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填补大学生医保“空白”

2009-05-25丁少英

浙江人大 2009年4期
关键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费用

丁少英

杯水车薪的公费医疗,屡遭诟病的商业保险,让寒门学子身患重病后,社会救济成为唯一的选择。病不起,已成为高校学生面临的严峻现实。2009年,浙江省将把大学生医疗保险全面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围,这意味着浙江省83万在校大学生将和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医疗保险。医保制度将如何惠及这一群体,引起人们关注。

戴立锋出身在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皋埠镇新桥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2006年9月,考入浙江理工大学材纺学院。3年里,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

然而不幸的是,2008年4月24日,他在一次抽血后,发现手臂上的针孔一直在发炎。去医院检查后,他被查出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值得庆幸的是,台湾骨髓库里有30名志愿者的血样与戴立锋初配成功,这让绝望中的他和家人看到希望。但是,骨髓配型需8万元,骨髓移植至少需要40万元,移植前还要进行化疗,每天的医疗费用就要近2000元,这些费用对于每天只有70元收入的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高昂的治疗费,成了拯救戴立锋的“拦路虎”。

为了救戴立锋,新桥村村委会号召村民自发捐款。戴立锋所在的浙江理工大学获知他的情况后,组织了全校范围的捐款,他的母校稽山中学以及其他一些高校在看到相关报道后也都进行了捐款,有些大学生还走上街头为他向社会募捐。

事实上,像戴立锋这样的情况并非个案。近年来,在校大学生因患大病、重病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而求助社会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救助故事背后,反映出的正是高校医疗保障制度的欠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众多医疗保障制度之外,大学生成为唯一没有被纳入医保范畴的群体。为了不让大学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在“两会”上建言献策,2009年,浙江大学生医保将成为现实。

大学生呼唤医保

在浙江,各高校沿用的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公费医疗体制,全日制国家统招计划内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公费医疗由同级财政承担,经费由当地财政部门统筹拨付,财政部门根据学生人数实行定额拨款。

“目前浙江省公办大学学生均享受国家给每位学生每年60元的拨款标准,但民办院校学生则没有任何补助。”浙江省教育厅计财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而来自教育厅网站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省共有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高校12所,在校生达到27.42万人,占全省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规模的32.9%。也就是说,全省80余万在校大学生中,有20多万人基本没有医疗补助,而剩下的公办学校学生,也只有人均60元一年。

而随着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各地高校的不断扩招,公费医疗费用早已是杯水车薪。记者从杭州一些高校了解到,一般学校把国家拨付的公费医疗费用于普通的门、急诊,超支的现象很普遍。一高校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学校生均医疗费用每年要80多元,如果一所学校3万人,一年就要亏空60多万元。

为了解决大学生的看病问题,很多学校都鼓励大学生参加商业保险。

目前,大学生系列保险含大学生平安保险、大学生住院医疗保险、大学生住院补贴保险、团体重大疾病保险和健康保险(新生复查合格保险)等险种。但受学生的经济条件所限,所缴的基数低,因为是商业保险,保险公司要考虑收益,因此不可能有太高额度的赔付。除了规定项目可以报销,保险公司还限定了最高限额,一般最高赔付6万元。重大疾病动辄花费几十万元,这点钱根本不够。

采访中,浙江财经学院大三学生小杜给记者拿出1份她在入学时购买的保险证明单,4年保险费为200元,主要用于人身保险、意外伤害医疗费用和住院医疗保险。3年中,小杜没跟保险公司打过交道,一方面是听一些同学说报销的过程比较麻烦,且感冒打针这样的小病不在保险范围内,更主要的原因是她的家庭条件一般,有点头疼脑热大多挺着。

像小杜这样“小病挺着,大病回家再说”的大学生似乎已成为普遍现象。“靠政府,钱太少;靠学校,不堪重负;靠募捐,博人同情;靠商业保险,屡遭质疑。我们大学生何时才能加入社保呢?”这不仅是小杜的疑问,也是许多大学生期盼的事情。

宁波率先试水

2008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省市将全日制本专科生、全日制研究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按照属地原则参加学校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意见出台后,各地陆续启动惠及大学生的医保政策。浙江省也将在2009年度把大学生医疗保险全面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围。这也意味着浙江省83万在校大学生将和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医疗保险。

而财政体制单列的宁波市,则将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率先提上了日程。据宁波市劳动保障局介绍,劳动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在2008年4月就联合制定了《宁波市区各类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实施意见》,并于2008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在宁波,大学生医保采取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相结合的办法。具体而言,参保的大学生的每人每年的筹资标准为100元,其中个人缴纳50元,财政补助50元,根据自愿原则由学校统一进行办理。自2008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参保的学生住院治疗发生的符合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费,按学生医疗保险年度累计计算,医疗费在基金起付标准(含)以下部分由个人自负;起付标准以上部分由基金与个人共同承担;基金支付上限为10万元。

“考虑到大学生经济能力有限,目前在筹集资金方面实行的是个人和财政各负担一半的方式。大学生参保不受户籍限制,只要是市区范围内各类全日制高校在册就读的学生,都可以参加。另外,学生回原籍和在实习地住院可享受和在宁波市区就医的同等待遇。”宁波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何倩介绍了宁波市大学生医保的特点。

为了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2008年9月,宁波市又出台了《关于调整市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将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100元调整为每人每年250元。通过调整,从2009年9月1日起,大学生除了可以享受大病住院和意外伤害的基本医疗保障以外,还增加了门诊医疗待遇,同时,在各项医疗费用的支付比例上所享受的待遇也将相应提高5%。

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后,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这次配药用了4174元医疗费,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支付了3188元。从9月1日享受居民医疗保险待遇以来,我一共用了12400元医疗费,医保统筹基金为我支付了9530元,占到近77%。”肾移植手术后正在接受抗排异治疗的王鸣(化名)就是一名保险制度的受益者。他是宁波一所高校的学生,高昂的医疗费用曾让他和家人一筹莫展。现在,居民医保统筹基金会直接承担医疗费的“大头”。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在校学生撑起了健康保障大伞,大学生成了积极的参保者。据宁波市医保中心在其网上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1月,在市区23所高等院校(含技校、技师学院)的13.8万名学生中,有10.4万名参加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另有1.61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机关子女医疗统筹,占居民医保参保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政策尚待完善

据了解,不仅宁波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范畴,在丽水,截至2008年11月,已有2万余名在校大学生纳入丽水市莲都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体系范围。另据杭州市劳动保障局介绍,《在杭高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办法》也正在制定之中。

各地正有序地进行着大学生医保的创建工作,但由于全省范围的具体细则尚未出台,医保政策能给大学生带来多大的实惠,具体如何实施,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参加医保,学生个人缴多少钱,有没有起付线?”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是大学生们普遍关心的话题。

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医院看病的李可(化名)同记者谈到,虽然公费医疗费用比较低,但学生不需要交投保金,医药费报销没有起付线,个人只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但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后,学生的经济负担可能会加重。

李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个需住院治疗的大学生,他必须缴纳投保金额,负担起付线以下的费用,再加上超过起付线所需支付的一定比例的金额,费用着实不少。

对此,省教育厅计财处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学生个人缴费的基础上,根据高校隶属关系,分别由中央、省和所在市财政按规定的标准实行分类补助。大学生个人究竟缴多少,要等省政府的相关文件出台后详细测算,但不会超过大学生的承受能力。

问题不只如此,理论源于实践,现实中频频冒出来的问题,预示着建立大学生医保制度需要考虑诸多实际因素,身陷医保“真空”的周建明就是典型一例。

周建明是衢州市龙游县小南海镇团石村人,2008年6月从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办理毕业手续不到一周,刚和外企签下就业协议,正前途光明,却被诊断出患白血病。

如果周建明还是一个农民,可以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但是周建明已将户口迁出老家龙游县;如果是在校大学生,学校的商业大病医疗保险也能够撑起一把保护伞;如果周建明已经签订劳动合同,就有了职工医疗保险,这些都可以挽救他的生命。但是,周建明与这3条出路一条都搭不上边,求助于社会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在医保制度日益健全的今天,一个急需救命的人竟然在体制内找不到一条求生的通道,不禁让人心生感叹。事实上,要帮助的不仅仅是周建明,与他相似的一大批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同样在毕业后就业前这一段时间,治病费用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助其一臂之力。

2009年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金华市市长陈昆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医保政策不能留有空档。政府应关心待业大学生的医保问题,尽快为他们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

那么,在全省实行的大学生医保政策,会涉及这部分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吗?不仅如此,大学生参加医保后,和原有的商业保险如何衔接?一个个问题萦绕在人们心中。

其实,宁波的做法已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宁波,大学生纳入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后,不管在校还是毕业,只要户口在城镇,他们都将能够享受医疗保障的庇护。

“如果把城镇医保比作一个盘子,那么,只有把盘子做大了,大学生才能享受得更多。”何倩毫不讳言,现在人们对大学生医保如何操作存有很多疑问,希望政府能够完善相应政策,让大学生医保成为长效机制,真正实现全民医保。

戴立锋、周建明,疾病给他们带来不幸,但社会的爱又点燃了他们生命的火焰。但社会救济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完善的医保制度才是真正的“防火墙”。先行的宁波、丽水已经提供了经验,浙江如何填补大学生医保“空白”,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费用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三医联动”下医疗保险新走向
社会医疗保险
降低医疗保险拒付率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
医疗费用增长赶超GDP之忧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