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绝代名姬杜秋娘(选载)

2009-05-25

金山 2009年4期
关键词:津渡华山年轻人

庐 山

第二章 京江娇娘

(三)

京江城西有一座云台山,山麓有一条里许长的小街,山脚下便是昼夜不息滚滚东流的扬子江。江之浒坐落着西津渡码头,古街便得名西津渡街。三国时期江边驻有孙吴的水军。后来为方便北上,自六朝起遂渐渐修建起码头来。三百六十行纷纷在青石板街的两侧设铺开店,西津渡街也由一条破山栈道发展成繁华热闹的街道。隋炀帝疏浚大运河后,西津渡口便成为维系大江南北的漕运咽喉。离西津渡咫尺之遥有一幢叫“荷榭”的民居,院子里疏篱竹影花红柳绿,倒也别有一番韵致。凭栏俯视,荷花池清波微漾,水中游鱼嬉戏,喋唼穿梭。那情景正应了“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的画面。

杜秋娘轻拨琴弦,舒畅的旋律便柔和地在屋子里弥漫开来,时而如泉水叮咚,时而似溪流潺潺。她的表情是那么恬静,全身心沐浴在高山流水的意境之中。但是她的内心却一刻都不曾平静。坐在屋隅的那个老者近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会来坐上一个时辰,闲适地品着香茗,乐而忘返地聆听着如泣如诉的琴声。杜秋娘不知道老者的身份,只从他的举止气度上猜测可能是一个财大气粗的商贾。老者从来没有跟她有过交谈,甚至连一句普通的问候都不曾有。杜秋娘觉得,这位面容慈祥的老人更像她的邻家大爷。她反复揣摩过,期望能知道老者究竟想干什么。莫非……是打算给他身后那个年轻人相亲?夜阑人静之际她的脑子里偶尔也会飘过这样的猜测。

杜秋娘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应该用温馨甜蜜来形容。她的父亲曾经是个经营有方的木材商,生意虽然做得不是很大,但是家道还算殷实。天资聪颖的她在慈父的精心呵护下琴棋书画都达到了一定造诣。可惜好景不长,父亲在一次木材场的大火中丧生,此后不久母亲也郁郁而终。那是两年前,她才刚刚十四岁。于是她不得不跟随管家的张妈出来以卖艺为生。

这是一个清纯得让人爱怜的女子。她常常会无言地想着自己的心思。但是没人知道她究竟在想什么。在一般人的思维中,总以为这么一个清水芙蓉般的怀春女子无非盘算择枝而栖的终身大事。其实不然,杜秋娘的内心远比这复杂得多。她常想,如果自己是个男儿,她就不会像她的父亲那样始终在生意场上周旋。她看惯了商人间的尔虞我诈,父亲的逆来顺受更让她感到揪心的痛楚。小小的年纪她就意识到权力的强势。假设她能跟父亲换个位置的话,她一定会在仕途上去博取功名。当然那会有很大的风险,但却是出人头地的唯一的途径。崔善贞这么做了。他是希望通过告“御状”的渠道引起朝廷的重视。朝廷对李锜的掣肘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何况李锜的所作所为在地方已触犯了众怒。这才是崔善贞义无反顾地奔赴京城的根本原因。杜秋娘的父亲健在时,可能是由于生意上的原因,崔善贞常来找她的父亲。耳濡目染之下,杜秋娘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对权势的理解,而早前那些蒙眬的闪念不过是一种萌芽而已。不知是出于什么缘故,直觉告诉她,眼前这两个时常光顾的一老一小似乎跟自己有着某种关联。她用眼角的余光瞄了客人一眼,无意中她发现那个年轻人也正专注地看着自己,她的心不由怦然一动。这是一个英俊挺拔的年轻人,可是杜秋娘怎么看都觉得他不像个商人。她曾私下问过张妈这一老一少的来路,张妈却一概支支吾吾地搪塞了过去。但她看得出张妈是知道底细的,只是不肯透露罢了。在这种情况下,她也就懒得追问下去。

杜秋娘抬手捋一下鬓发,借以掩饰适才的慌乱,心里则将眼前这个年轻人与崔善贞作起了比较。从外表观察,一个阳刚,一个文弱。两者是迥然不同的两种风格,根本没有可比度。杜秋娘的嘴角不禁掠过一丝若有似无的微笑。事实上崔善贞的内心也是十分刚强的,否则也不敢逆风行舟告什么“御状”。不过话说回来,杜秋娘始终认为崔善贞的做法未免有点不计后果,甚至更多地含有赌博的成分。当然,这都是几年前的事了,如果放在现在自己一定会倾力制止崔善贞拿生命做赌注去冒险的。毕竟杜秋娘对崔善贞有一种仿佛与生俱来的好感。倘若崔善贞如今安然无恙的话,她想自己没准会嫁给他的。崔善贞被押回来遭李锜活埋那会,杜秋娘正无忧无虑地沐浴在阳光和温情之中,待她惊闻凶讯的时候,那个梦幻中的爱人早已化成了一抔黄土。是啊,太不值得了。夜来辗转反侧,杜秋娘无数次流下了惋惜的泪水。真是人生苦短哪!年轻的杜秋娘竟从自身的苦难中引发出她这个年纪所不该有的叹息。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杜秋娘这时方才察觉到暮色已从荷塘的水面升腾弥漫到屋里。猛地一个激灵,杜秋娘紧张地抬起头来。她发现那一老一少不知什么时候早已不见了踪影。是不是因为自己刚才太过专注从而冷落了客人?杜秋娘呼一下站起身,嘴里叫着“张妈”一面心急火燎地往外面跑。

手提着亮晃晃的灯笼,张妈适时地款款走了进来。奇怪的是张妈今天仿佛捡到了金元宝,柔和的烛光映照的是张妈笑容可掬的脸。

“恭喜小姐。”张妈笑得合不拢嘴,脸上的皱纹纵横出深深的沟壑。“小姐大喜!”

聪慧的杜秋娘陡地心跳加速,嗓子眼也似乎要燃烧起来。她觉得自己的直觉马上就要应验了。但是出于少女的矜持,她羞答答地低下头看着地面。她要等张妈嘴里说出那个年轻人的名字来。

“节度使李大帅今天下聘来了。”张妈眉飞色舞,就像她自己行将做新娘一般。

杜秋娘心里一惊。原来那老头就是李锜啊!

“三天后李大帅要亲自上门迎亲哩!”张妈说,“打明天起,大帅的外甥,噢对,就是每次陪大帅来咱们荷榭的那个年轻人,裴行立将军就先带人马来收拾打点。”

杜秋娘目不转睛地看定张妈,她想了解一下李锜为什么要成全那个年轻人。难道仅仅因为裴行立是他的外甥?

张妈继续絮叨着:

“小妾就小妾吧,跟了李大帅,这辈子还不享尽人间荣华富贵……”

话音未落,杜秋娘突然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叫,身子往后一仰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荷榭”上下顿时炸开了锅。倘若杜秋娘有个万一,那么人人都难逃鬼门关了。张妈更是眼前金花四溅,她感到心窝口似乎梗了一块石头,一口气怎么都上不来。从大喜到大悲,从云端跌落尘埃的张妈拼命地用手抹着胸口,但是晚了,只见她眼睛往上一翻,再也没醒转过来。

(四)

“荷榭”虽远在城西,但那些公子哥们在喧闹的西津渡古街上呼卢喝雉后便会趋之若鹜地往这里来,为的只是一睹杜秋娘的芳容。别看这帮纨绔子弟整日飞鹰走狗吊儿郎当,可当他们一经迈进荷榭,却一个比一个正人君子:品茶时翘起兰花指,三根指头捏着盖碗轻撇茶叶;听琴时手指有节奏地叩击着桌面,时不时还眯缝起眼睛摇晃脑袋。尽管此时他们的脑子里惦记的是适才青楼里的那位娇娘,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假充斯文。

这就是杜秋娘的魅力。她的沉默寡言能够将喧嚣拒之千里,她的冷艳又似定身法一般将轻浮断然隔绝。或许正因为如此,“荷榭”才能成为殿堂,杜秋娘才能成为偶像。

不宁唯是。其实杜秋娘不仅仅是琴棋书画的天才,她在诗词方面的造诣也远非常人可比。崔善贞就曾跟她开玩笑说,如果朝廷开女科的话,她一定会连中三元的。细想起来,杜秋娘与崔善贞之间那种微妙的情愫可能就是在这类交往中建立起来的。至今在杜秋娘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就是那首《华山畿》: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那是她第一次听到这首诗。开始她只是把它当作一首普通的古诗词而已,然而在听完崔善贞的讲述后,少女的心灵感到了极大的震撼。

崔善贞告诉她,《华山畿》是乐府诗篇《吴声歌曲》的第一首,记述了三百多年前发生在我们京江这个地方的一个故事。据说南朝宋少帝时,京江有一个书生去丹阳探亲,途中夜宿华山畿一家客栈,与店主的女儿一见钟情。遗憾的是这位书呆子次日离开时却没有对姑娘表白,到丹阳仅仅三天便因相思病郁郁而终。几天后牛车载着棺柩回程,灵性的老牛行至华山畿这家客栈门口时任怎么吆喝都不肯挪动半步。店主女儿问明缘由后泪洒衣襟,梳洗打扮一番来到棺木前便悲切地唱出了这首《华山畿》——华山畿啊,你这生我养我的土地!郎君啊,你既然为我而献出了生命,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活着还有什么情趣呢?我的郎君啊,别狠心抛下我,请把棺木打开让我陪你一起去吧!——姑娘充满真情的哭诉感动了上苍,棺材盖果然在姑娘的哀求下应声而开。姑娘笑了,笑得很开心,擦一把眼泪从容地跳了进去。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一瞬间棺木戛然合了起来。

猜你喜欢

津渡华山年轻人
Adaptive Neural Network Control for Euler-Lagrangian Systems with Uncertainties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咏华山
西津渡古街忆旧
随王履登华山
年轻人如何理财
年轻人
华山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