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孩子做一个乐观的人

2009-05-25章剑和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09年5期
关键词:爱迪生大提琴态度

章剑和

“世界向微笑的人敞开”、“任何人都不会拒绝快乐, 而乐观是快乐的根本”两句话诠释了乐观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一位外国大提琴家的童年故事可以说就是一个绝好的例证。有一天,他拖着比自己身体还高的大提琴,在走廊里迈着轻快的步伐,心情显然好极了。一位长者问道:“孩子,你这么高兴,是不是刚拉完大提琴 ? ”他的脚步并没有停下:“不,我正要去拉。”这个 7 岁的孩子懂得一个许多大人不懂的道理:音乐是一种愉快的享受,而不是我们不得不做的、必须忍受的工作。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使得“悲观容易乐观难”成了一种普遍现象。然而,总是怨天尤人的人终究沦落为不幸人,只有顽强生活的人才会成为时代的不屈者。悲观的人时时感到“秋雨梧桐叶落”;乐观的人处处可见“春风桃李花开”。是做悲观的不幸人还是做乐观的不屈者,任君选择。

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工厂曾经失火,近百万美元的设备化为乌有。67岁的爱迪生闻讯赶到火灾现场,员工们认为面对废墟一片,他一定会暴怒至极。但爱迪生的表现非常镇静,甚至还笑着说:“这场大火烧得好哇,我们所有的错误都烧光了,现在可以重新开始了。”他的话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件事情的好坏,取决于当事人对它的态度。意志坚强的乐观者面对诸多问题,总是抱着仍有可为的态度,遭遇变故会变得更加坚强。正如爱迪生的一句名言:“我的成功乃是从一路失败中取得的。”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亦哭,你对它笑它亦笑,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乐观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呢?

用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可看到“青草池边处处花”、“百鸟枝头唱春山”,用悲观的态度对待人生,举目只是“黄梅时节家家雨”,低眉即听“风过芭蕉雨滴残”。譬如打开窗户看夜空,有的人看到的是星光璀璨;有的人看到的是黑暗一片。一个心态正常的人可在茫茫的夜空中读出星光的灿烂,增强自己对生活的自信;一个心态不正常的人让黑暗埋葬了自己且越葬越深。

乐观是“一种性格倾向,使人能看到事情比较有利的一面,期待更有利的结果”。也许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较乐观,有些孩子则相反。但心理学家发现乐观思想是可以培养的,即使有些孩子天生不具备乐观品质,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实现。

要培养孩子乐观的品质,父母首先必须有乐观的思维方式。父母在处理自身问题和家庭问题时的乐观态度,对孩子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孩子通过观察和模仿逐渐养成乐观品质。如果这会儿下雨了,就要引导孩子说“下雨了”,而不要说“该死的天,又下雨了”。因为这样说并不能改变下雨的事实。当然,就算说“太好了,又下雨了”,也不能使雨发生任何改变,可是如果把这种话说给孩子听,情况就大不一样 ! “瞧,太好了,又下雨了!小鸟在歌唱,小草也在歌唱,它们都得到了雨水的滋润。”这样就会把快乐传递给孩子,让他无论面对何种环境,都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

父母批评孩子的方式正确与否,显著地影响着孩子日后性格是乐观还是悲观。父母对孩子的批评应该恰如其分,不要把几次错误夸大成永久性的过失,应让孩子体会到孩子自己所犯的错误是可以改变的,并知道从何处着手改变。

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父母对他们的评价之上的,因此父母对孩子的言行应以欣赏鼓励为主,并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势和亮点。

为人处世方面,教育孩子掌握以下9个方法,也许可以让孩子比现在乐观一些:

1.尽可能地去赞赏。

2.不要总拿自己和别人比较。

3.你能够控制自己对事物作出什么样的反应。

4.自我引导。

5.按照乐观的方式行事。

6.活在现在,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

7.做事前多做思想准备。

8.重新定义失败。失败或许给你带来阵痛,但更能让你学到东西。

9.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不想要的东西别费心思。

猜你喜欢

爱迪生大提琴态度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大提琴的沉静之美
人人认识的爱迪生
浅谈大提琴演奏中的肢体语言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发明大王爱迪生
发明大王爱迪生
态度决定一切
动手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