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敢不敢站在鲁迅肩膀上?

2009-05-25陈鲁民

金山 2009年4期
关键词:肩膀雕像巨人

陈鲁民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我去杭州旅游,专门到杭州西湖孤山脚下凭吊鲁迅先生。然而,却目睹一幕煞风景的闹剧,一群青少年游客,轮流爬上鲁迅雕像照像。有人骑上鲁迅的脖子,手舞足蹈,作得胜将军状,还有一个更大胆,居然站在鲁迅肩膀上,洋洋得意,大喊小叫。

作为一个鲁迅的忠实崇拜者,看到鲁迅雕像受此轻亵,我颇愤慨,大声劝阻,那些游客才稍有收敛。回到宾馆后,我还一直心绪难平,有人居然敢站在鲁迅肩膀上,真不像话!想着想着,我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说有人站在鲁迅雕像的肩膀上,是对鲁迅的大不敬,需要谴责的话;而我们在思想、精神、学识方面站在鲁迅的肩膀上,则是对鲁迅的最好继承和纪念。那么,我们敢不敢站在鲁迅肩膀上呢?

牛顿有一句名言,他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历代前贤的研究成果,像伽利略、哥白尼、开普勒、笛卡儿等等,为牛顿的万有引力等划时代的三大科学定律发现,奠定了雄厚基础。而我们要想在思想上、精神上、文化建树上超过鲁迅,比鲁迅走得更远,同样也应该大胆地站在鲁迅的肩膀上,继承他的思想遗产,发扬他的批判精神,学习他的胆识风骨,光大他的未竟事业。

站在鲁迅的肩膀上,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是行不行?要在过去肯定不行,那时鲁迅是头顶光环的上天神祗,是凛然难侵的文化旗手,是至高无上的思想主将,我们只有仰视的份,只能顶礼膜拜。现在这已不成问题,经历了近三十年思想解放的洗礼,我们的思想早巳“冲破牢笼”,把鲁迅从神还原成了人,对鲁迅可以议论,可以批评,可以商榷,甚至可以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如果说杭州鲁迅雕像前还有“禁止攀爬”的提示招牌,而作为思想和精神意义上的鲁迅,今天,已没有任何“禁止攀爬”的清规戒律来阻止我们站在鲁迅的肩膀上。

站在鲁迅的肩膀上,其次是敢不敢?这需要的是勇气和胆识。敢于超越前人,一代胜似一代,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因而,不能因为鲁迅是文化巨人,我们就唯唯诺诺,只能跟在他的后边亦步亦趋;不能因为鲁迅是权威泰斗,一言九鼎,我们就言听计从,不敢表示任何不同意见。鲁迅是文化巨人,但也是有历史局限性的文化巨人;鲁迅是思想大家,但还是有瑕疵的思想家,并未穷尽真理,也非至善至美。我们要鼓足勇气,破除迷信,无所畏惧,敢于站在鲁迅的肩膀上,继承他的伟大精神,也纠正他的偏颇之处;接过他的投枪、匕首,争取投得更准、更狠;继承他的思想,并赋予更科学更具时代性的内容。

站在鲁迅的肩膀上,关键是能不能?鲁迅心胸开阔,“俯首甘为孺子牛”,肩膀也很宽,欢迎大家来站,但想站稳却没那么容易,这得靠本事,不是谁想站就能站得上、站得稳,站得住的。鲁迅学贯中西,博大精深,思想深邃,洞察秋毫,许多人跟着学尚且学不了,又谈何超越?有的人连鲁迅的文章都读不大通,不学无术,胸无点墨,还想站在鲁迅的肩膀上,岂不是天大笑话?鲁迅骨头最硬,没有一点媚骨,从不趋炎附势,那些软骨病,墙头草,马屁精们,恐怕也难取得与鲁迅对话的资格,更遑论站在肩膀上。鲁迅爱国情深,“我以我血荐轩辕”,那些不以国家民族为念者,不论名头再响,“本事”再大,也不会受鲁迅先生欢迎。鲁迅先生普爱众生,满腔热情,《一件小事》让他感慨万千,闰土、祥林嫂让他牵挂再三,对阿Q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时下那些脱离群众,冷漠弱者的“冷血动物”,也与鲁迅格格不入,想站在鲁迅的肩膀上自然更是不可思议。

鲁迅是一座丰碑,我们瞻仰他,除了尊敬和爱戴,还想比他走得更远;鲁迅是一面旗帜,我们跟随他,除了虔诚和信任,也不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雄心壮志。因而,读懂鲁迅,认识鲁迅,跟上鲁迅,然后站在鲁迅肩膀上,进而超越鲁迅,在思想文化方面创造出更辉煌的业绩,应该成为当今一切有志文化人的崇高目标。

猜你喜欢

肩膀雕像巨人
有奖问答
国内
跟踪导练(四)3
谷歌尊重雕像“隐私权”的启示
没有一座山高得过父亲的肩膀
沙漠里的无名雕像
要借你个肩膀吗?
这是我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