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2009-05-25郭启臣王伟明
郭启臣 王伟明
摘要:从噪声污染、环境空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生态景观影响几个方面分析了公路施工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制定相应的减缓措施,提高公路工程建设的整体形象。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引言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动用了大量的土石方工程,极大的改变原有稳定的自然形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报批环境影响评价书,对建设项目可能形成的污染进行全面的、细致的评价。"[1]因此,探讨公路工程施工阶段对环境影响,并采取必要的综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减低公路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具有重大意义。
1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环境影响分析
1.1 噪声污染
(1)不连续性和无规律性
主要是发动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路面工程中采用的振动式压路机由于其离心振动的工作原理,其噪声具有无规律性。同时施工工艺要求和工序的间歇,使得机械发出的噪声具有不连续性。
(2)突发性和脉动性
路面工程施工中的振捣设备产生的噪声具有突发性和脉动性,对人的影响较大。有些设备(如搅拌机)频率低沉,不易衰减,而且使人感觉烦燥。
(3)影响的广域性
公路施工噪声与一般的固定声源、流动声源不同,通常公路建设里程少则三五十公里,长则百公里以上,线路常穿越大量小城镇和村庄,呈鲜明的线性特征,因而决定了公路施工噪声影响的广域性。
1.2 固体废弃物
(1)进场前清场废物:主要是施工场地内杂草、灌木等植物残体,土壤表层熟土等。土质以腐植土为主。
(2)路基开挖弃土:路基开挖产生的余土,除一部分回填外,其余部分应用车辆运输至统一的弃土场,而且数量通常都很大。
(3)建筑废物:其数量比较多,主要包括施工中水泥、木材、包装材料等废物。
1.3 环境空气污染
路基开挖遇风天、自卸车运土进行路基填方施工是产生降尘的主要来源。降尘的危害很大,一方面致使施工现场能见度降低,增加施工不安全因素,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降尘随风降至农作物上,轻则减产,重则至死农作物。如黑大公路牛头山大桥及其引道工程第二标段全程2公里穿越水田地,加之当地土壤是粉性土的因素,夏季施工时的降尘污染至使农作物减产十分严重,从而造成了施工方和当地农民的极深矛盾。影响了工期,造成了用金钱无法衡量的损失。
1.4 生态景观破坏
在山岭重丘区,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淤泥沉积和水体混浊,影响着生物栖息环境,严重的弃渣流失还可能导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在平原地区新建公路分割农田,改变水网;路面施工中排放大量液、固体碱性物,改变水体PH值,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如鹤大公路鸡牡段K339-K340段将临近铁岭河的三座大山及一座自然冲沟连通,土石方高达80余万m3,最高挖方处可达20余米。彻底的改变了原有依山傍水的美丽自然风光。
2 综合环境治理措施
2.1 施工噪声减缓措施
(1)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选用低噪声设备,可从根本上降低声强,低噪型运载车在行驶中的噪声声级比同类水平其它车辆约降低10~15dB,不同型号压路机噪声声级可相差20dB。英格索兰单钢轮振动压路机无论是在驾驶室内外,其噪声都比国产YZ-14振动式压路机小10~15dB,而且其振动的性能比后者优越很多。
(2) 针对筑路机械施工的噪声具有突发、无规则、不连续、脉冲性等特点。可采取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等措施加以缓解。如噪声源强大而持续的自卸汽车运土、具有脉冲性的振捣的作业可放在昼间进行;挖掘机备土、光轮压路机碾压等低噪声作业可在夜间作业。
(3)建设单位应责成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标明施工通告和投诉电话,建设单位在接到报案后应及时与当地环保部门取得联系,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环境纠纷,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2 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1)清理现场废物处理
施工清场的树木、农作物、杂草,是含有机物较高的土壤。可集中堆存,用作绿化用土;另外也可作业取土坑的复耕之用。特别是在山岭区,表层腐植土是很难得的植草护坡用土,因此清理现场的土壤应得到尽可能大的利用。
(2)施工弃土处理
路堑开挖废土应遵循施工全线综合平衡原则,其余应统一规划处置,设立弃土场。弃土场选址应以变不利地形为有利为原则。尤其是山岭区深挖方弃土,弃土场应选择在低洼处,且有条件下用清理现场腐植土覆盖50-70cm,既防止了风吹砂,又可将回填后的场地作为可耕作农林用地。如鹤大公路鸡牡段K339+550处弃土场,占地8000m2,利用自然沟壑,覆以清理现场腐植土,作为林业用地,是比较典型的变废地为可用之地的典范。
(3)施工生产废料处理
首先应考虑废料的回收利用。对钢筋、钢板、木材等下角料可分类回收,交废物收购站处理。对拌和站,水泥存储场地等临时征用土地,竣工后应将覆盖在地表的水泥砂砾层清走,统一集中运至固体垃圾场地或是低洼处进行处理,并将临时征用土地恢复原生产。
2.3 大气污染减缓措施
(1)工程开挖土方应集中堆放,以缩小粉尘影响范围,及时回填,减小粉尘影响时间。施工便道、路基填方及开挖现场每日定时撒水,既防止粉尘飞扬,污染周围环境,又使得在夏季干燥的气候条件下,路基填筑分层的良好结合。
(2)高液限粘性土应用于路基填筑施工工艺中,常采用掺拌生石灰降低天然土含水量。取土场采用机械现场掺拌时,要注意风速的大小,尽可能将石灰布于坑槽底部,且坑槽两侧有土垄遮挡,采用封闭式掺拌;采用拌和机拌和是较好的防止灰飞的方法,同时拌和均匀,但造价较高,从保护环境、防止降尘的角度来看,是应积极推广的;避免在路基上现场拌和生石灰,如伊哈公路绥庆段四标段在施工时,采用了路基填方现场拌灰的施工方法,生石灰随风吹动,落至路基两侧高产瓜果田地里,轻则导致减产,重则至死大量农作物,当地农民与施工单位矛盾不断激化,严重影响了工期,造成了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损失。
2.4 生态景观保护措施
2.4.1 加强宣传教育
建设单位应加大施工前期的生态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宣传工作力度,严禁施工人员随意破坏植被和猎捕野生动物的行为。
施工单位进场后要组织施工参与人员进行认真审核图纸中关于环境保护中的相关内容,施工时应控制临时工程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如施工驻地、拌和场地等大型临时工程,用后要恢复地貌状态,设在山脚下或是农田中的取土场,竣工后要利用腐植土复耕。
2.4.2 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融合
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尽可能保持原有的绿地、水库和地形的差异,保护自然环境、历史遗址、名胜古迹及保护区,必要时可以改变公路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公路的线形、收费站、服务区的建筑应与周围的自然、人文环境相融合。
(1)山岭重丘区的新建公路路堑段坡面防护应与周围环境融合,[3]达到虽为人作,宛如天然。
(2)完善绿化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它能改善道路景观,美化环境,加固边坡,防止水土流失,保持路基稳定。
(3)重视沿线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物的保护。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沿线的生态平衡和自然景观以及历史文物古迹。在公路修建过程中,我们也应十分注意对历史文物古迹、古树及农田水利设施的保护,提高了交通建设的整体形象。
结语
如何控制和减缓公路施工对环境的有害影响,以较低的资源环境代价换取较高的公路建设效益,是实现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正确认识公路施工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并采取有效的日常施工管理方法、优化施工工艺等综合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缓公路施工对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S].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8
[2]城市规划相关知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山区公路建设生态保护意见[Z].中国公路网,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