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有梁访谈录:十年磨一剑
2009-05-25张瑞芳
查有梁,1942年生于成都。196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先后在成都七中、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院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出版专著有《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教育科学》《教育人才素质研究》《系统科学与教育》《大教育论》《教育模式》《教育建模》《物理教学论》《课堂模式论》《牛顿力学的横向研究》《世界杰出天文学家落下闳》《恩格斯与物理学》《杰出数学家秦九韶》《给教师的20把钥匙——教师应掌握的教育学方法》《小学之精神》等。出版诗集《教育诗:童心》《教育诗:创新》;主编“学科教学建模丛书”“中学学科英语丛书”。2009年3月,《中国教师》在北京专访了查有梁先生。
学术研究:十年磨一剑
张瑞芳:查老师,通过拜读您的著作,了解到您涉足的学术领域很广,除我们熟知的“教育系统论”和“教育建模”外,您在人才学、物理学、科学史等方面的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您能谈谈您的学术研究吗?
查有梁:良好的早期教育培养了我多方面的兴趣。我父亲虽然是四川的一个大商人,但对我的职业设计就两条:要么是医生,要么是老师。解放前,父亲还给我请了家庭教师。我受父亲的影响很深,他经常用《论语》中的话教育子女。
从小我就对科学比较感兴趣,这主要归功于我的小学老师。我小学就读于成都师范附属小学,那是一所创办于1908年的老校。那个时候,小学老师就总让我们做一些科学试验,如大气压的测定、电学的试验等。我中学就读于成都石室中学,那所学校既有2150年的悠久历史,又有现代化的办学意识。我在石室中学进步很大。我永远感谢我的中学和小学老师。那个时候没有分文理科,我的文理科都学得很好,所以高考前三个月我还没有决定考理科还是文科。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我进入了西南师范大学的物理系。
我在物理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在物理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我觉得与我付出的努力不相匹配,成效不大。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师范类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中学物理教师,所以学生对前沿的物理知识接触不够。我很喜欢当老师,物理课教得很好,我写过一本《物理教学论》,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在教育学方面的自学。
一进大学,我就认为自己要当老师,需要学习教育方面的内容。所以我就按照教育史,把教育经典著作从头至尾都读了,孔子、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的著作都认认真真地读过。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看了很多遍,做了十多万字的笔记。1980年,我从教育研究部门调到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自然辩证法研究室从事研究。我将自己研究和学习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成果应用于教学论研究,撰写了论文《教学辩证法》。《教育研究》将此文发表在《教育研究丛刊》1980年第一辑的首篇,此文被许多地方转载,给了当时还很年轻的我以极大的鼓舞。这奠定了我决心不离开教育研究领域的强烈信念。1984年我撰写的《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及其对教育科学的意义》在《教育研究》上分三期连载,我后来得知,正是因为这篇论文,我被推荐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基本理论组”的成员。这些为我进行教育研究奠定了基础,从这里我悟出用新的角度来研究问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的教育研究分为三个阶段。我首先研究的是系统科学与教育,花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期间发现了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建模,用建模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是从数学、物理研究中发现的。然后我又花了近十年时间研究教育建模。现在国内教育学界比较认可我的就是教育建模和教育系统论。后来有人来请我参与教师培训工作,我发现教育教学的经验对于教师培训来说更有实际效用,也更受教师的欢迎。我有过8年的中学教师的经历,在教科所也工作了8年,在教师培训中,我把“理论”和“模式”的内容融入到教学经验的介绍中,这也是我的《给教师的20把钥匙——教师应掌握的教育学方法》①写作的基础。
这么多年的研究经历,我发现,要在“社会需要的、自己可能研究的、别人没有研究过的”三个方面的交集上来选研究项目。而且,搞研究应该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一个方面,不要分散到太多方面,同时还要在这一个方面坚持下去。我研究过人才学,经过统计发现,一个人在任何一个领域做出一流的成果,平均要花十年的时间。所以要超功利地、认认真真地去研究,感悟某个理论的一切东西,你的成果才是有深度的,才是有创新的、一流的,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贪多。
对当前我国教育热点问题的看法
张瑞芳:研究教育自然要关注教育的现实问题,您怎样看待当前我国的教育呢?特别是中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
查有梁:我之前有过对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的教育和“学校精神”的分析。我认为,小学应该是养成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读书习惯,运动习惯,这些都要从小养成。小学要有“游乐园的精神”,要给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小学的孩子掌握基本的读写算就可以了,不要有太大的学业压力。中学则应是公民教育,培养国家的合格公民,中学要有“博物馆的精神”。我国目前只有少数人能接受大学教育,所以对于中学生,要尽量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人生。而大学教育则应是创业教育,大学生毕业后要能自食其力。尽管现在强调大学要走出象牙塔,但我认为大学的精神还是“象牙塔精神”,要宁静而致远。在大学里,学生要认认真真地看一些书,一定要精读一些经典的原著。
我非常喜欢我们那个时代的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在国家的提法也是很好的,同样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我个人认为对于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决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应试教育”来概括。当然,“应试教育”的弊端确实存在,但这个全世界都会有,美国也有,日本、韩国更严重。“应试教育”的问题确实需要解决,但这并非靠教育自身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与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关系。“应试教育”的弊端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要渐进地去努力。
现在大家对“应试教育”这个概念的认识是混乱的,有人认为升学率高就是“应试教育”,这是不对的。想考好的心态是好的,如果没有这种上进心,那岂止教育,各方面都会弊端百出。况且,现在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搞“应试教育”吗?我觉得不是。广大的农村学校,有多少是在搞“应试教育”?还有很多的城市学校,它们的升学率很高,但一样是“素质教育”,因为孩子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快乐的,孩子们在多方面得到发展。我认为一所学校按照教育规律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升学率很高,这不能被认为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只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学方法层次上的小概念,而“素质教育”是教育哲学层次上的大概念,没有必要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作为平行的一对矛盾来研讨。
“素质教育”最鲜明的特点是要求人们改变过去对教育目的之纯功利主义观,不要以“升官”“发财”“出名”“得利”等为教育目的,而要以不断提高和完善人的各种素质为目的,使教育真正成为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所以“素质教育”是建立在终身教育基础上的,而“应试教育”则是在很短的一个阶段内存在的。单纯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就大大降低了“素质教育”的理论意义。
“素质”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所以素质教育必然是“有差异”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要有个性,对于学校来说,每个学校都要进行文化建设,办自己的特色教育。我研究过差不多一百多所中小学,他们的特色教育还是很不错的。所以我觉得,整体上来说,我们的学校教育还是很不错的。好学校不少,好老师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