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直觉
2009-05-25柏章发
柏章发
什么是直觉?朱光潜先生说:“见到一个事物,心中只能领会那事物的形相或意象,不假思索,不生分别,不审意义,不立名言,这是知的最初阶段的活动,叫直觉。”直觉是人的思维直接把握事物本质的一种理性直观认识,它是感觉与思考、感性与理性、形象与概念熔于一炉的特殊产物。而艺术直觉则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客体的感性形式对其表现性内涵加以直接把握的艺术思维能力。艺术直觉最基本的特征是:
(一)直接性。艺术直觉的直接性是指文艺家直接、本能地把握艺术对象。文艺家往往迅速而直接地自动而无意识地摒弃或超越自觉的思维阶段,不假思索而豁然开朗地领悟和把握艺术对象内部所蕴含的本质特征的美学意义。所以,文艺家经常说不清为什么创作客体一定要这样刻画和塑造而不那样的再现与表现。
(二)直观性。欣赏主体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必须亲身去感受。任何优秀的艺术品,光靠别人转述或传达都不会产生真正的美感,只有亲自尝一口梨子才感知到梨子是甜的。也就是说只有亲自去看、去听,才会感受到震撼心灵的艺术魅力。
(三)模糊性。艺术直觉对审美客体的审美意义所做的审美判断是以感性的形态直接地、迅速地、不自觉地进行的,所以,这种审美判断不可能具有理性判断的明晰性,而必然带有不自觉性和不明确性——模糊性。
从艺术直觉的基本特征可以知道,文艺创作离不开艺术直觉。金圣叹在评点《西厢记》时说:“文章最妙的是此一刻被灵眼觑见,便于此一刻放灵手捉住。盖于略前一刻,亦不见,略后一刻便亦不见,恰恰不知何故,却于此一刻忽然觑见。若不捉住,便更寻不去。令《西厢记》若干文字,皆是作者于不知何一刻中灵眼忽然觑见,便疾捉住,因而直传到如今,细思万千年来,知他有何限妙文,已被觑见,却不曾捉住,遂总付之泥牛入海,永无消息。”所谓“灵眼”即艺术直觉能力。这段话不仅描述了艺术直觉的发生状态。也说明了在文艺创作中捕捉艺术直觉的重要性。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直觉。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直觉
阅览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是训练艺术直觉的有效途径。司空图、严羽说,“得鱼忘签”、“得意忘言”,主体所感知的不是孤立零碎的单个文字符号,而是由字、词、句、段所构成的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其“不求甚解”实际上就是指简化了的阅览过程。“有会意”则是对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的准确把握。所以,主体在进行速读时,有时不必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符号代码,而利用与直觉思维密切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等手段简化阅览过程,从而迅速敏锐地把握作品实质。跳读、翻读、猜读、倒读等往往是预见、猜测、期待的外在表现,可以活跃主体的直觉思维。广泛阅读,汲取其所需,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其感知对象,增加其词汇、句式的储备,厚积薄发。促进其语言经验、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逐渐形成艺术直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问‘隔与‘不隔之别。日:陶谢之诗不隔,延年之诗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在王国维看,不论是“写情”还是“写景”,凡是直接能给人一种鲜明、生动、真切感受的则为“不隔”,反之,若在创作时感情虚浮矫饰,遣词过于做作,或强或弱地破坏了作品的意象的真切性,这就难免使读者欣赏时犹如雾里看花,产生了“隔”或“不隔”的感觉。因而,归根到底,“隔”与“不隔”的关键还是在于作品本身是否真切地表达了“真感情、真景物”。就诗歌而言,“隔”是指读者不能从诗的词语中看见意象、境界的诗;“不隔”则是能使人一眼就看出意象与境界的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讲的“不隔”,其主旨是强调诗歌应诉诸读者的艺术直觉。而“隔”的诗,不能使读者顺利地透过文字来把握其意象、意境,故而引不起美感。
有了艺术直觉的能力,诗人方能写出形象生动而又意蕴丰厚的作品,例如,杜牧《秋夕》一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抒写宫女生活失意的孤寂幽怨的绝句。诗人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内心的孤凄。夜深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水。蘅塘退士评日:“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这一评述道出了艺术直觉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从思维学观点看,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方式之一。人们在学习时依靠视觉、听觉和智慧活动能够突然产生活泼的生机盎然的发现,这就是所谓“顿悟”。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先让学生自己去默读、朗读、涵咏,去揣摩玩味,通过直觉去领略课文的神韵、意境。例如教学朱自清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时,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和揣摩作者笔下荷塘月色的美景:银色般的月光明媚均匀,舞女飞裙似的荷叶亭亭如盖,琴韵样的荷香丝丝缕缕。娇若刚出浴之美人的荷蕾;朦胧而又婆娑的杨柳,昏黄如睡眠的灯光。如自然乐队的蝉声蛙声。这些物象组合在一起,如一幅完美的画。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凭自己的感受描述一幅月下荷花图。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艺术直觉的生成。
二、在朗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艺术直觉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所获得的知识,其中60%来自视觉,20%来自听觉,15%来自触觉,3%来自嗅觉,2%来自味觉。”在朗读时,须在一瞬间利用强化记忆储存信息并依靠快捷灵敏的直觉思维活动,才能在接收言语声波的同时理解语义并评判话语。要调动各种手段让学生多听、会听别人(录音)朗读。
什么是朗读?徐世荣先生说:“朗读就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把无声语言变为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话语言。”朗读是一种语言艺术的再创造,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见字读音的过程。当我们的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时候,必须注意“表情达意”,必须读得“活”。即必须对朗读的作品进行表达时的再创造。通常情况下,朗读总是面向听众的。朗读者要根据朗读作品的思想内容,运用有声语言的技巧,对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加工,以便从有声语言中准确、鲜明、生动地体现作品的基本精神,表达作品的独特风貌,使听众深刻体味作品并受到感染。
朗读在各种不同文体的范文教学中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散文特别是抒怀散文,朗读显得更为重要。散文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配合以有表情的朗读,即使讲解十分准确,十分精当,也仍然缺乏感染力,而缺乏感染力的散文教学就不能说是成功的。
古人云:“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美妙的境界,从而促进艺术直觉的形成。例,教学鲁迅散文《为了忘却的记念》的第四部分:
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这一节中鲁迅对战友深切的关怀和挂念之情写得真挚动人,他多么希望他的战友们能够生活下去,战斗下去!作者突然接到了一个“可靠消息”,他的无限悲愤是可以想见的,他的心中不平的波澜是可以触及的。这时,作者只写下了“原来如此!”这四个字,加上后面的感叹号、省略号。这里,蕴含了多么复杂而强烈的感情!这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革命文学青年的无耻行径的极端憎恨,朗读时,要真正把握住这四个字的深刻含意和作者的情绪,并在“原来”之后作适当停顿,“如此”二字要读得深沉,不要太快,“如”要读长音;在留有足够停顿时间以后,再接读下一节。这样,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形成具体的内心形象,在感觉、知觉的基础上,再通过真情实感的朗读,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图式,使艺术直觉得以生成。
三、在写作构思中训练学生的艺术直觉
虽然艺术直觉是与其他各种心理要素交融渗透构成的一种合力所致,但艺术直觉作为其中极为活跃的自由元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苏珊·朗格从符号论美学的角度指出:“对形式的各种认识都是直觉的。各种关系只能通过直接的洞察即直觉来认识。各种关系是指:独特性、和谐、各种形式的一致性、对比,以及在整个完形中的合成等等。而且,形式,以及形式的意味或含义,也都是通过直觉发现。”
在艺术创作中,作家往往更相信自己的艺术直觉,而不愿遵循某种观念。此时,逻辑思维的作用是帮助作家检验艺术直觉所捕获的材料的思想价值,而不是为创作制定的条条框框。因此,依靠艺术直觉来创作,使作品包含某些作者根本没有明确意识到的思想内容,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形象大于思想”的情形。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这种情形就表现为作家凭“本能”——艺术直觉来创作,有时就会不知不觉地,或感觉到了却无可奈何地使自己的描写与最初的某些设想,某些观念相冲突。如果不尊重自己的艺术直觉,而是严格地按照预定的设想、观念来创作,就难免使作品显得呆板。
人们通过感官的感觉,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但直觉就能够帮助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在写作中,意在笔先,辞随意生,只有对客观事物有正确、全面、深刻的认识,在思想上十分清晰,语言上才会明确、生动、流畅。而艺术直觉的形成来源于个人的学识和经验,所以要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直觉,就要重视积累写作材料和写作素养,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也要注重读写的结合。读是接受,写是表达,读和写是紧密相关的两种能力。读可以在吸取知识中引起求知欲,又可以从研究他人文章写法中得到借鉴,所以,读既为写作积累了材料,又学习到写作方法,从而提高写作素养。
刘勰说:“积字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读以穷照。驯致以怿辞。”强调材料的积累和提高观察分析能力的重要性。除了激发学生多读会读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在生活中吸取写作材料。“一粒沙子看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无论是自然界中风云雷电、日月星火,还是大漠孤烟、小桥流水;也不管是社会中的热点问题,还是家庭中的小事,教师都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并及时把它们运用于写作中,才能使学生积累生活中美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使学生的艺术直觉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