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射击项目的赛前准备

2009-05-25张志华黄立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6期

张志华 黄立新

摘要:针对射击比赛结果的偶然性,对射击赛前的准备以及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准备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并以实战出发的原则列举了赛前心理、赛前训练以及赛前比赛方案的准备方法。

关键词:赛前准备的分类;心理定位;比赛方案

1前言

众所周知,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程度参差不齐。除了训练年限与训练水平外,影响发挥或促进发挥的重要因素就是赛前准备。赛前准备包括心理引导、赛前心理定位、赛前训练手段等等,由于这几个方面在训练的过程相互关连、相互促进,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要想使这个体系在比赛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就需要运动员积极配合教练员把长期训练过程中获得的能力有效地转化为最好的比赛成绩。

2赛前准备的分类

赛前准备是一项系统工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准备:赛前心理引导、赛前心理定位、赛前训练手段、比赛方案。

2.1赛前心理引导

随着比赛临近,运动员的心理将会产生很多微秒变化,往往这些变化直接影响比赛的发挥。而越是重大比赛,运动员的心理波动越大。它大体上可以分为赛前过份激动型、赛前盲目自信型、赛前悲观型、赛前最佳比赛型。

赛前过份激动型。许多选手过早调动了自身的竞技水平,总想多练、多打或担心现有的状态流失,期盼比赛忙来临。赛前大量消耗了自身的能量,等到比赛时反而筋疲力尽,严重影响技术发挥。这主要是教练员周期训练安排不合理,运动员的比赛经验不足,比赛期望值过高所致。

赛前盲目自信型。运动员在赛前把比赛看得过于简单、轻松,过高估计自己,不敢面对出现的问题,不愿冷静思考问题,过分相信自己可以在比赛中取得胜利。这种类型的运动员一旦在比赛中受挫,情绪反差会很大。这是过份自信不客观的自我评价所致。

赛前悲观型。这种类型的运动员表现为因自身心理状态和动作技能都处于低谷,训练水平不高,情绪低落,从而对自己的技术产生怀疑,缺乏自信心进而在比赛中丧失斗志,其结果可想而知。

赛前最佳比赛准备型。这种类型的运动员表现为对自己充满自信,头脑清醒,体力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动作协调流畅。

以上四种状态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去调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力争以最佳竞技状态去参加比赛。

2.2赛前的心理定位

运动员赛前的心理定位直接影响其自信心和驾驭比赛的能力。赛前合理定位对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调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一些教练员往往在大赛开始前忽略了赛前的定位,心存侥幸心理,原本很有实力的运动员由于自身背包袱而错失良机的事例比比皆是。因此,正确对待赛前定位要掌握两个原则:可控因素和整体过程。

可控因素:顾名思义是指运动员能够自己把握的操纵的环节。比如赛前的准备活动的技战术安排以及出现失误该怎样处理等一些可控因素,不要把注意力和精力过多地专注于不可控因素,如:场地光线、靶位高低、衬靶亮度、裁判等,而应把注意放在可控因素上,这样比较容易控制比赛。

整体过程:射击比赛的子弹数量不止一发,它的数量从40发到120发不等。这么多的子弹量很少有运动员能够打满环,都会出现远弹和低组次的现象。往往有些选手在失误时把注意暂行规定多地集中于这一环节,进而增加了心理压力而导致比赛成绩不理想。在比赛中失误只是个别的,选手应以大局为重,不要因小失大,注重整体过程而不关注比赛结果是运动员打出高水平运动成绩的重在因素之一。

2.3 赛前训练手段

赛前训练不同于平时训练,不同于冬训和夏训。它要求教练员根据运动员现阶段训练水平因人而异地合理安排,争取把运动员的最佳质问状态反映在比赛中。赛前训练还要根据比赛地点场馆环境的不 同,进行适应性训练,如靶位的高低、光线的明亮程度、衬靶亮度、天气变化和人为制造噪声等等。对于状态好的运动员首先应给予认可和肯定,但在训练中要淡化环数概念,不要盲目地追求环数和完整练习,在训练态度上不要过于自满,在实弹体会中多以散布体会动作为主,把好的内在感觉及动作延续下去,做到打练有效结合,经良好稳定的状态面对比赛。对于训练状态不好的运动员首先要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引导他们找到问题的根源,多进行预习预报,从基本功抓起,尽快在混乱的思维中找到合理的定位,建立起能够适应自身的一套合理动作,从容地参加将要来临的比赛。

2.4 比赛方案

比赛方案准备主要是围绕运动员能顺利打好比赛而做的预案,它包括赛前的生活准备以及赛场上处理问题的对策等,因为任何细节都可能影响比赛。

枪弹的准备。射击项目枪弹的精良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比赛成绩的发挥。在历届的比赛中都不乏有因枪或子弹出现故障而影响比赛的事例,其后果使运动员心态受到冲击,打乱赛前的一切准备。例如我国女子手枪教练员许海峰在为27届奥运会做枪支准备时,为了防止枪支发生意外,专门带了三支枪作为备用,每支枪的易损件都有备份,并且都经过了实弹检验。在子弹准备上也是一发发精挑细选确保枪弹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状态,最终在第27届奥运会上一举夺魁,为祖国争得荣誉。

体能准备。众所周知,在射击比赛中,队员消耗精力的同时,也消耗了体能,体能是运动员完成整场比赛的基础。赛前体能训练强度多应以中小运动量为主,要避免剧烈的对抗性运动,如篮球、足球等。在赛前的体能训练中,为什么要避免对抗性运动项目呢?主要是因为在激烈的对抗性体能训练中很容易发生意外损伤,比赛中自然无法发挥水平。射击项目的体能训练可以采取慢跑、跳绳和一些非对抗性的活动,但是一定不要因为比赛临近就以技术训练为主,不再进行体能训练。如果人为地加以改变可能会改变身体各项机能的协调用力。在做射击动作时会出现肌肉酸、胀、痛或四肢无力,影响动作质量而不能正常发挥水平。再者,技术训练在体能训练的辅助下才能提高和保持,预防和避免因长期训练对身体赞成的伤病。所以赛前的比赛方案要把体能训练加以细致安排,为比赛打下良好的基础。

赛前日常生活及进入赛区后的生活。人们的生活习惯都是经过长时间和积累而养成的。比如有些运动员习惯睡午觉,如果不睡觉,下午的训练就无精打采。而许多国际比赛和全国比赛恰恰将比赛时间安排在13:30到14:00之间。这段时间正是一部分运动员午休的时间,生物钟和比赛时间发生了冲突,这氷意味着我们要根据比赛的时间和节奏来改变生活作息时间,让自身的生活习惯和节奏来改变生活作息时间,让自身的生活习惯适应比赛。我们可以在赛前训练中模拟训练,尽早使自身的生物钟适应比赛的时间安排。

进入赛区后,随着比赛时间的临近,参赛人员的增多,紧张的比赛气氛往往使队员的情绪牌激动和兴奋状态,过度的激动和兴奋将直接影响休息,还要受场地的限制。平常在家训练的有足够的场地供运动员做一些辅助活动,而赛区不可能为各参赛队提供良好便利的训练场地,这就要求运动员应以日常训练的生活节奏和习惯来满足比赛的时间安排。

比赛场上的准备。在比赛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首先要求运动员应有心理准备,比赛过程经常出现的问题大部分在平时考核训练中都出现过,所以要求运动员平时训练考核要多总结,积累经验。如:试射不顺利时怎么样处理,顺利了怎样处理,比赛开始心理紧张怎么办?在比赛过程中出现远弹时控制不住自己该怎样去做等等。我们只有在赛前充分估计影响比赛发挥的或可能导致问题出现的因素并进行归纳整理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做到出现问题泰然自若,处理起来得心应手。

结论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比赛不是每天都有,如何让运动员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在竞技状态最佳的时候正常发挥,打出应有的训练水平,本人认为只有在长期系统训练的情况下,精心地做好各方面的赛前准备工作,才能确保运动员在比赛中正常发挥出应有的训练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射击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