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恩从体验开始

2009-05-25胡凡中

教育前沿·综合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周记同学老师

胡凡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

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题记

背景

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以自我中心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太过于溺爱宝贝,认为孩子小,凡事替孩子包办:好吃的留着,铅笔替孩子削好,书包替孩子背着,家务不让孩子碰着,有的学生饭还要大人喂着,除了作业不代办,其余都是老将出马,甚至作业也是家长陪着做……都是无条件的给予,没有培养孩子的回报意识,从而养成了对现有的条件不珍惜,只顾一味地索取,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早已习以为常把这一切都看做是理所当然的,当然不会想什么感恩。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和原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同志探讨青少年教育问题时用了四句话来概括当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现状,即:对人不感激,对事不满意,对物不怜惜,对己不严格。

个案

小Z是初一时转到我班的一个孩子。

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工家庭,父母在城里租房做豆腐生计,家境虽然不宽裕,但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从小就受到家人悉心的呵护,因此养成了自私自利,锱铢必较,不为他人着想的不良个性。

在家里,小Z惟我独尊,不管家里情况如何,父母必须满足自己的要求,否则就哭闹不休,他的父母常常因为拿他没有办法,而打电话向我求助。在学校,小Z因为与同学相处时斤斤计较,与同学们的关系也很差,在班里没有朋友,甚至到处树敌,班里很多孩子不止不喜欢他,甚至看不起他,合伙欺负他。而这样的人际交往的危机,常常让小Z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情急之下,他往往只有用武力保护自己,企图摆脱困境。

一个星期一的中午,班里学生到办公室告诉我,说小Z和同学打起来了,我去教室一看,他正和一男生小Y扭打在一起,我马上把二人拉开,并询问了事情经过,事情其实很简单,小Y在路过小Z座位的时候不小心将小Z 的书包碰到地上了,书撒了一地,但小Y忙着和同学下棋,没有及时帮小Z捡起来,小Z就认为是小Y故意的,于是到小Y位子上把小Y 的书包也扔到地上,小Y气不过,两人就打起来了。就在我将二人拉开之后,小Z眼中充满了怨恨,哭着对我大喊了一声:“所有人都欺负我!”。

小Z的话深深震撼了我,我必须得好好动脑帮助他。

一天课间,我把小Z叫到我身边,拍着他的肩膀说:“小Z,听父母说你在家里特别能干,最喜欢帮助父母做事了,这个星期天老师交给你一个任务,你能完成吗?”一听老师有任务给他,孩子的眼睛亮了起来,立刻点头说:“好啊,我能完成。”我继续说:“我们这个星期周记的题目是《和父母一起工作》,你能和父母一起出去送一天豆腐吗?”“哦,这样啊……”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我马上握住他的手,望着他的眼睛重重地点了一下头,对他说:“是啊,没问题吧?对于你来说小菜一碟。”听了我的鼓励,他不再犹豫了,快乐起来:“恩,好的!”

于是,那个星期天,小Z就跟着父母推车走街串巷,送了一天的豆腐。星期一,我特地将他叫到一边,拿着他的笔记本,对他说:“小Z,老师看了你的周记,你圆满完成了这次任务,感觉还不错吧?”“感觉不好,”他苦着一张脸,“老师,我昨天才知道送豆腐可累了,不仅要推着车子到处走,嘴里还要不停吆喝,最辛苦的是,一天下来还挣不了几个钱。把我累坏了,我再也不想去了。”我接着他的话说:“为什么要用走呢,找出租三轮轻松得多呀。”“哎呀,老师,你不知道,我爸妈不让坐车,他们每天都是用走的,真不懂他们怎么想的。”这个时候,我趁机追问他:“确实很奇怪。租车也才两三块钱,这个钱他们也舍不得吗?真吝啬。”听了我的话,他表情变了,突然严肃了起来,几秒钟后,他低声说:“老师,我爸爸并不是个吝啬的人,他平时给我买好吃的从来不含糊,我知道他为什么不坐车,是因为……”他的声音哽咽了,眼里闪动着泪花,我没有继续问下去,因为我知道,孩子已经明白了我想说的话。

过了一段时间,我和他的父母通了次电话,问了问小Z在家的表现,他爸爸欣喜地告诉我,孩子变了,在家偶尔也要帮父母做事了。虽然现在次数还不多,但已经让他们感到欣慰了。我告诉家长,继续观察,并且常常鼓励孩子每天坚持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一来可以养成孩子的劳动习惯,二来可以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

我为自己的努力有了收获而兴奋。

趁热打铁,我在班级组织了一次名叫“护蛋行动”的体验活动。内容是:每位同学保护一个蛋,要求必须把蛋一直带到身边,所谓人蛋应形影不离,并且不能让它破裂,时间为一个星期。坚持到最后,且让蛋完好无损的同学可荣获“护蛋天使”的称号。

我要让小Z和同学们共同去体验一下精心呵护一个鸡蛋的艰辛和责任。

以下摘录的是小Z周记的内容:

《与众不同的经历》

每当看到那可爱的鸡蛋,我就会想起那有趣的护蛋经历。这是班主任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也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经历。

放学后,我就拿了一个鸡蛋将它用纸包了一层又一层,它变成了一个雪球了,我又用塑料袋给它穿了外衣,大功告成了。我将它小心翼翼的放进我的口袋里,每时每刻的想着它的安全。在学校里,每当下课时,我总不敢在教室里跑跳,害怕我的鸡蛋会破碎。我像鸡妈妈一样呵护它,爱护它。记的有一次,我在上体育课时把它带在身上,跑步时把它紧紧握在手中,每跨一步都提心吊胆,下课了,看到鸡蛋完好无损心里甜丝丝的。几天的护蛋经历使我学会了许多,让我明白了父母的爱是那么的真挚和无私。

过去,父母爱意的叮咛,有时在我眼中成了烦人的唠叨。父母的关心,有时在我眼中成了多管闲事。哎!自己太不懂事了!父母把我们从呱呱坠地的婴儿悉心照顾为健康的少年。从小到大,他们为我们流了多少汗水,花费了多少心血,父母的额头上多了几道深沟,这是岁月给他们的礼物;父母的双手是多么的温馨,也是那么的粗糙,这双手为我遮风挡雨,为我建造了温暖的家。我爱我的父母,爱我那温馨的家。

我及时把这篇周记发到我们班级网站(http://www.lyyihe.com/banji/index.asp?ku=96)的“同龄心语”栏目内。

接下来,我又在班里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对孩子们进行了友情的教育,告诉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他人身上的“不完美”,并且帮助他转变,而不能孤立他甚至合起伙欺负他。在会上,我没有提小Z的名字,只是将此类现象提出来,保护了小Z的自尊心,也让班里其他孩子受到了教育。在小Z渐渐消除怨恨的过程中,我通过平日的认真观察,发现了几个愿意和小Z做朋友的孩子。于是,我常常有意无意地表扬他们的友谊,特别是在小Z和他的朋友发生矛盾的时候,在我的引导下,他的好朋友还能在这个时候对他不离不弃,这让小Z非常感动,也让这些好朋友的感情与日俱增。

经过努力,小Z和同学发生矛盾的次数渐渐少了,他的父母也不再打电话向我求助。更让人愉快的是小Z的脸上因为有了朋友的温暖而多了笑容。他眼神中的怨恨、不平已渐渐被快乐、平静所取代。

给孩子一个体验的机会,孩子会发生变化的。有时就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也有可能成为孩子变化的转折点。我不知道小Z这种积极的状态还能持续多久,但我相信只要我心中的热情不灭,给予他更多体验与感悟的机会,多多地关注他,他是可以出现奇迹的。

反思

学会感恩,首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学会感恩,其实就是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关爱别人、帮助别人。

小Z的行为根源在于他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对他人心怀感激。所以他不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不会理解父母、他人,总认为是别人对不起他,而且长期在学校受到同学的孤立,也让小Z 内心对同学的看法出现偏差,所以才会说“所有人都欺负他。”这其实是自私的个性导所致。

正是基于对小Z家庭情况、个性特征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我让学生通过“换位体验”的方法体会了家长的辛苦,从而学会为他人着想。在活动中,我从总体上把握两个重点:一是重个人心理的思维体验活动;二是重集体的互动性实际活动。通过对班里同学集体指导和对小Z好朋友的个别引导改变了小Z的人际环境,让他逐渐摆脱了受孤立的困境,逐渐消除了心理危机。

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这样一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21世纪是体验的世纪,教育要凸显体验,体验是教育的本体。为师者应该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积极关注体验性学习,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实践中,要本着“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思路,努力创设教育的真实情景让学生体验、感悟。在这种真实的实践与真切的体验中,孩子进行了自我教育,比老师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也才会真正感受到自己成长的滋味。

猜你喜欢

周记同学老师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语文周记教学的实施与反思
茶叶的秘密
帮忙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嘎嘎猪的周记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