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小麦新品种新冬29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09-05-25张喜琴简大为苏菲拉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5期
关键词:冬小麦特征特性高产栽培

张喜琴 简大为 苏菲拉

摘要 介绍了冬小麦新品种新冬29号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精量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冬小麦;新冬29号;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高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 S512.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175-01

冬小麦新冬29号是新疆农四师农科所以PH82-2-2为母本,以鲁植79-1为父本于1994年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系统选育。2005年3月经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新冬29号。

1 特征特性

冬性,中熟种,全生育期284~286d。其芽鞘绿色,幼苗直立,株型紧凑,叶挺,叶舌绿色,叶耳白色,叶片蜡质层较厚,株高95~105cm。花药黄色,花丝黄色,穗长方形,穗长10cm左右,小穗排列紧密,每穗结实小穗17个左右,小穗粒数2.8~3.4粒,主穗粒数45粒左右,长芒,护颖长勺形状、白色,颖壳茸毛白色,颖肩盾形。籽粒白色、椭圆,粒质角质,腹沟较深,冠毛长度中等,千粒重40~48g,容重800~830g/L,属中筋小麦品种。分蘖成穗率中等。抗寒性较好,较耐雪腐、雪霉病;抗病性较好,高抗白粉病,中抗锈病;黑胚较少,较抗干热风,适应性较好。在北疆冬小麦种植区表现很好的丰产性,生长势旺盛,大穗。

2 产量表现

2001~2002年度,新冬29号产量6 564kg/hm2,较对照新冬18号减产0.91%,较对照新冬22号增产14.20%,居参试材料第2位,与新冬18号产量相当,极显著高于新冬22号;2002~2003年度,新冬29号产量6 006kg/hm2,较对照新冬18号增产2.88%,较对照新冬22号增产7.01%,居参试材料第1位,与新冬18号和新冬22号产量相当。2001~2003年度,2年总结:新冬29号产量6 330kg/hm2,较对照新冬18号增产1.54%,较对照新冬22号增产11.52%,居参试材料第1位,与新冬18号产量相当,极显著高于新冬22号;其中4点次表现比两对照增产,1点表现比对照新冬18增产且低于新冬22号产量,2点表现比对照新冬22号增产,3点表现比两对照减产;产量变异系数为17.22%。全生育期286d,比新冬18号晚熟3d,比新冬22号晚熟8d。在新疆自治区组织的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中(5点5个品系(种))。新冬29号产量5 617.35kg/hm2,较对照新冬18号减产4.53%(减产的原因是干热风的危害),较对照新冬22号增产5.70%,居参试材料第4位,与新冬18号和新冬22号产量相当;其中2点次表现比两对照增产,1点表现比对照新冬22号增产,2点表现减产;全生育期271d,比新冬18号早熟2d,比新冬22号晚熟6d。2002~2004年,3年15点次新冬29号与对照新冬18号和新冬22号平均产量的对比。新冬29号有9点次高于对照新冬18号,13点次高于对照新冬22号。其中低于对照新冬18号和新冬22号的奇台2点次产量可以不记。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播前准备

3.1.1 种子处理。实行统一留种、统一精选、统一供种,播前晒种有利于打破种子的休眠,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使出苗整齐,生长势强。一般选择晴天,把种子摊晒在场上2~3cm厚,晒1~2d即可。为了防止病虫害通过种子传播,应在选好种子的基础上于播前10d,每100kg种子用敌委丹100~200mL、适乐时100~200mL(可单用,也可混用)进行包衣。

3.1.2 土壤选择。选前茬为绿肥、大豆、玉米且有机质含量较高的中壤质地的、灌排水方便的田块。结合犁地进行全层一次性施肥,用有机肥(羊粪、牛粪等)15t/hm2,磷酸二铵150~225kg/hm2,尿素120~150kg/hm2。犁地前要灌好播前水,蓄足底墒,犁地要求深浅一致,犁深25cm以上,不漏耕,不留暗埂,到头到边,整平耙细达到播种状态。

3.2 精量播种,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小麦高产的中心环节,能使小麦充分有效地利用光能,合理吸收利用土壤营养物质达到穗大、粒多、粒饱,从而保证单位面积获得较高的产量。结合品种特性,采用24行条播机播种,播种量应控制在270kg/hm2以内,播种深度3~4cm,下籽均匀,施用种肥尿素30~45kg/hm2,磷酸二铵75~120kg/hm2,栽培密度为600~675万株/hm2,越冬总茎数不超过1 050万株/hm2,合理的群体结构有利于个体发育。

3.3 田间管理

3.3.1 返青前管理。地下水位较高的麦田,为防治雪腐、雪霉病的发生,冬小麦可不再浇冬前水。

3.3.2 幼苗阶段管理。在田间管理上,应依据不同类型的苗情采取转弱为壮的措施。如果麦苗缺氮肥,主要表现为麦苗黄绿,严重时呈淡黄色,叶片短窄生长缓慢。这可能是由于播种时未带种肥或春耙施肥量不足所致,应及时补施速效性氮肥。缺磷肥的麦苗,叶片呈暗蓝绿色,以后发展成暗紫色,植株很少分蘖或不分蘖,根系老化呈锈色,这类麦田应及时补施速效性磷肥。

3.3.3 返青期至拔节前管理。开春后机车能进地时立即进行耙地追肥,将剩余肥料一次性施入,对土壤条件差、苗情不匀的地块可随流水分次施入,以培育壮苗,促进小麦分化。返青和分蘖初期进行第1次化控,用矮壮素1 500~3 000 mL/hm2,对水300~450kg叶面喷施,群体大用量小,反之用量大,达到群体密度合理的作用,相隔5~7d后灌头水。拔节初期进行第2次化控,用矮壮素3 000~3 750mL/hm2,对水450kg喷施,以达到降低株高、防倒伏的目的。

3.3.4 起身拔节后管理。结合苗情采取不同措施有针对性地管理,浇好扬花水、灌浆水和麦黄水。为防止后期倒伏,浇水应避开大风、暴雨天气。

3.4 适时收获

千粒重一般以蜡熟末期至完熟期为最高,因此可根据天气条件、机力等,在蜡熟后期统筹安排,适时收获。

4 参考文献

[1] 王荣栋,尹经章.作物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简大为,宋卫平,苏菲拉.冬小麦新品种伊农19号[J].中国种业,2004(2):57.

[3] 李启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7):218-219.

猜你喜欢

冬小麦特征特性高产栽培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冬小麦的秘密
如冬小麦般耐心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