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央视直播7.5事件空前且正常

2009-05-24白岩松

博客天下 2009年15期
关键词:瓮安乌鲁木齐突发事件

白岩松

当我们按新闻规律办事,更人性化、更开放、更透明时,我们就能理直气壮地面对那些不客观的报道,并使这种不客观和不真实成为丑闻和笑料。

乌鲁木齐骚乱事件于7月5日晚上发生,中央电视台是7月6日开始以新闻的方式全面报道的,接着是《东方时空》和《新闻1+1》样态的全面直播,我们的直播时间为一个半小时,加上《东方时空》的半小时直播,当晚的直播时间共有两个小时。

之后的两天,《新闻1+1》也都对此进行了直播,而中央电视台也在7月7日派了包括张泉灵在内的强员前往乌鲁木齐进行了更立体化的快速报道。

当然,这次突发事件能够直播并不出乎我的意料。

直播,空前而非绝后

乌鲁木齐发生骚乱的消息被公布后,我们—直在做直播的准备,前线的人也在做新闻采集,后方的人在忙着找资料。在直播前的几个小时,是否直播已经在决策层那里经历了一点儿反复,最后,我们接到了可以直播的通知。对这样的突发事件,是否直播,我想我们的决策层也需要时间思考。

可以说,直播是常态的,但对乌鲁木齐这样的突发事件,我们直播还是首次,它是空前但不绝后,这样的电视直播将会更多更频繁,也成为新闻报道的常态模式。

而同时,面对这起事件,中国也选择了开放,让中外媒体第一时间赶到乌鲁木齐现场,进行采访报道。这样,我们的直播也就有了基础。

这样的开放也是必然的。从大的背景来看,经历了西藏事件、奥运会火炬传递和四川地震、贵州瓮安事件,我们的政治高层对透明的作用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就是对突发事件,你第一时间对媒体开放不会带来副作用,反而会制止谣言流传和虚假新闻的出现。这次直播乌鲁木齐骚乱事件就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当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变被动为主动,透明公开,掌握主导权;不要封锁、遮掩、躲闪,变成被动。

政府的应急反应很快

乌鲁木齐骚乱发生后,政府在媒体开放的应急反应方面还是很快的。在第一时间内,新疆自治区的主席、区党委书记前后发表电视讲话,乌鲁木齐的市委书记和市长接连举办记者招待会,宣布面对骚乱的各种措施,还快速成立了新闻中心,协助中外记者采访。

在骚乱发生后的第三天,地方政府还印发各种各样的宣传品,广泛地送到各个居民小区,安抚民心,让他们了解事实真相,不间断地把事态进展告知给公众……政府还在第一时间宣布对“7·5”暴力犯罪事件当中的死难者发放20万元抚恤金,同时领导干部还看望了那些住在医院里的伤者,每个人都送上了慰问金,对犯罪者进行围追堵截,有效缓解了市民紧张情绪,用真相帮助大家恢复理性。

在占领舆论阵地方面,也有了突破。本来,中新社组织有十几家海外华人媒体,正好在骚乱前几天到达新疆,在骚乱发生后,他们从库尔勒迅速赶到乌鲁木齐,对事态进行报道。然后,政府让海外驻中国的媒体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乌鲁木齐,进行现场采访。还开设新闻中心,给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

这样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看到,同去年的西藏事件相比,虽然也有很多的偏见和想象的事实,但这次西方媒体的报道相对而言要客观—点。事实再次证明,开放和透明有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有助于阻击偏见与流言的产生。

处理群体事件比以前成熟

目前,政府在处理这一事件时,手法明显比以前要成熟。任何群体的突发事件都有段酝酿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在它的酝酿、发酵期内,敏锐地捕捉到群体性事件爆发之前必然存在的群体性情绪的酝酿过程,把这种包含破坏力的群体情绪用各种方法弄清楚,并有相应的对策解决问题,事情可能就不会失控、发生。

比如瓮安事件和石首事件,你会发现,一个群体性事件的诞生,既有着长期情绪的积累,也有短期因某个导火索而急剧升腾的过程。因此,长期和短期都需要我们能敏感而有效地捕捉并应对,不能有侥幸心理或麻痹思想。

今年“两会”的时候,我当面和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聊瓮安事件,当时他有一句话让我的印象非常深:“瓮安不安国难安”。我知道他说的不仅仅是瓮安这一个问题,而是说瓮安所代表的事件类型。

我很高兴看到,政府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接连搞了三千多县委书记、县公安局局长来北京进行业务培训,教他们解决执政过程中面对问题的方法,这是个非常好的事,情。我的总结是:信息要公开、要透明,不给谣言传播的时间;地方的领导要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不滥用警力,然后就事论事,不把它立即政治化,立刻启动问责的机制,宣布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

用透明和開放去回应

在接受西方那些客观报道的同时,也必然面对它们那些不客观的报道。

实事求是地说,有部分外国媒体对中国永远会有很多误解,他们确实带着意识形态的眼镜在看中国。而很多方面,假如我们自身也存在问题的时候,就会给他们口实。

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要靠我们自己解决。当事情发生以后,要靠新闻的公开和透明,靠新闻事实真相解决。当我们按新闻规律去办事,更人性化更开放更透明,我们就能理直气壮面对那些不客观的新闻报道,并使这种不客观和不真实成为丑闻和笑料。

我曾经在节目中明确地说过一句话:1949年中国结束了挨打的时代,改革三十年中国结束了挨饿的时代,恐怕要开始面对一个长达很多年的挨骂时代,因为你已经大到了任何人都没法忽略你的地步。中国刚改革的时候全世界都在说你好,因为当时你不够大,现在你都这么大了,别人会仅仅是单向地说你好?

全世界被骂和表扬最多的是美国,中国恐怕也在往这个方向发展,所以应该有足够的承受力。不管是新闻表扬还是批评报道,我们都应该坦然接受,但是用透明与开放去回应。

猜你喜欢

瓮安乌鲁木齐突发事件
瓮安:“体旅融合”新路径
党建引领
2008—2014年乌鲁木齐主要污染物变化特征分析
瓮安,打造黔中经济增长极——专访黔南州委常委、副州长、瓮安县委书记蒋映生
突发事件
新疆首条ETC车道落户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热电联产与大气环境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