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靠谱的八国峰会采访记

2009-05-24郎永淳

博客天下 2009年15期
关键词:意大利人主会场连线

郎永淳

威尼斯很美,圣马可广场也很壮观,可咱都来不及看。想一边工作、一边欣赏美景,竟然成了奢望。

新闻提示

7月8日到10日,八国峰会在意大利小镇拉奎拉召开。峰会形成了7项成果文件,包括在必要时支持经济持续复苏及就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达成共识、确定发达国家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等。

7月13日,从罗马飞回北京,像梦一样。在达芬奇机场,航班晚点6个多小时,我们凌晨3点才起飞,而到了首都机场,又因为有侧切风,机长载着我们备降大连,到北京已经是夜里了。如此不顺的航程,恰如我们这10天在意大利不靠谱的生活。

像搬运工一般游走威尼斯

威尼斯太美了。几年前看过一部大盗在威尼斯偷油画和珠宝的电影后,我就被那片美景迷倒了。有报道说,威尼斯的水位近些年上升得有些快,常常被淹,那么它会消失吗?带着疑问,我们从北京飞到罗马,又从罗马匆匆赶往威尼斯,我们憧憬着在威尼斯水边作报道,既有美景又干了活,一举两得呀。

租用的卫星车司机来自英国,他粉碎了我们的美梦!这位老哥提前到达,并告诉我们,车就停在进岛的大桥的头上(the end of the brige),支好锅、试通北京的线路,正等着我们到。没成想,我们到了桥头却不见他的人影,两个桥“end”都找遍了,找了40多分钟,急得脸都绿了,北京的节目正等着我们连线呢!打他手机,一直没信号,最后终于在远离威尼斯长桥4公里的一条乡村小道上找到了他。这时已经到了预定的节目连线时间,我们七手八脚拉上设备,开始连线,后头的场景如果没有一块意大利文的路牌,我相信,谁都会以为那不就是在北京郊区吗?

这一次还算有惊无险,差一点耽误了国际时讯节目的连线,我们也差一点就进发心脏病,心跳加速、心率严重不齐。后来那英国老哥说,意大利警察从桥头就开始撵他,一直给他撵到了偏僻的角落,手机信号不好他也不知道,嗨,这事闹的!

连线过后,我们要赶往下一个采访地点。为了省钱,也为了体验意大利人的生活,我们拎着大包小裹和机器设备上了威尼斯的公交船,这一次我们可真叫“误上贼船”。威尼斯岛内不通车,全靠步行,上岛要么坐快艇,类似于出租车,要么坐公交船,类似于公交车,站站停。上了公交船不要紧,要命的是没算好时间,眼看约好的采访时间一分一秒地逼近了'这公交船还不紧不慢一站一站地挪呢。为了赶时间,我们涉水翻桥、穿街走巷赶往采访目的地——威尼斯市政厅,心里憋满怨气:威尼斯怎么这么多桥呀!那些古老的小桥都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上下,没有平滑的行李拖道,我们每过一座桥,都要像搬运工一样抬着那一堆行李和机器设备走。在似火的骄阳下,过著名景点奈何桥,我们也只能徒呼“奈何”,—点也没有感受到美景怡人!一路问路、寻路,一路电话沟通,但采访对象坚持原则,过时不候,等我们满头大汗赶到市政厅时,人家已经下班了。好在经过威尼斯新闻办公室负责人的沟通,这位“大侠”又赶回办公室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从市政厅出来,我们松了一口气,虽然历经艰险,但任务还算完成了,找酒店吧,脸上的肌肉刚想放松—下,却又出了点小事:一同事把包丢人家市政厅办公室了,真是忙中出乱。

这就是记者们在国外面对的采访处境,语言沟通不顺畅,当地环境不熟悉,真的是叫“摸着石头过河”。我们的总制片收到头儿的短信,“好好在威尼斯玩一天”,他郁闷的有苦说不出,挨累不说,还落个游山玩水的名声,肠子都快悔青了,他可是可以坐专机晚上才过来的,就为了送我们安全地来打前站。还好,晚上吃上了当地特色乌贼面,满嘴尽墨。这一天,都磨的什么嘴皮子呀!

威尼斯美呀,圣马可广场壮观呀,可我们都没来得及看,囫囵地睡了3、4个小时,一大早连完线,就赶回了罗马,转去G8(八国集团)主会场拉奎拉。

夜探拉奎拉,又会有什么奇遇呢?

一探拉奎拉

为了踩点,峰会开幕3天前我们就去了拉奎拉。拉奎拉4月份刚地震过,这个震区有7万多人口,现在还有不少人仍住在帐篷里。进入城区,先是山地警察盘问、再是当地警察局给指路到救灾军营验证,一切妥当后,才指引我们去G8主会场——拉奎拉财政警察学院。一路上,各军兵种快认全了,但你可不能拿起相机拍他们,他们一定会拦你。

这可是离峰会开幕只有3天了,路上連一个指路牌都没有,更别说“指路彩旗迎风飘扬”了,也许为防止本地人来拉奎拉会场示威游行,从而引发骚乱吧。但我纳闷意大利人是不是太悠闲了,不懂着急。同车的女同事说,前两天她因为采访的安排差点和意大利人急了,那意大利帅男反过来劝她:女士要优雅,干吗着急呢?后来,我在拉奎拉市政府等着采访拉奎拉市长时,看到这老兄一边抽着烟一边接受瑞士一家电台的采访,真是I服了YOU。

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准备状况,主办方居然通知我们:会场下午2点半可以统一接待媒体,你们先办上临时出入证在门口等吧,我们安检设施还没装好。

意大利人真的不会着急,3点多放我们进去了,兴奋很快消失:会场乱糟糟的,马路都还没铺好!这可是还有3天就开会了呀,不着急的意大利人竟然就这样把会场开放给各国记者提前参观了'这让我们吃惊不小。要知道现场二十几个国家的记者在那里耗了大半天的时间,就为了拍摄峰会筹备情况。这事要搁在咱中国,没准备好哪能见媒体,更何况通知媒体来后,还让媒体白白等候,浪费了那么多时间!难怪多数媒体指责组织混乱,这不仅仅因为确实乱,而且灾区根本没有接待能力,每天记者们要从罗马赶过来,一天来回,路上就是4个小时,他们认为贝卢斯科尼作为商人出身的总理,目的性太强,把峰会举办地从撒丁岛挪到地震灾区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世界关注拉奎拉,让领导人来认捐。

开会后主会场是不让进的,想趁会前参观一下吧,可是组织者指着主会场那两栋楼说,就在那儿,正在布置,你们今天不能进。那我们来干嘛?人家说了:参观一下正在布展的给领导人看的意大利文化艺术手工展、救救拉奎拉展,一开会,你们就看不着了。看完拍完,想走是不行地,要“统一行动,群进群出”。好不容易,找个关系,才得以偷偷溜出会场。一队日本记者也和我们一样,睁着茫然的眼睛,跟在我们身后,“逃了出来”。

再进拉奎拉

话说这天,夜幕降临,在车上,我们接到电话,继续前往拉奎拉,做好后续报道。司机拉着我们在拉奎拉的夜色中转悠了一条又一条小道,一个多小时后才找到转运车,搭载我们去媒体村。

组织者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峰会呢?我们没底!经历过前几次的险情,我们担心到了IBC(国际广播中心),人生地不熟,厄运还会伴随我们。

事情总会有转机吧?!

当地时间7月7号23点半,我们到达IBC,现场稀稀拉拉几十个人,各家媒体租下的报道点几乎空无一人。于是,我们跑上二楼平台,一次一次地蹭“出镜区域”的现场连线。朝闻天下、9点新闻,做了两场连线报道后,收拾好设备,已是当地时间凌晨4点。我们就躺在工作间的椅子上想小睡一会儿,可是刚睡了一小时,小胖我们几个人就生生地被冻醒了。这里的气候,确实不是我们过得惯的。白天,地中海的阳光是那么的毒,我们没有富人命,却都晒出富人一般黝黑的肤色,而且脑袋都被晒得晕晕乎乎的。也难怪,下午摄制组的“老同志”回罗马转车时,又落下一个包,这一回可不像是在威尼斯了,连意大利的防暴警察和警犬都上了,人家害怕扔在停车场里的无人认领的包会是炸弹,原来,他们也有急的时候!

这一次采访并不能说是十分理想,记者工作间只能看到公用信号,对各国媒体都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只有站在不同的角度,抓自己的细节、听懂不同的声音、分析出背后隐含的重要内容,才能做出与众不同的采访。而且,我们没有“关系”,有“关系”的记者能够约出几个政要达人到二楼平台采访,比如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等等,我们只能算是泛泛采访。

猜你喜欢

意大利人主会场连线
意大利人在中国的餐饮事业
快乐连线
科技活动周主会场掠影
科技活动周主会场掠影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世界粮食日主会场掠影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20年会主会场圆满谢幕
快乐连线
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