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新思路
2009-05-25关元芳
关元芳
朱光潜先生曾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批评过写作的“套板效应”,时过境迁,先生的话仍切中肯綮。我想结合平时的写作教学,呼唤作文园地能吹来一缕清新的风。
一、新鲜的素材与生活同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可见,让学生体验人生,关注生活,参与实践。把学生的真情实感调动起来,这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给予作文的新内涵。这样的写作要求源于应试又高于应试。如果能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丰富人生体验,提高感悟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这岂不是语文学科有别于其它科目的独特魅力?
鉴于此,我平时要求学生每周都写随笔,内容不限,但要有真情;长短不限,尽量有自己的思考,以质取胜;文体不限,精彩就好。有时还鼓励他们一材多作,发挥个性。这样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动笔的习惯。生活随时会给我们以灵感,但那些独特体验思维火花有的稍纵即逝,如果能及时记录,日积月累,那将是一个写作的宝库。因为是自己的即时感受,真实性会更强些,也就比较有感染力。像刚进高中时,学生一般会对新校园新同学新老师产生极大的必趣。这时不妨就写写“二中印象”“校讯快递”“人物速写”“住校生活侧记”等。评改时,我有时从写作的技巧方面加以点拨,更多的时候是与他们一起分享人生的体验。看重文章的内容,借此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倾听着他们的心语,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就拿前面的“风景”作文来说,如果学生能好好盘点一下我们平时练笔的内容。会发现可写的东西太多了。崭新的高中生活就是一个说不尽的风景园。气派的教学楼。园林般的环境,敬业的教师团队,文明优秀的学生,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难忘省健美操大赛上参赛队员们优美的舞姿;难忘校园文化节精彩纷呈的才艺大放送;难忘军训检阅台前稚嫩脸庞上透着坚毅的神情;难忘国旗下AFS交流的美国学生激动的普通话演说;难忘夜幕时分给高三学子送饭的亲友团……这些难道不是独特的风景吗?谁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只要我们留心,新鲜的材料信手可以拈来。可粗疏的学生却对身边的美景视若无睹。他们眼中似乎只有成堆的作业,飘飞的试卷,严格的管理。有人甚至自喻为笼中鸟,这样的心态下。如何妙笔生花?也许是应试教育的流弊,学生的学习越来越急功近利,在书山题海中停留久了,反而淡漠了现实。缺少了拥抱生活的激情。这就更要求教师要有所“为”,尤其是对高一学生,要认真引导他们,激发热情,培养观察积累的好习惯。
二、从教材中借一双慧眼
如果说学生的生活还相对单调的话,那么阅读会为我们打开另一扇窗户。当我们徜徉在文学大师们为我们描绘的一幅幅美妙图景中的时候,也不要过于拘谨,阅读本来就是与智者对话。所以,拿起笔,试着与古人交谈,不经意中,我们的文思变敏捷了,我们的心胸变豁达了,我们的视野穿越了山山水水。摘抄精彩句段,撰写阅读札记、美文推荐,成为积累作文材料的又一形式。而我们平时阅读最普遍的便是教材,教材中总有一些经典之作,值得沉潜玩味。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别具慧眼的同学,从教材中撷来几幅“风景”与我们共赏:暮春之初,与王羲之等群贤聚会兰亭,流觞赋诗;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壬戌之秋,同苏轼及客泛舟赤壁,纵论人生;江山在变,人生代代无穷已。让所有的惆怅与失意随风而逝,突围出来的苏东坡依旧笑傲文坛。烽火岁月。那倔强地朝向窗外的那一茎绿藤曾是陆蠡心中不老的“风景”。
三、行万里路,赏万种景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给孩子们带来富裕生活的同时,也以电视电脑精彩的节目锁定了孩子们有限的课余时间,再加上学习的压力,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不管城市还是农村,亲近自然。关注他人,注重实践,似乎越来越遥远。远离生活,还要求有真切的情感体验,有新鲜的表达实在太难。所以,语文教师尤其要开放课堂,设法激励学生融入生活,调动各种感官,获取最直接的体验。一次我安排学生作一篇记人的文章,写作前特意给学生留了充裕的时间,让他们选定人物,搜集材料,要求能突出人物的个性。后来学生们的作文深深打动了我。例如:王雨婷同学写外婆,她叙述了中秋节回去看外婆的事情,突出介绍了那桌丰盛的菜肴,这可是一向节俭度日的老人家特意犒劳外孙女的。回家之后她才发现从超市购买的高价月饼不知何时又被外婆给放回来了。而鲍琳玲同学写她的舅妈一样精彩:舅妈是位生意人,能说会道是少不了的本事,于是大商场的打折商品还是砍它没商量。舅妈待人接客自是满腔热忱,都说做生意做的就是个仁义,此话真不假。而舅妈人到中年,还染着一头夸张的红棕色头发。仅此一笔便可见舅妈的性格了。上述材料的选用正源于小作者们的近距离观察,用心感受,否则文章效果定要打折。
还是那个“风景”的题目。如果我们再到自然中走一走,一定有新发现。农村的淳朴民风,小桥流水,也许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黯淡了色彩;城市的霓虹打造了不夜城的繁华,可我们还是念叨着“月是故乡明”。若干年前教材人选了茅盾先生的散文《风景谈》,用几个片段勾勒出抗日根据地军民特有的精神风貌。由实人虚,意味深长。若要重选几个场景来体现当今时代的巨大变迁,我们又该怎样安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