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渐进式转变过程
2009-05-25马晓丽
马晓丽
国家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时,一方面受到当时主观对区域发展理论的认识和接受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现实客观条件的制约,会存在不同历史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过程。我国在吸收和借鉴各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总体发展战略,在不同时期制定了符合我国现实需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即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八十年代的非均衡到九十年代的协调,再到跨世纪的统筹的渐进式演变过程。以下我们将按照时间顺序分别论述不同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产生到实践的过程。
一、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阶段
(一)非均衡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
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符合我国现实发展的需要。首先,非均衡发展战略主要是建立在对西方非均衡发展理论体系和我国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代表性的理论有区域分工理论、增长极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反梯度推移理论、优区位开发理论和地区发展阶段理论等;其次,我国对改革开放前均衡发展战略的反思,使我们意识到区域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严重忽视了区域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区域之间发展关系的问题,单纯地以追求总体经济增长为目标,人为强制性地进行生产力布局,必将导致整体发展速度的迟缓及效率的低下;另外,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国内外政治社会环境都有所变化,一方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要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做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当时国际上一些工业发达地区开始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我国比较落后的产业结构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具有比较劣势,从而在客观上要求区域发展战略能够有助于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二)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
从八十年代开始实行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主要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六五”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思想是要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的区位、技术水平、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优势,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对外贸易,通过内地地区发展能源、交通和原材料产业来缓解沿海地区的交通和能源紧张问题。这种战略部署充分考虑到了利用区域比较优势,进行产业上的区域分工来加速整体经济增长的速度;“七五”计划继承了“六五”计划中通过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带动内地地区发展的战略部署,并进一步根据地区发展水平差异特点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强调东部地区发展继续作为目前开发的重点,中部地区为能源和原材料的开发重点,西部地区作为战略后方,为东中地区发展作好准备工作,遵循先东部、后中部、再西部的发展顺序。
(三)非均衡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基于对非均衡发展战略相关理论的研究,充分借鉴点轴开发理论和区域分工理论,我国理论界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从区域之间的发展关系角度分析产生了区域重点发展、中性发展和结合发展三种理论模式;从发展重点和增长极选择的角度分析,基于三大地带划分的产生了东部重点论、中心开花论、战略重点西移论,基于沿海、沿江、沿边划分的产生了三沿战略、四沿战略和三环战略。
(四)非均衡发展战略的评价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可以说总体来讲是扭转了之前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局面,从而达到了效率优先、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的目的。这一战略的创新性体现在它允许先富,打破了过去平均主义发展思想,并通过先富带动后富的大原则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的。但是非均衡发展战略强调的是一种针对区域比较优势区别对待的经济指导思想,它没有兼顾到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问题,从而产生了不协调问题,主要是导致了东西部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容易使落后地区陷入“比较利益静态陷阱”。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阶段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提出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发展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理论、区域发散理论、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以及我国学者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这些理论都对我国科学认识上世纪八十年代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参考价值。同时,我国现代化建设迈入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阶段,要求我们必须正视当时日益扩大的区域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的问题;全球经济一体化、技术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区域经济的交流和合作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并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实行主要也经历了两个阶段:“八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兼顾、共同富裕的原则,逐步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在后来的实施过程中,这一指导思想下的政策又经过了不断调整、修正、完善和具体化;“九五”计划时期继承了“八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继续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并重点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措施,为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指明了切实的发展方向。
(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思想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一多二并”战略。“一多二并”战略具有多个增长极,宏观空间(全国)协调和中观空间(三大地区)梯度同时并存,空间上呈现由经济增长点、经济增长线、经济增长面构成的“网络”结构,它是初级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一多二并”战略提出主要是基于区域空间经济结构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由于无数个个体都以不同的想法、观点、角度来确定最佳地点,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上,特定区域的空间结构具有不同的特征。“一多二并”战略的具体实践方略包括十大极点、四大经济增长线、六大中心城市群、九大核心经济区、五大次核心经济区等。
(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评价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中所说的“协调”与一般常用的“均衡”的含义有所不同,如果说“均衡”意味着差距的缩小,那么“协调”则是以阻止差距的扩大作为目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是: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发展政策的目的应是在兼顾公平的同时,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了维持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必须防止地区差距的过度扩大,但从当前的国力出发,同时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取胜,不能以过度牺牲效率为代价来换取差距的缩小。为此,要为各地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强地区间的经济协作。可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当时出现的区域差距日趋扩大的问题提出的,为了保证经济持续增长,保持社会的稳定团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差距继续扩大,协调战略为这一问题指明了出路,通过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分工,努力实现全国一体化市场来消减非均衡发展所产生的不协调现象。
三、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战略阶段
(一)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区域统筹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区域生命周期理论、区域阶段发展理论、核心—外围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以及我国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不同观点,包括提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提倡多极增长发展战略、提倡沿江经济带以互助互动为中心的协调发展战略等。此外,为了满足新形势对我国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个合适的选择:从国内形势来看,面临全面启动和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经济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在对过去不同时期提出的发展战略进行认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战略创新,为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打好基础;从国外形势来看,亚洲金融危机对经济开放城市尤其是以进出口贸易为主的沿海城市的经济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同时,全球性可持续合作的发展为我国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世界各类国家的经济调整与改革,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大国经济力量的兴衰,都为我国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二)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方针,在区域关系上,强调因地制宜,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协调是有重点地协调,重点是在协调基础上的重点,目标是区域总体功能的强化。五个统筹发展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一个新的转折。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我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界定为“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至此,我国四大板块协调发展的总体格局基本确立。
(三)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部署
在“十一五” 规划纲要中依据四大板块的划分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进行了宏观上的战略部署:在西部地区继续推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举措,“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实行重点开发。”;在东北地区推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举措,“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在中部地区推行促进崛起的战略举措,“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在东部地区推行鼓励率先发展的战略举措,“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
(四)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评价
新时期提出的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思想不仅具有区别于非均衡发展战略和协调发展战略的鲜明特点,而且还存在创新之处:首先,区域统筹发展的指导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其次,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突破了以往只关注区内经济发展或较少关注区际之间发展协作关系的限制,将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各地区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协调关系作为核心发展目标;再次,国家领导层根据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指导下,提出了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战略格局。
小结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发展三个阶段,其演变过程与其说是体现了我国对区域经济发展认识的渐进过程,不如说是反映了我国对社会主义实现道路的摸索过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过程中的共性和个性表现在:从发展目标看,三个阶段的发展战略都是以实现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为目标,只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了经济结构的失衡,造成区域差距明显扩大,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安定团结,而随着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行,我国对经济发展结构方面的关注有所提高,进入新世纪统筹发展战略的提出更表明了我国领导层已从单纯考虑经济发展上升到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高度上;从国家不同阶段区域发展重点转移的角度来看,非均衡阶段注重东部地区的发展,协调阶段注重西部地区的发展,统筹发展阶段注重中部地区的崛起,虽然不同阶段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都坚持一个原则,即以发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来促进区域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并且在政策上给以倾斜,资金上给以大量投入,人力资源上给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区域产业梯度发展角度来看,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普遍强调对于每个地区优先发展产业的选择都是具有一定梯度的,坚持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从发展战略的实现方法来看,虽然每个阶段都有根据不同指导思想而提出的具体发展模式,但每个模式都遵从了由点到线再到面、从局部到总体、从量变到到质变的发展思想。
正是这些共性和个性的共同作用,才使得不同阶段区域发展战略都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首先,解决了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实现手段的关系,即不均衡是为了将来的均衡,均衡是相对的,是我们渴望达到的理想境界,非均衡是绝对的,但非均衡是达到均衡的有效途径,而且非均衡过程必然会产生与均衡相悖的结果,所以适当的调节和人为参与会使非均衡过程不至于偏离目标而走向彻底的非均衡;其次,解决了区域经济发展宏观和微观的关系,即在宏观上以缩小区域差距,实现总体经济结构均衡发展为目标,统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微观上以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目标,对不同地区根据其自身的发展潜力区别对待,加速地区的经济增长;再次是解决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如何实现协调发展的问题,经济增长如果不顾及对社会的消极作用必然会对经济增长造成阻碍,甚至出现停止现象,所以经济发展绝不是孤立的经济增长,而是兼顾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多方面发展。
总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过程是有承继性和转折性的,协调发展对于非均衡发展来说既继承了其非均衡区别对待的总体指导思想,但又不失对经济进行人为地调整,即缩小区域差距;统筹发展对于协调发展来说既继承了其对经济的协调指导思想,又在宏观经济发展中的多方面多层面进一步融入这一思想,从而体现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渐进式转变过程,它们共同为我国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