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阅读模拟题
2009-05-25程仙梦
程仙梦
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6分,每小题4分)
植物性食品最有营养
现在市场上充斥了很多人工提炼而分离出来的维生素、营养剂和营养胶囊,很多人非常相信这些商品,甚至认为它们可以替代正常的饮食中富含的营养。然而,这些经过加工所分离出来的营养,并不能模拟真正植物性食物的功能。现代营养免疫学所研究的营养是从“完整性”植物中摄取的营养,而那些经过人工加工过的营养则往往失去了“完整性”。有些分离出来的物质会变成亲氧化剂,从而产生数以亿计的有害自由基。例如,维生素C在橙子中时是一种抗氧化剂,而一旦离开橙子,就会制造自由基,对身体产生伤害。
完整的植物食品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就拿橙子来说,就有胡萝卜素、柠檬油精、叶酸、钾质、钙质等四十余种营养。对人体免疫系统而言,它们所含的植物营养素、多糖体、抗氧化剂是最重要的。这些综合营养成分在人造的维生素药丸里是找不到的。除此之外,植物性食品中还含有对健康有益的纤维素。研究发现,虽然一般来说,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是,它是一种天然的食物处理器,能帮助我们从摄取的食物中吸收营养,特别是吸收能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的营养,所以,我们不要认为,不能消化和吸收的纤维素是没用的。
人体每天都需要多种植物性食品,在蔬菜、水果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植物营养素。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人每天要食用十种以上的植物,才能有效地强化身体的免疫力,促进人体的健康。之所以需要多种植物食品,是因为没有哪一种植物食品能够满足人体所需的营养需求。比如说,不是一天吃五个苹果就能够达到身体对植物性营养的需求。每种植物都有不同的抗氧化剂、植物性营养素和多糖体。因此,我们的饮食中应当包含更多样的植物性食品。每天仅仅吃白菜、萝卜、黄瓜、茄子之类是不够的。而且,我们现在知道,不同的营养物质能够在疾病的不同阶段产生预防效果。每一种植物所含的营养素都有很多种,每一种的功能都不一样,它们分别针对不同的致病原因起到预防作用,我们有时候不知道疾病到底是在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所以,在我们的食谱中,需要安排不同种类的植物性食物,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哈佛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30%的成年人癌症死亡病例与饮食和肥胖的副作用相关。现代医学的观点认为,不仅是癌症,其实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选择健康食品而达到预防效果。通过改进饮食,注重植物性食品的摄取就可以达到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作用。因为植物性食品可以通过最自然的方式平衡我们的免疫系统,在免疫系统达到平衡状态的时候,人体就能维持健康并具备对抗疾病的能力。我们应该具备这样的观念:预防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而为免疫系统提供平衡、健康的营养,正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认真对待的。
(选自《百科知识》)
1.下列对营养“完整性”的意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要求一种食物包含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
B.要求一种植物性食物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C.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靠人体自身从未经提纯加工的植物性食物中摄取。
D.人体从未经加工提纯的植物性食物中获得某一种营养物质。
2.下面所列的,不属于“我们的饮食中应当包含更多样的植物性食品”的原因的一项是()
A.人每天要食用十种以上的植物性食物,才能有效地强化身体的免疫力。
B.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是多样的,不是一两种植物能满足的。
C.苹果、白菜、萝卜、黄瓜、茄子之类的食物,营养不够丰富。
D.不同的营养物质能够在疾病的不同阶段产生预防效果。
3.下列所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工提炼的维生素、营养剂、营养胶囊,不能替代正常的饮食中富含的营养。
B.完整的植物食品含人体所需的综合营养成分。
C.植物性食品中的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基本上是无用的东西。
D.食用植物性食品对预防癌症有一定效果
4.下列根据原文信息所作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植物性食品中提炼的营养物质,会制造自由基,伤害人体。
B.每天食用十种以上的植物性食品,就能有效强化身体免疫力。
C.部分癌症患者与饮食有关,并不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与饮食有关。
D.获得平衡、健康的营养,有利于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利于对抗疾病。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36分,选择题每题4分)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夫人得免。由是显名,州召为从事。时郡内士人袭禄、姚迪位二千石,当世有声名,皆与嶷友善。建兴五年,丞相亮北住汉中,广汉、棉竹山贼张慕等钞盗军资,劫掠吏民,嶷以都尉将兵讨之。嶷度其鸟散,难以战擒,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酒酣,嶷身率左右,因斩慕等五十余级,渠帅悉殄。寻其余类,旬日清泰。后得疾困笃,家素贫匮,广汉太守何祗,嶷宿与疏阔,乃自举诣祗,托以治疾。祗倾财治疾,数年除愈。其党道信义皆此类也。
越隽郡自丞相亮讨高定后,夷数反,杀太守袭禄、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上县,去郡八百余里,其郡徒有名而已。时论欲复旧郡,除嶷为越隽太守,嶷将所领之郡,诱以恩信,蛮夷皆服,颇亦降附。北徼捉马最骁劲,不承节度,嶷乃往讨,生缚其帅魏狼,又解纵告喻,使召怀余类。表拜狼为邑侯,种落三千余户皆安土供职。诸种闻之,多渐降服,嶷以功赐爵关内侯。
定作、台登、卑水诸县去郡三百余里,旧出盐铁及漆,而夷徼久自固食。嶷率所领夺取,署长吏焉。嶷之定作,定作率狼岑,般木王舅,甚为蛮夷所信任,忿嶷自侵,不自来诣。嶷使壮士十余人直往收致,晓喻种落以狼岑之恶,且曰:“无得妄动,动即殄矣!”种类皆面缚谢过。嶷杀牛饷宴,重申恩信,遂获盐铁,器用周赡。
郡有旧道,经旄牛至成都,平且近。自旄牛绝道,已百余年,更由安上,险且远。嶷遣左右赍货币赐旄牛首狼路,路率兄弟与妻子诣嶷,嶷与盟誓,开通旧道,千里肃清,复古亭驿。
在郡十五年,邦域安穆,屡乞求还,乃征诣成都。夷民恋慕,扶毂泣涕。过旄牛邑,邑君襁负来迎,及追至蜀郡界,其督相率随嶷朝贡者百余人。嶷至,拜荡寇将军,其慷慨壮烈,士人咸多贵之。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乃诈与和亲 B.甚为蛮夷所信任
C.种类咸面缚谢过 D.嶷遣左右赍货币赐旄牛首狼路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是后太守不敢之郡 ②.士人咸多贵之
B.①乃自举诣之②.乃征诣成都
C.①嶷以都尉将兵讨之 ②.晓喻种落以狼岑之恶
D.①皆与嶷友善②.路率兄弟与妻子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嶷和他的上司何祗关系密切,得了重病寄居何祗家,直到痊愈。
B.张嶷治理越隽郡使用的是“擒贼擒王”、威恩并用的策略,而且成效显著。
C.张嶷在治理卑水等县时用的是“惩一儆百”的策略,而且目的明确——控制盐铁。
D.张嶷解决“旄牛绝道”问题,靠恩信结人心。张嶷善施政,体现在用不同办法解决不同问题。
8.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12分)
①时论欲复旧郡,除嶷为越隽太守,嶷将所领之郡,诱以恩信,蛮夷皆服,颇亦降附。(6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旄牛邑,邑君襁负来迎,及追至蜀郡界,其督相率随嶷朝贡者百余人。(6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12分)
齐宣王见文王囿大,人以为小,问于孟子。孟子曰:“周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人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民以为大不亦宜乎?”楚灵为章华之台,伍举谏曰:“夫先王之为台榭也,榭不过讲军事,台不过望氛祥。”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16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和一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双调·折桂令过金山寺
赵禹圭
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连,楼台相对,天与安排。
诗句成风烟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醉眼睁开,遥望蓬莱。一半儿云遮,一半儿烟霾。
(1)上面两首作品都描绘了水上景致,但景物的状态和画面的层次感有别,试作简要分析。(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浣溪沙》里有两句话表明了词人内心的矛盾,请找出加以分析。(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32分)
船
谭岩
①渔船一年四季放在阶沿坎上,侧扣着,像一条风干的鱼。上面盖了一层薄塑料,又堆放着棉花杆和芝麻杆,像老人身上穿了一层厚厚的衣服。
②盖塑料是为了防止漏进雨水,盖柴禾是为了防日头晒。每天进出门,老人都会看看阶沿坎上的船。这条船在河里撑了多少年了,一篙下去,船就像一条受惊的鱼,昂着头,一下蹿出丈把远。
③如今河水却跌了,船不再像一条鱼自由自在地划上划下。即使船下了河,也不能过石滩。况且河里已没有鱼。
④船就像用过的犁耙一样,放到了阶沿坎上。到了冬闲的时候,老人就又会把那船维修一遍。抱去堆在上面的柴禾,揭去盖在上面的塑料,细细地扫去上面的灰尘,然后开始刮泥子。那泥子像一团白面,散着桐油的气味,老人用一块木板装了泥子靠近船帮,像泥墙一样,把那些泥子用一柄很薄的瓦刀刮进干裂的船板缝里。上了几层桐油的船黄澄澄的,停放在院子里的两个板凳上,经日头一晒,散发着桐油的香味和太阳的温热气味,如同一只新造的船清新而刚健,得到路过的人的赞誉,老人的脸上也会发出红光,高兴地诉说这条船的历史,老人像一个什么展览的讲解员。然而时间一长,人们听了几遍,也再觉不出什么新意,走过老人的院门口,竟一个个匆匆而过,怕又被老人缠住讲半天。没有人来欣赏船,老人便觉出了寂寞,一人站在院子里,拣起风吹在船上的落叶。天上一片灰蒙,怕要下雪了。于是老人又请人把船抬到阶沿坎上,蒙上塑料和柴禾。
⑤家里人已经很有些微词。一年一次的维修,打桐油请木匠,也要花去不少的钱。老人听了,沉默着,只是每天早晨起了床,头一件事就是去看阶沿上的船。
⑥河里的水一年比一年浅,到干涸的时候,白白的石床上只有一丝水流着,像老人重孙子的一泡尿。河的上游还在不断地筑坝。船放在阶沿上,就像只干枯的虫壳。
⑦河里的鱼少了,堰塘里的鱼却多起来。堰塘大,养鱼的就到处找船,终于有人打听到老人的船,要买走。老人自然是不同意,家里人却都说,趁早买了,不然不管你怎么修,船不见水,总有一天船板都会腐了。跟老人大半辈子的船,终于被拖走了。被拖走的那一天,老人照例是天一发白就起床,抱去船上面的高粱和油菜的枝叶,又揭去盖在上面的塑料,再请家人把船抬过来放正,端来一盆盆水,把船里船外都洗了一遍。老人拿来抹布,一条船帮一条船缝地擦洗着,把那钉在船帮上的抓钉的锈也擦去了,露出了光亮。老人像是在擦拭着四十多年的打鱼岁月,回想着每次撑船下河的往事。买船的请了一个拖拉机,突突地开进了院子,但老人却像没有看见,仍蹲在船边一遍一遍地洗拭着,像在不停地揩着从板缝里流出的泪水。
⑧清洗一新的船抬上了拖拉机,突突地出了院子,又突突地驶过了河边的公路。老人总担心那船会从拖拉机上滑下来,滑进路坎下的河里去,但那船只是颠了几下,终是没从那拖拉机上滑到河里去。那船是再也不能见这条河了。老人像突然很累了,靠着院门站着,听着拖拉机的突突声渐渐消失,放在拖拉机上的船最终似一尾鱼,远远地向天边游去了。
⑨老人早晨起来,仍会到阶沿上去看,然而那里除了堆着曾经盖过船的高粱和油菜秆,什么也没有。
⑩有一天早晨,老人起床后就出了门,吃早饭时没有回来,吃午饭时也没有回来。家人以为他在菜园,去找,没有;以为他下了田,去找,也不见他的影子。直到吃晚饭的时候,他才回来,像是走了很远的路,布鞋上全是灰和泥。他端了一碗饭只扒了几口,就搁下碗筷进屋去睡了。家人问他是不是病了,他却长叹一声说,那船就放在堰塘里,不烂也烂了。
从此,老人有了心病。一有病,人就老了,再起床的时候,就拄着一根拐棍。拄着拐棍的老人常站在河边,看那快要断流的河水无声地东去。
11.①文中为什么要反复写拖拉机的“突突”声?(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十段的加线句如改成“直到吃中午饭的时候也没有回来,家人到菜园和田里去找,都不见他的影子”好吗?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船”的命运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船”既没有了用途,老人为什么还如此珍惜?请综合全文作答。(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七段主要用了哪种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