现被诺和诺德收购)和美国莫克。

据了解,华药白蛋白产品的提纯度已经达到国际上最先进水平,公司计划建设年产15吨培养基级白蛋白生产线。分析人士预计上市后该产品毛利率初步估算为50%左右,达产后能为公司带来约4.5亿元净利润。

引进战略投资者DSM

3月20日,在历经四年的“苦恋”之后,华药与DSM这两家原料药巨头终于正式“牵手”。

“先借助合作把公司两大基础业务稳定下来,再腾出手拓展高端业务。”曹正平说。

DSM作为欧洲原料药巨头,其半合成青霉素系列产品规模居全球首位,拥有世界领先的青霉素生产技术。

在华药管理层看来,公司此次合作引进外资,很大程度上是突破了公司原有固化的体制机制。在行业分析师看来,该合作在完成体制转变的意义要远大于在技术领域的合作。

首先,DSM投资18859.25万元人民币获取华北制药集团9.77%的股份;其次,DSM投资63840.86万元,与华药组建三家合营公司(营养品公司、抗生素中间体公司、抗生素原料药公司),再由三家合营公司反向收购华药下属四家子公司——维尔康公司、倍达公司、先泰公司、华日公司。华药分别持有上述三家公司70%、49%、49%的股份。

根据合作协议,DSM未来将每年采购Vc产品不少于5000吨。DSM还将成为华药生产的抗生素原料药和抗生素中间体的境外独家经销商。

曹正平介绍说,合资项目能为维生素和青霉素业务的发展引入资源、技术优势,稳定产品的销量,降低公司独立发展两项业务所面临的市场竞争风险及环保安全提升的压力等,有助于公司把更多的资源投放到成长性好的新的业务领域。

此次合作,华药放弃了青霉素业务的控股权,因此不能合并报表。国元证券研究员刘斌认为,短期将影响公司的经常性收益。曹正平也坦言了此次交易带来的风险,公司总资产会有所下降,损益由于摊薄原因短期内也会下降,但净资产会提高,现金流会增加,在3~5年的时间内合资效益也会凸显。尽管市场对华药“牵手”DSM一时间好评如潮,但曹正平表示,目前具体合作事项还需要获得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的审批,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还在继续与DSM商谈后续有关制剂的合作事项,双方合作有望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

收购新药公司铺路增发

公司谋求转型,进军新药领域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因此资金问题首当其冲成为华药转型的关卡。

据了解,华药自1999年以来,已经有10年没在资本市场融资了。作为大型国企,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60%。公司管理层人士坦言,由于公司增发计划未获通过,而土地收储收益难以一步到位,公司发展面临的资金压力显而易见。

DSM此次以增资的方式向华药集团投入1.8亿元,其中约1亿元左右将用于偿还债务,剩余资金才用于新产品和新业务的开发。

2007年10月,华药公布增发方案。由于当时几个项目的环评、土地问题没有得到成功办理,增发方案在2008年7月份被修改。2008年11月6日,华药再次调整增发方案。但今年2月7日,华药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未获得证监会通过。

知情人士透露,原因主要是华药从新药公司购买的环A车间资产之后,并未及时划转该产品的文号,影响了华药的独立性。对此,华药拿出的解决方案是直接收购新药公司。

据获悉,华药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新药公司收购工作,目前该收购已经通过了所有政府部门的审批,即将进入公示。华药持有新药公司20v09%股权,此次计划向华北制药集团收其持有的新药公司77.84%的股权。截至目前,华药收购新药公司的价格尚未确定。内部人士透露,公司可能以现金、股权、资产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此次收购。

据了解,华药目前正在积极准备再度申请增发,公司计划于今年8月18日之后再次向证监会递交增发方案。

转型之路慢慢

尽管机构投资者对华药未来以“重组白蛋白”和生物抗癌药为代表的发展前景评价乐观,公司去年年报也显示,公司的安灭菌、怡神保等新药实现了超过60%的增速,但不可忽视,公司在转型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难题。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VC出口量和价格均保持继续增长。中信建投研究员周鸣杰认为,由于我国VC产品的定价权提升,VC价格还将保持坚挺,这意味着华药当下的景气周期得到延续。相比之下,公司新药研发投入的资金量大,短期内还没有新业务的盈利能力能够取代青霉素和VC。

此外,公司的营销体系改革依旧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公司内部人士表示,营销工作不好做,因为产品太多元化,很难用统一的营销体系进行统筹。

目前,处于石家庄市区的华药厂房正在迁往开发区,伴随此次搬迁,公司将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分析人士认为,产品替代期间公司正常收益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不难想象,华药未来可能要过一段“青黄不接”的日子,尽管如此,一旦公司转型的关键一步顺利迈出,公司价值将被重估。

猜你喜欢

原料药白蛋白青霉素
奥氮平原料药纯化及质量控制分析
国家反垄断局成立后“第一刀”为何砍向原料药?
“青霉素皮试”5误区,你中招了么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印度库存中国原料药告急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青霉素类兽药在临床上使用注意事项
人血白蛋白的六大认知误区
发改委:规范短缺药原料药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