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名嘴是与非

2009-05-24林幸妃

博客天下 2009年15期
关键词:邱毅名嘴政论

林幸妃

名嘴里,邱毅爆料的花费最高,2006年10月他爆料陈水扁有海外账户,为搜集资料,花了将近30万美元。

大陆观光客来台湾走走,每晚回旅馆最爱的“余兴”节目,就是电视上的“谈话性节目”。“他们真敢讲,”一位大陆游客兴致盎然地说,甚至还出现“没有到台湾,不知文革还没了”的顺口溜。

台湾从1994年出现第一个谈话互动节目——《选举大家谈》,到2006年的“红衫军”围城,让人见识到政论名嘴透过电视、广播发挥出无与伦比的动员力量,更发展出一个全新的职业——“名嘴”。

‘名嘴逐渐变成媒体新势力,”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董事长管中祥说,也有政治人转战媒体,由于轮番漂流在不同的政论节目中,政治评论人杨宪宏称之为“媒体浪人”。

这股媒体新势力,到底是靠着什么力量形成?对台湾社会又造成什么样影响?

观众造就名嘴也摧毁名嘴

商业化操作政治立场,是台湾“名嘴产业”成长的基础。特别是在选举前后,立场鲜明的“各色”名嘴,在镜头前鼓吹、互诘的演出,通常都对选情有一定的影响。

观众以手中掌握的选票,让名嘴留在言论市场,而观众手中的电视遥控器,更是名嘴势力的来源,甚至造成名嘴的职业化。

台湾科研项目《政论性谈话节目的内容与阅听众收视动机的探讨》研究发现,受众会主动挑选自己想要看的节目,即使内容流于偏颇、冲突,仍是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也是台湾当下重要政治话题的“小窗口”。

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教授罗文辉说,他自己也常看政论节目,“看政论节目,对问题会有较深入的掌握和了解,至少会有某一方面的解释,不论是对立、冲突或攻击”。

为了这批有特定口味的观众,媒体开始有系统地培养名嘴。电视台为维持收视率,吸引观众,政论节目开始出现固定班底。

制作单位会根据每个人发言时的收视率进行分析,作为挑选来宾的依据,没有品牌、口才不好的人,很难出线。TVBS电视台新闻部节目制作人张慈轩坦言,站在制作人的立场,不会去找不了解镜头语言的人上节目,因为风险太大,“缺乏电视经验的人,很难适应节奏”。

有了个人品牌、加上收视率护体,经常上节目的名嘴就掌握媒体“发言权”。但大多数人更好奇的是,名嘴在电视上所谈内幕,到底是如何获得消息的?又是如何发挥影响力?

名嘴爆料变成发声工具

名嘴的消息来源,有些来自当事人或相关人。这些人希望借重名嘴的媒体发言权。新闻人出身的杨宪宏不讳言,很多企业大老板除了看政论节目,还会邀名嘴去了解事情,或说些背景让名嘴知道。

名嘴作为讯息平台,还可能在政治上产生引导政策的效应。四面八方都有人告知讯息,连官员也开始利用这一管道。去年马“政府”处理油价议题,“行政院”内部对油价涨不涨分成两派意见。“行政院秘书长”薛香川广邀名嘴商谈,最后结论不涨。当时许多名嘴强烈提醒,只要涨价,不分蓝绿一定炮轰。

有评论者质疑,为何“政府”不和媒体沟通,转而找名嘴?为何当事人选择名嘴为爆料渠道?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影响名嘴,效果立即可见,“用文字不如有人说,真实性更惊人”,杨宪宏说。

名嘴成为名符其实“说故事的人”。了解内情者爆料、擅长评论者分析,当然,更多的消息是金钱交换而来。

以爆料揭弊一举成名的“立委”邱毅,被视为“说故事”第一把交椅。但他也坦承,他在2005年10月26日揭发陈哲男前往韩国济州岛赌场赌博,掀起高捷弊案另一波高潮的照片,是花3000美元购买来的。

名嘴里,邱毅爆料的花费最高。2006年10月他爆料陈水扁有海外账户,为搜集资料,花了将近30万美元。

起诉陈水扁时,有人曾质疑,扁案起诉书和之前名嘴爆料内容几乎完全相符,特侦组违反了“侦查不公开”规则,给外界造成“全民公审”的印象。

邱毅却反驳,“特侦组掌握的很多资料都是我给的,”他们只是求证再拼凑,或是把中间断点接起来,不了解之处也会跟我讨论。“特侦组要给什么消息,一定选择给我,”邱毅说,“因为给我,不是泄密。”

港澳台部落格·资讯

马英九变身漫画主角

陈斌/中时部落格

台军方为培养现代军人文武兼修的素养,7月22日上午在孙中山纪念馆举行美术展。作品包括国画、书法、油画、漫画及摄影等。马英九和台“国防部长”陈肇敏都成了漫画中的主角。其中,有马英九在新式体测跑步拿第一的英姿,还有人拿反台独作文章。

毛泽东蒋介石逗趣公仔风靡台湾

吴彦之/东森部落格

7月20日,台北“中正纪念堂”牌匾挂回。多数人在看“牌匾纷争”时,不知道纪念堂里还有一家专卖两蒋(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商品的“蒋堂”,其中最受大陆游客青睞的商品竟然不是马英九,而是模仿毛泽东和蒋介石满脸笑容、勾肩措背的玩偶。

“蒋堂”里的两岸政治明星玩偶,包括毛泽东、蒋介石、孙中山、宋庆龄、马英九等,每个售价台币350元。店员表示,游客买得最多的是蒋介石和毛泽东勾肩措背的玩偶,曾经有人一出手就买20个带回大陆。

郭冠英:为反“台独”损失70万很值得

杨久/敏思部落格

“被撤职,工资加上退休金,我损失了70多万美元,但我并不认为这样做不值得。以前我是偷偷摸摸地爱国,现在我可以光明正大地爱国……”7月中旬,因涉嫌“辱台”言论而被台湾当局于今年4月撤职的,前台湾“新闻局”驻加拿大新闻官郭冠英,不改“大嗓子”风格毅然接受采访。

今年3月,他被台湾媒体发现疑似以“范兰钦”等笔名发表多篇文章,高调反“台独”,在岛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如入无人之境一女子闯台湾“总统府”

胡珊/壹苹果部落格

台湾“总统府”安保出现重大漏洞。“总统府”发言人王郁琦7月20日上午证实,6月30日上午一名妇女在没有事先登记与换证情形下,通过重重警卫,直闯“总统府”并搭电梯到5楼。当时马英九正在中美洲,并未遭受打扰。

王郁琦表示,该名妇女在府内5楼待了10余分钟后,被该楼层人员发现。事后经查,该妇人从1996年至今,共向“总统府”陈情多达65次,但陈情信件内容,大多不知所云。

香港新风潮:“(口靓)模”横扫一片

李启彤/yahoo香港

7月22日,香港第20届书展开幕,前7小时就吸引逾7万人次入场,几乎爆棚。但这7万人中却有大部分是来买“嘲模(指少女模特)”的写真集,让人大跌眼镜,被外界批评为“(口靓)模粉丝入侵书展”,引发香港社会巨大争议。

“(口靓)模”此词为香港独有,指年纪小的大眼美女,卖点是可爱和漂亮,代表人物为周秀娜、杨颖等。去年,广告商发现和顶级模特相比,“(口靓)模”更价廉物美,在少男少女中更具号召力,于是2008年成为“(口靓)模元年”。

猜你喜欢

邱毅名嘴政论
邱毅因揭批网军遭恐吓
电视政论片《浩荡》的“浩荡之气”
基于《勇立潮头》创作实践浅析电视政论片要素组合
18世纪以来西方新闻业的文学性与政论性传统
解放前《观察》周刊的政论探究
央视名嘴儿李瑞英:爱孩子就要让他自己走
客观评论台湾「名嘴」
“鱼翅宴”引爆台湾名嘴内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