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校园

2009-05-25魏晓燕

党史文苑 2009年8期
关键词:人文校园大学

魏晓燕 孙 斌

[摘 要] 大学和谐校园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坚持“和谐办学”的方针,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

[关键词] 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对“和谐社会”有更加明确的论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大学校园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同时也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和谐与否,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影响到全社会的和谐。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辟描述,结合大学发展建设的目标要求,笔者认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坚持以人为本是其出发点和归宿。

一、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

1、民主法治是和谐校园的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必定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就是要让社会主义民主在大学校园里得到充分发扬,让依法治校基本方针得到切实贯彻,让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在办学过程中,通过民主法治保障师生民主权利,平衡和调节校园利益关系,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只有将民主法治的指导原则和运作机制引入学校事务治理的过程中,强调依法拥有和行使权力,才能有效克服集权制、官僚制造成的弊端,从而提高高等学校内部结构的协调性和发展的合理性、科学性。

2、公平正义是和谐校园的管理理念。公平正义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就是要充分尊重人的权利,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领导还是教职工,其权利的平等是公平的基础。具体体现为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机会公平是指在校园内,不论什么人,都可以通过公平竞争获得自身的利益,实现学校与个人的共同发展。过程公平,指师生参与学校经济与政治生活等各项活动的过程要公开和透明,评选机构要按标准公正行事;在制定诸如学校岗位业绩津贴分配等重要制度时要有专家和教师的广泛参与;重大事项要征求全校教职工的意见,重大决策的出台要专家和相关部门进行论证等。结果公平,一是指要建立按劳分酬、优绩优酬、责酬一致的分配激励机制;二要对一些由于知识、技能、条件等欠缺的师生提供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参与结果分配的能力,对一些家庭贫困、负担较重的师生,应当给予适当的保障。

3、诚信友爱是和谐校园的道德规范。诚信作为一种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基本内容就是诚实、诚恳、信用、信任,即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誉取信于人,给他人以信任。友爱的基本内容就是宽厚、仁和、达礼,即融洽和睦、知礼守礼。构建和谐校园最主要的一点是需要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互相信任和宽容。这种信任和宽容,从伦理学的角度看,主要依赖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在意识上具有诚实信用之态度,与人为善之情感。孔子告诫人们要每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民无信不立”。诚信友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园生活中的各种摩擦,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事业的成功,使学校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一个缺失诚信友爱的校园,必然影响学校的持续快速发展,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4、活力创新是和谐校园的发展动力。校园活力来自“创造”,而充满活力是校园文明进步与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现代大学的重要标志。因此,构建充满活力的校园,就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各方面的创造活力,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破除思想观念和体制上的各种障碍。只有改变那些影响和束缚活力的制度供给和政策设定,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和环境,使校园充满活力,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谐发展校园还必须有良好的秩序和稳定的机制做保障,动荡无序的校园也不是和谐校园。因此,实现活力与有序的动态平衡,形成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的状态是建立充满活力的校园的应有之义,它意味着我们要构建的和谐校园,是在生机勃勃的氛围中保持稳定的校园,是一个既充满创造活力又富有秩序的校园。

5、安定有序是和谐校园的发展基础。校园安定首先是指校园平安、稳定,师生的生活状态平静正常,可以为教师、学生提供一个安定有保障的生活环境,在心理上营造一种安全与信任的良好氛围,保障人与人之间的各种交往在文明友善的环境中进行。其次应该是在与外部互动过程中,发挥学校对社会的影响与教育功能,为学校缔造一个安全文明的外部环境。校园有序是指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基本建设、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有章可循,使校园在平安、正常的状态下有条不紊地运行、发展。这就要求校园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完善、秩序良好、教职工队伍建设科学合理,学校的各种利益之间协调平衡发展。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校园的人文内涵。和谐的校园环境不仅仅是绿化、园林化、艺术化,更表现在师生们的环境道德水平上。具体体现在师生员工善待自然、生物、社会环境和他人的积极意识,是不仅尊重人、而且尊重自然价值的道德责任,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情怀与境界。不仅体现在环境保护本身,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实体教育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改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推进学生环境道德的内化。

二、和谐校园的以人为本构建

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提炼为三句话:“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它精辟地表达出“以人为本”管理的本质——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以促进人自身完善与发展为根本目的,强调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辨证统一原则的管理理念。这是大学和谐校园构建的目标所在,也是大学和谐校园构建的方向所在。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用“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来全面构建和谐校园。

1、校园管理要凸现“以人为本”。

大学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确立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核心管理理念,以人的价值追求、个性发展、人格与素质完善、生活幸福为基点,来思考、定位和实施大学管理。

第一是民主管理理念。就是要求在各种管理工作中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人在管理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鼓励师生员工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策略思考,形成双向交流的管理秩序。

第二是法治观念。实行依法治校,从本质上讲也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必然要求。大学管理者应确立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和治校方针,把国家的法律、法规作为管理学校的依据,规范管理制度和办学行为,对学校各项事务进行依法管理,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校园管理环境。

第三是服务观念。在现代社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职责与角色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被管理者角度讲,其主要职责已从先前被动地接受任务以及为完成任务而必需的资源转变为主动获取资源、信息,并在不断的知识积累和个性化的创造中实现组织目的和自身价值。这就要求管理者转变观念,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确定大学发展的方向和科学决策,并为被管理者不断提供完成工作所需的信息、资源等服务。

第四是团队创新理念。在大学内部,既有群体之分,又有学科专业门类之别,更有同一学科内部甚至门派之争,而大学目标的实现又必须以认识统一和步调一致为前提。因此,在大学管理中,必须强调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理想与目标。在此前提下,形成一种协力精进、团队创新的组织信念。团队精神是现代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大学价值观、实现大学目标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大学管理效能的实现基础。

2、教育教学要贯穿“以人为本”。

教育教学工作是育人的基本途径,它不仅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增长他们的知识才干,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教书育人”的工作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育人”当作一个主旨性工作来开展,而育人的途径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第一是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是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难点。首先,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师德的培养。德为师之本,师德的核心就是奉献和责任。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除了通过人文知识课程的学习、广博而高雅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与体验外,更需要教师人格的感染与启迪。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为人师表,在课程教学中贯穿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教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其次,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自觉性,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

第二是加强专业课程的人文性建设。专业课程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科学的精神造就学生追求真理的勤奋作风,人文精神富于抽象的学科知识生动形象,两者相结合,既可以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有效掌握,又可以造就学生的优秀品质。在专业课程建设中,要努力挖掘专业课程的人文性背景,使学科知识充满人性化因素,只有科学和人文融合起来,人文教育才会深入,才会有更高的效率。

第三是活跃大学生的第二课堂生活,探索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充分融合提供广阔的天地。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通过社会实践,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认识国情、民情,促进学生的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环境建设要围绕“以人为本”。

环境建设的“以人为本”是指高校在硬件建设上要更加符合人的审美之需要,充分发挥物质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可以艺术地塑造、传播和提升学校的形象。大学校园的环境建设要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影响作用,从“以人为本”出发,抓好三个方面的环境建设:

第一是标志性建设。标志不仅是发动所有的视觉设计要素的主导力量,也是统一所有要素的核心。它应该集中体现校园形象的特征和个性,将校园精神、理念以一种鲜明的风格、独创性的设计、富有美感的语言文字、标志物展示出来。

第二是结构布局。结构布局是指房屋建筑、景点的分布,路网和配套设施的设置等,通过对区域、景观、建筑等环境要素的结构优化重组,调动多项空间资源,突出校园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品位。结构布局要讲究整体美、和谐美,紧凑、规整,不破坏校园风格,同时也能融功能性、便利性于一体。

第三是景观建筑。景观建筑是人化的自然物,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能够修养心性、陶冶情操、培养情感。校园建筑文化是大学文化生存、交融、发展的重要物质文化基础,对于校园的文化品质、追求、历史风格、声望印象都有特殊的表现作用。校园建筑和景观应该有同质风格,主体建筑突出文化特色,起到统领作用,但也要避免呆板,应富有变化性和活泼性;配套设施要现出浓浓的校园特色和文化气氛,鲜明地传达出校园精神理念,带给人无尽的思索和追求。

总之,和谐校园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部分,对社会的和谐建设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同时,和谐校园建设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有显性的建设标准,有章可循,更有隐性的文化因素,需要开发和挖掘,只有紧紧把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才能全面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2—20.

[2]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0—03—1.

[3]吴红梅.文化与以人为本的管理[J].清华管理评论,2000(8).

[4][美]墨子刻.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5]成复旺.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6]林娅.当代中国哲学热点问题透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7]田建国.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5,(6).

[8]张坚强,李恒川.全球化背景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困境[J].江苏高教,2002,(6).

[9]刘微,走进学生为主体时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N].中国教育报,2003—03—31.

[10]吕雪峰.论大学和谐校园及其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7,(3).

责任编辑 刘金旭

猜你喜欢

人文校园大学
人文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