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互惠的语文学习共同体

2009-05-25王旭彤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5期
关键词:共同体成员交流

王旭彤

建立互惠的初中语文学习共同体,就是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学生都在一定的学习小组中学习;学习小组的成员互相关照,共同发展,建立起互惠关系。这是为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而构建的,是初中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组织,它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策略。

为了提高这种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对这种学习共同体学习的形式应该是精心设计的。

一、合理组建学习共同体

首先应该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建一个个团结协作、互补高效的学习共同体。一般把男生和女生、本学科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列一起,形成一个个小集体,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每个学习共同体四到六人为宜,每学期应该调整一次。重新划分学习共同体,形成一种互动和交流,以便让成员有着更广泛的交流空间。同时各个学习共同体之间,为了体现竞争的公平性,总体实力应基本保持一致,而不是根据学生在教室的座位前后四人简单地组合。

为了不让合作学习变成只注重形式,却忽视实质的“虚假合作”,构建好学习共同体后,教师还要帮助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明确任务职责,学习时才不会盲从。每个学习共同体中只有两种角色:一种是学习的主持者,负责学习活动的组织、分工、监督等,让每次合作学习有序开展;一种是学习的实施者,教师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如记录人、报告人、检查人、联络人等,互教互学,形成相互依靠和合作。当然,这种角色分工也不是长期固定的,组内成员要轮流担任,实现角色的互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二,科学设计有价值的内容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并不是什么内容都适合于合作学习。教学中,教师必须精心备课,准确把握教材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科学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

一是组织问题式讨论,这种讨论适用于需要充分感知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以加深理解的时候。教师应给学习共同体成员拟定好题目,题目的拟定应选择那些带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问题可以是并列式的,也可以是纵深式的;问题要带有明确的指向性,答案可以是多元的。如学习《父母的心》时就让学生讨论:“课文如果一开始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现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主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引导学生探讨文章的构思和波澜迭起的笔法,突现父母的贫穷之态和爱子之心。

二是接龙式讨论,即把课文按照结构布局顺序分成几个部分,学习共同体每个成员认领一个部分学习,写出体会,然后依次在小组发言。这样安排可以使共同体中的每一成员在讨论中相互依靠,相互合作。如学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抓住第一段中的“巍峨”、“雄伟”、“庄严”三个词为纲,顺着这个“纲”去了解课文是如何扣住这一特点来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这样学生各组按照三个形容词去读课文,理解课文,相继发言,形成了接龙式讨论。

三是角色学习,这种方式在文学作品学习中经常使用。如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我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后,再在小组中分角色学习,有的研究“皇帝”的语言和性格,有的研究“两个骗子”的语言和性格。有的研究“大臣和官员”的语言和性格,“小孩”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得到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重视,然后在共同体中交流,一人发言,其他成员补充,相互启发,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四是专题式讨论,这种讨论适用于同一学习任务下有多个子任务,只有分工协作才能共同完成的时候。专题设计比较集中地体现了研究性学习、跨领域学习目标,其内容和目标的设计,以语文素养、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乃至整体素质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如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有《鸟》和《叶》两个专题,在鸟的专题中有“观鸟”、“咏鸟”、“读鸟”、“谈鸟”、“写鸟”几个板块,有诗歌有散文,还有资料。我让学生先对鸟的种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存状态能有一些了解,识记一些关于鸟的诗词名句,学会欣赏关于鸟的歌曲。自学后再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学生或者朗诵关于鸟的诗歌,或者讲关于鸟的故事,或者收集有关鸟的成语,或者探讨关于人与鸟的关系。这样的活动,有学生的言语实践,有综合能力的培养。

五是讲演辩论,这种学习适用于学生意见产生较大分歧,必须通过合作达成共识的时候。辩论具有很强的竞赛性,要想取胜。必须先在学习共同体内有很好的交流,才能配合默契,获得成功。如学习《一面》时,当一个学生提出“从现代经济学角度看鲁迅先生是在帮内山老板搞促销”的观点时,课堂上气氛顿时热烈起来,此时教师可以巧妙引导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经过一番辩论,更深层地理解了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怀。

三,切实指导和监控学习过程

教师是合作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学习者和反思者,在合作学习中还担负着指导和监控学生合作学习的任务。

教师应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辅导,给学习共同体成员必要的知识储备。如讨论诗歌时,适当引导学生复习有关诗歌的知识:押韵、节奏、抒情形象、叙事诗主人公形象等;如教散文,适当指导学生复习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的一般知识,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读课文,解决问题,提升语文素养。教师还应教给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如倾听、表达、交流、建议、说服等,以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质疑、学会保留意见、学会主持,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教师要善于拓展思维,排除障碍。在学习共同体活动中发现学生富有创意的见解,及时为他们的讨论“推波助澜”,而当个别成员由于准备不足,或者思维堵塞,或者理解困难,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给予点拨指导。

教师要善于整合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基础是自主学习。否则就犹如空中楼阁、无源之水。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时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形成独特的思想认识,为合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还可以避免合作学习时候某些学生只当听众和观众。

教师要善于规范学习共同体的行为。师生要共同商量出合作的规则,并在实际活动中落实。要引导小组的每个成员认真准备,收集资料,记下体会,积极发言;如果发现个别成员思想开小差。发言不积极或者倾听不认真,教师要及时予以提醒,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教师要善于运用分享成果的策略。在学习共同体合作交流之后,或者在合作交流之中,要求学习共同体推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发言,在代表发言时,要求各个学习共同体成员边听边记录下自己没有想到的,或者小组在发言讨论时没有讲到的,这样弥补自己的不足,真正实现相互沟通,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四、全面而恰当地进行评价

在教学实践中,要想使这种学习共同体的合作学习取得良好效果,教师还应该将评价机制贯穿于合作学习的全过程。

评价机制和以往最大的变化就是以语文学习共同体为基本单位,而不是以个体为单位,即以共同体达成目标的总体成绩来作为评价的标准,而不以个体成绩作为衡量的依据。这样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鼓励大家合作达标,激发学习共同体成员互相取长补短,以实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共赢目标。

另外,评价的主体除了教师,还有学生;评价的内容除了认知方面的知识目标,还有合作意识、合作技能等合作目标;评价的方法除了教师点评,还有生生互评等。如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时,在朗读展示后,我要求各学习共同体按“小组自评——组间互评——教师建议”的程序进行评价,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地评价,是对朗读的提升,也是对当时危急情况的体验,更是对哈尔威的英雄精神的感悟。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一定要力求全面,科学而又具有激励性。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又要让学习共同体成员分享到集体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高质量、高效率的合作学习活动的进行。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建立互惠的语文学习共同体,教师必须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本质,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价值观念。新课标下的合作学习是接纳欣赏,是交流互动,是取长补短,是携手共进。

猜你喜欢

共同体成员交流
爱的共同体
如此交流,太暖!
两只挂钟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交流平台
我家的新成员
交流平台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课题组成员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