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学生推铅球技术教学的方法探析
2009-05-26刘文远江立勇彭万江
刘文远 江立勇 彭万江
一、中学生的头部位置变化对推铅球技术的影响及作用
为了研究中学生在推铅球过程中头部位置变化对推铅球技术的影响,笔者以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为例,从背向滑步推铅球的四个步骤进行了逐一解析:
第一步:握、持球与滑步前的预备姿势。持球后,背对投掷方向站立。此时头部应与躯干保持一致,目视斜下方,此时若有意抬头或低头都会反射引起四肢及躯干肌群的紧张,不利滑步动作的顺利完成。滑步开始,无论采用何种预摆姿势,均应使头部与躯干姿势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俯身、屈膝、下蹲等动作的完成。抬头则会导致背部伸直,四肢难以弯曲,从而破坏团身姿势,两腿难以发挥出最大力量。
第二步,预摆与滑步动作。在预摆的过程中,可采取高姿势或低姿势两种方法。若采用高姿势预摆时,双眼应看投掷反方向右下方,头部略低。若采用低姿势预摆时,头部应与背部基本在一条直线上。在做滑步过程中,头部位置的改变,会使整个滑步动作产生更大影响。正确的技术要求是:头部自然伸直,与躯干保持一致。教学实践中,初学者往往会出现诸如上体过早抬起,重心过早移向左腿。肩轴与髋轴难以扭紧等错误动作。究其原因,均与头部位置不正确的改变有关。抬头会迫使上体过早抬起,身体重心过早移向两腿之间,使超越器械动作难以完成,头部前倾过大会造成前俯过低,会影响到下肢蹬摆的程度和力量以及蹬地角度,使身体重心起伏过大。过早转向投掷方向则破坏了身体平衡,使肩轴与髋轴难以处于扭紧状态,缩短了最后用力的距离。
第三步,过渡与最后用力动作。完成滑步动作后,从右脚着地至左脚着地为过渡阶段。此时,两眼仍目视投掷方向的后下方,头与躯干保持一致。完成过渡动作后,左脚一着地即开始了最后用力动作。头部位置的改变也同样影响着最后用力动作的完成。进入最后用力时刻,首先发力的部位是右腿,而此时为使身体重心仍然落在右腿上,头和上肢左侧仍然保持自然伸直并与躯干一致的状态。这样会产生上体的前移落后于下肢的向前推进和右髋部的转动等良好效果以保证身体处于扭紧状态和“超越器械”的完成。伴随着右腿的蹬转,髋部的转动前移挺出,头部和肢体的左侧逐渐转向投掷方向,继而左臂先向前,再向身体左侧摆,使上体充分展开,但此时应强调,头与左侧的转动仍慢于髋部及下肢的转动。否则会导致运动员腰部肌肉橙驰和减弱右腿的蹬地力量。待“满弓”动作形成,逐渐后仰,促使背部肌肉紧张性加强,有力地协助了胸部向投掷方向的转动以及挺出,同时加强和协调两腿的蹬起。从而保证了上体、右侧肩部、投掷臂及手指的快速有力的“鞭打”动作。
第四步,铅球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动作。铅球离手后,伴随着右腿的动作,头部应及时前倾,使四肢弯曲,达到降低身体重心、维持身体平衡的目的。
二、中学生在学习推铅球技术时,常见的头部位置错误、原因及其规避
为了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学生在学习推铅球技术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头部位置移动的错误及原因,以为提出更好的解决对策。笔者对部分中学的推铅球技术教学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中发现了如下主要错误和问题:
(1)常见头部位置错误。预备姿势阶段:低头、两眼从非投掷腋下向投掷区看,从而破坏了正确的身体预备姿势状态;滑步姿势阶段:抬头并将面部转向投掷方向,眼望落地区,以致破坏了超越器械用力前的正确姿势;最后用力阶段:眼望落地区及低头,既破坏了身体用力结构又改变了动手角度。
(2)出现头部位置错误的成因。①中学生动作概念不清,尤其头部动作概念不清。这与中学体育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对头部在整个投掷过程中的运动情况讲解不清有一定关系。另外,与中学生不适应投掷技术对头部动作的要求也有一定关系;②急于求成。一是中学体育教师急于验证肢体和器械位置与正确技术的吻合情况。二是目标干扰。中学生在学习推铅球时,往往将优秀或及格标准做为自己的投掷目标,每次投掷便不由自主地将目光移向该标准处;③用力方法不当导致身体中轴发生转动。中学生在练习推铅球时,囿于用力方法不当,在投掷过程中最后用力阶段,时常会出现身体中轴发生转动,头部位置自然向投掷臂相反方向转动。
(3)头部位置错误的规避对策。为了避免在推铅球过程中,出现头部位置错误。一方面,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头部移动内容列为投掷教学的重点。让中学生学会正确的头部移动方法,让他们知道头部移动对掌握投掷技术、提高运动成绩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中学体育教师应增加有关头眼移动方式、方向、轨迹及与身体协调关系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并增加一定的课时,以便中学生更好地掌握头部位置的正确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