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型小说各家言

2009-05-25

金山 2009年4期
关键词:小说创作

心 草

读者阅读微型小说,是要让想象力升腾起来,而不是贴着地面行走。出奇制胜,常变常新方能满足读者日新月异的阅读期待。荒诞、幽默、变形、夸张是微型小说创作的不二法门。夸张与变形可以将人性推向极致。

2008年底,上海。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第七届研讨会在这里召开。有来自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作家与代表,就“微型小说与信息化时代的大众阅读”以及微型小说创作中诸多方面的问题交换了意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笔者作为参会代表,整理、撷取研讨会部分精辟言论与观点同大家分享。

秦德龙(河南郑州):信息化时代的表象特征是求新、求快、求变,要求作家向读者奉献新奇、精美、多样化的精神食粮。与现实有距离的作品、充分挖掘人性的作品、给人以智慧的作品、轻松闲适的作品,适合于信息化时代的大众阅读。读者阅读微型小说,是要让想象力升腾起来,而不是贴着地面行走。出奇制胜,常变常新方能满足读者日新月异的阅读期待。荒诞、幽默、变形、夸张是微型小说创作的不二法门。夸张与变形可以将人性推向极致。

汝荣兴(浙江嘉兴):“故事化微型小说”是微型小说实现“可读性”、真正成为“平民艺术”的需要甚至是必然。

姚朝文(广东佛山):大众阅读分深度阅读和浅度阅读。文字修养高的人钟情深度阅读;一般文学爱好者,习惯浅度阅读。后者的受众远较前者为多。微型小说既要注意加强故事性,适应“浅阅读”的要求,也要重视提高文学性,满足“深阅读”的需求。普及中要有提高,提高中又不忘普及,将普及与提高很好地结合起来,方能让微型小说长久地成为大众阅读的宠儿。

许福吉(新加坡):社会变迁与都会文化的发展,信息网络应用领域的快速普及,引领我们进入后阅读时代。在创作题材、排列句型、表达技巧、呈现状态乃至阅读习惯等各方面给传统概念造成莫大的冲击与变化,丰富了微型小说的创作内容与形式。

微型小说必须高度“浓缩”,以微显著。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大的内涵。

朱文辉(瑞士):微型小说写作五要素:形式宜简短,内容耐玩味,效果求轻松,掩卷留余韵,共识天下生。

沈祖连(广西钦州):微型小说是信息时代人们阅读文学的首选,“手机小说”“百家小说”“蚂蚁小说”“闪小说”,微型小说显示出无处不在的渗透力,将成为时代的主流文学。

方然(新加坡):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影响了人们的思维定势与审美观感。作者和他的作品须跟社会共呼吸、同冷暖,使之成为一条时代的中枢感应神经。微型小说(文学)、信息时代(科技)、大众阅读(商业)奇迹般达成了空前的跨界磨合的“革命”。

顾建新(江苏徐州):微型小说创作受到多种传媒的强烈冲击,市场经济因素的控制,主流阅读者是非判断、思想、观念、情感、兴趣、爱好变化的制约,还有自身发展存在叙述方式较为陈旧、结构模式化明显、写得过实、缺乏空灵与想象等不足的影响,必须突出围城。

首先要用心创作、激情创作;其次是精心选择题材,避免表层化、狭窄化;还要注意叙述策略,讲求融合,讲求变化、讲求机智。可以吸取散文、诗歌、杂文、书信、讲演、新闻、相声、小品甚至公文的长处,在不失小说本色的基础上,创造一种崭新的格局。要出奇制胜,留白,通灵,含蓄,抒情,营造感人氛围,写出深远意境。应鼓励作者展开想象羽翅,支持大胆创新,提倡奇思妙想;微型小说刊物要敢登出格、另类作品;理论界要对新事物认真研究,给予热情激励和正确引导。

穆爱莉(美国):微型小说作者写作的动力是对这一文体的热爱,以及这种热爱给予自我生存的价值。除了名利以外,支撑他们的更多的是中华文明的底蕴和普通人在普通生活中表达情感、体验、生活和生命的需要。

这次大会对微型小说的研讨也可能对占全球主导地位的制度、价值观念、生产和生存方式提出质疑,让微型小说的中国特色为世界文明的未来导向提供一些有益的启迪和参照。

凌鼎年(江苏太仓):微型小说属介于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的一种文体,称之为大众文学更为贴切。分析眼下的微型小说读者队伍,最大宗读者是中学生。抓住中学生读者就是抓住了刊物的发行量,也就是抓住了微型小说的未来。

钦鸿(江苏南通):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作家们用艺术形象所表达的对生活的理解和分析。托尔斯泰说:我是一个艺术家,我的一生是在寻找美。好的微型小说特点是篇幅短小内涵深厚、艺术构思具独创性、艺术视角具精妙性、情节发展具波澜性,以及对照手法的巧妙运用和擅长、省略艺术。

谢志强(浙江余姚):写微型小说就是要讲好一个故事。微型小说讲的故事和故事类刊物的故事不一样,《狼来了的故事》如果狼真的来了就是故事,如果狼没有来就是小说,小说和故事的区别是小说给你一个想象的空间。

微型小说要把故事讲得有滋有味,小说家就是讲故事的人、教育家和魔法师。微型小说怎样去讲好一个故事,第一个因素是观念。一个作家不应该千方百计解释生活中的事实,应该仅仅是描写他们,尽可能使它们变成活的。看法总会陈旧过时,事实从来不会陈旧过时。第二个因素是开头。写小说第一句话莫名其妙也好,读者一看莫名其妙也会读的。第三个因素是结尾。微型小说结尾常常容易出现两种失误,第一种是把本来应该表现的深度消解掉了,第二种失误是作者替人物作结论,往里边塞观念。第四个因素是细节。一个典型的细节在微型小说里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能使一个人物立起来。

不去说教,不塞观念,写好故事,写活形象,要把故事讲得有说服力,有吸引力,有震撼力。至于创作资源的问题,第一是生活,第二是读书。要具备独特的看待世界的方法,独特的表达世界的方法。意大利作家埃柯说,当我们踏进小说林的时候,我们必须准备好接受例如狼会说话的事实。

龙钢华(湖南邵阳):小说的叙事世界潜藏着无穷的升级换代空间和生生不息的表达活力,当代微型小说的叙事视角主要体现为全知视角、限制视角、纯客观视角、流动视角。选择叙事视角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形成一个富有审美张力的召唤结构。

韩英(广东佛山):微型小说的外部特征是精短,内部特征是细微——事物品貌的细微、精神洞见的细微。文不在长短,有魂则灵。 陆扬烈(旅澳):微型小说以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深刻的思想含义,给人有益的启迪的特征,受读者青睐。

东瑞(中国香港):篇幅精短、立意新奇、结构特别、结尾讲究,微型小说是阐述生命意义的最佳精致载体。

凌焕新(江苏南京):微型小说的美学追求:微妙。

王渝(美国):微型小说不能囿于故事,不宜过分强调故事化。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微型小说,很受读者喜受,但并不以故事情节为重,而是精心营造具有诗意氛围的情景与意象。台湾一些优秀微型小说,如台湾作家隐地所形容的,“甚至云淡风轻,像散文似的没有故事,然而自有一种气氛,自创一种味道,说不定是一个更有魅力的极短篇。”微型小说需要强化诗情与文思,提高作品的文学性。近年来涌现的一些好作品,正因为偏离了“故事”的追求,而拓展了创作的形式与内容。微型小说作为小说的一种文本,在重视故事情节的同时,更要重视文学语言与文学构思。

阿兆(香港):微型小说独特的艺术特色是“五脏”不全,它的不全是一种残缺美,是可以以其显露的部分去感悟读者,去神思妙想它整个美妙的身段。微型小说又称作焦点小说、瞬间小说,讲究立意、留白、叙事技巧、情节结构,富实验性,另一个别称是模糊小说,与他种文体融合以拓展其艺术空间和提高其意蕴深度。微型小说分情节式和非情节式,以情节式为主流,融合式微型小说将会为微型小说家园增添异彩。

……

有代表还谈到,微型小说在重视可读性的同时,也讲究可思性可赏性,驰骋文学想象,展现人生人性,它有雅有俗,雅俗结合,俗中有雅,雅中有俗。

用江曾培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全文:微型小说属朝阳文体。

猜你喜欢

小说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如诗如画》创作谈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明代围棋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