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老的运动之高跷

2009-05-26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09年5期
关键词:长臂秧歌山海经

端 端

中国有很多独特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这些项目也被称为“技巧”。技巧并不都是人与生俱来的跑跳爬等简单动作。而是先民们在日常的劳作生活乃至宗教习俗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些技巧发展到秦汉以后,就成了“百戏”的组成部分。而在今天,它们更多地被演变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杂技功夫,蜚声国际。

这些流传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古老技巧,直到今天仍然在民间有相当深厚的基础,广受世人欢迎并成为日常运动。高跷就是其中的一种。

说到高跷的起源。似乎还要追溯到氏族部落的年月。据说那是为了增加身高采摘树上果实,或入水捕鱼而发明的办法。《山海经·海外西经》里有一个玄乎其玄的“长股之国”,“披发,一日长脚”,也就是说该国国民长脚披发,所以此国也称“长脚国”。与长股国相对应的还有一个长臂国,这个国家的人都长了一双三丈长的手臂,依靠这双长臂在水中捕鱼为生。据晋朝郭璞的解释说,长臂国人与长脚国人还会互相帮忙,长脚人经常背着长臂人一起下海捕鱼。《山海经》的记载晦涩奇诡,长股国与长臂国究竟在哪里也很费人思量。人们往往认为,所谓的长股,其实就是擅于高跷的形象。

历史学家孙作云对高跷的起源还有另一种独到的观点,他认为这是先民对鹤崇拜并模仿的成果。图腾崇拜是氏族部落时期的一种现象,当时的人们认为自己所属的氏族一定与自然界中的某种生物有亲缘关系。甚至认为它就是本部落的祖先,从而对自然界中的这种生物尊崇景仰,平常或举行祭祀时就常常模拟它的形态。从图腾崇拜的角度来看,说高跷是模拟鹤图腾而来,或长股国人就是以鹤为图腾的部族,也是很有道理的。

在历史上,高跷并不都用现在这个名字,魏晋时它叫“乔人”,隋唐时叫“长跷伎”,南宋称“踏跷”。直到明清时期才定名为“高跷”。在《列子》中曾有这样的记载:春秋年间,有个叫兰子的人在宋国国君宋元公面前表演高跷,他踩在自己身高双倍的木足上,不但能走能跑,还能同时抛弄七把短剑并保持其中五把在空中飞舞。子兰的高跷技术,即使在今天也足够让人目眩。宋元公看了当然不免要“大惊”,立即奖给他金帛。

翻看清朝让廉所著的《京都风俗志》就会发现这样的记载:“秧歌,以数人扮陀头、渔翁、樵夫、渔婆、公子等相,配以腰鼓、手锣,足皆登竖木,谓之高跷秧歌。”这是一幅非常熟悉的画面。如今高跷的形式,基本沿袭了明清时的情形,也就是把高跷和秧歌舞、民间戏曲乃至宗教祭祀联系在一起,表演时,表演者打扮成各种戏曲人物、神仙百兽的模样,在展示高跷技巧的同时,表演各种节目,观者如潮齐声喝彩,场面非常热闹。

这种常见的、表演情节节目的高跷,在行话里又称“文跷”。与之相对应的,“武跷”就没有那么多的花花绿绿,而是单纯的展示高跷技巧,当然,能配得上这个武字的技巧,一定有相当的难度。表演者也都是技高胆大,不是一般人能轻易问津的。

除了一般秧歌舞的形式,高跷还有另一种形式,福建人叫“踢球舞”,广西人则称“高脚球”,也就是踩着高跷踢足球。这种高难度的比赛形式起源于南宋来年。那时候的南宋宫廷乐舞百戏里,高跷表演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宋朝人更是古老足球“蹴鞫”的狂热爱好者,著名的高俅就是靠了一脚好球艺,才得到宋徽宗的赏识,从而在政坛上呼风唤雨。这样的背景下,会出现高跷踢球的形式,当然不足为奇。

踢球时踩的高跷,因为高跷的长短,是有很大差异的,短的不过尺许,高的甚至达到五米,有两层楼的规模。站在上面的表演者着实是鹤立鸡群,大概《山海经》里能够下海捕鱼的长股国人也不过如此了吧。

猜你喜欢

长臂秧歌山海经
长臂国奇遇记
如果《山海经》里的神兽被唤醒了?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探究河北地秧歌发展受阻的外界因素
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
山海经夫诸
美国“长臂管辖”有何法律依据(答读者问)
《山海经》中的奇兽
长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