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传统文化与理想人格的培育
2009-05-22娜日娜
娜日娜
摘要:数百年来,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居无定所,生活在大漠南北的蒙古青少年的坚强意志、独立自尊的人格,坚韧豁达、乐善好施的人格精神,更多的是在浓厚的蒙古传统文化的灌输下熏陶出来的。教化的内容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巴特尔”教育,即英雄、勇士、骑士教育;鼓励冒险精神,培养独立、自尊人格;培养坚韧豁达、乐善好施的人格精神;对于“长生天的崇拜”,教育子孙遵循和顺应自然规律等。
关键词:蒙古传统文化 理想人格 形成
“马上传语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中国唐代诗人岑参这句边塞诗道出游牧文化(或游牧文明)的一大特点,或者说是一种缺憾。数百年来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轮蹄征逐,居无定所,书面文字发明滞后,只能口耳相传,递送信息。因而见诸于书卷的教化文章可谓凤毛麟角。
生活在大漠南北的蒙古青少年的启蒙教育及理想人格的形成,更多的是在浓厚的蒙古传统文化的灌输下熏陶出来的。部落或家族内具备嘉言懿行的尊贵长者,承担起了教化的任务,他们的谆谆教诲对于信息闭塞,懵懵懂懂的后辈子孙是弥足珍贵的。这种教化与训导相当于现今中国中小学所开设的《道德品行》课程。蒙古传统文化对青少年人格培育的内容是庞杂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它不像中国古代圣贤孔子那种私塾式的讲学,而是不择时令、地理环境,多采用现场即景式的教化,让人刻骨铭心。譬如儿女随父母骑马赴邻居家串门,长辈斥令不得把马鞭携带进蒙古包,以免羞辱主人。这恐怕是让他(她)们终身难忘了。蒙古传统文化中的教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乌力格尔(蒙古说书)、寓言、童话、好力宝、格言警句、成吉思汗箴言、蒙古民歌等等,形式活泼、寓教于乐。从教化的内容上讲,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巴特尔”教育,即英雄、勇士教育
阿尔泰语系许多少数民族语言都把“英雄”称为“巴特尔”。在蒙古人名中,称“巴特尔”的频率最高。蒙古族世代生活在大漠苦寒、气候恶劣的环境当中,其它部族的侵扰、暴风雪的袭击、疫病的流行,使游牧民族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而部落民众呼唤“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强悍英雄,他们意志坚强,目光远大,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可以引领部众渡过险关,过上平静、安宁的生活。如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英雄史诗中的江格尔、格斯尔、中兴英主巴图孟克达延汗,大义扶孤的巾帼英雄满都海彻辰、草原卫士嘎达梅林等等,都在蒙古后代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因先祖英雄业绩而骄傲,自小立下了当“巴特尔”的决心,对“巴特尔”(英雄)的仰慕、崇敬利于培养后代健康、健全的人格精神。
至今我们在草原上经常看到这样一幕:在长者的大声指教下,十岁左右的顽童捉对摔跤、互不相让,人人都渴望日后成为一代跤王——查干扎那,民歌中十八岁的查干扎那大力士是他们崇拜的偶像。角力对于蒙古儿童不仅仅是玩耍,而是在培育他们强健的体魄,过人的谋略、捕捉时机的敏锐目光,这确实是在锤炼人的生存竞争能力。蒙古儿童五、六岁就被父亲扶上马背,奔驰在草原上,而城里的孩子此时正被抱送到幼儿园。在寒冬腊月,我们还能看到牧区儿童赤足在雪地上奔跑、玩耍。这正是蒙古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在苦寒中作乐,在风雪中成长,才能打下“巴特尔”的根基。
二、鼓励冒险精神,培养独立、自尊的人格
游牧民族随水草迁徙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有天生的冒险精神,在迁徙过程中有风暴寒流,有土匪抢劫、有狼虫虎豹等等不可遇知的危险,这使得蒙古传统文化教育中,冒险精神、单兵作战能力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蒙古秘史》记载了少年铁木真为逃避其它部落的追杀,以顽强的生存意志和坚毅的心理承受能力,逃过了数次劫难,这与他幼时接受残酷的生存训练有密切的关系,如在饥饿难耐时,与兄弟们捕捉土拨鼠充饥等等。当今世界,有好多蹦极、攀岩、飘渡等极限运动,也皆在唤起人类的冒险精神。日本中小学生年年到大草原或负重步行,或骑自行车长途跋涉,体验艰险旅途,提高生存竞争能力,以免安逸懒惰,失去上进心。
三、培养坚韧豁达、乐善好施的人格精神
草原地广人稀,居住分散。这就决定必须有一种团结互助,齐心协力的精神才能渡过难关。《蒙古秘史》中诃额伦母亲折箭训子就是一个生动、感人的团结教育的范例。游牧民族重然若、轻钱财,他们不以聚敛钱财而自豪,而是仗义疏财,“安达”之谊高于一切。在牧区我们常常看到,哪怕是一户牧民宰杀一只绵羊,也要分成几份送给相邻的几家牧户,有福同享,约定俗成,没有强硬的法律或守则去约束它。
蒙古人待人友善,热情好客,蒙古谚语云:“游人不可能背着房子行走。”他们知道草地辽阔,路途坎坷,自己出门也难免遇到困难,所以对羁旅行客必热情款待,甚至留宿。
四、对于“长生天的崇拜”,教育子孙遵循和顺应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维护生态平衡
蒙古古代法律《成吉思汗大扎撒》即有保护生态的条文。蒙古人反感“开荒”种地,禁止深挖药材,不允许污染水源,不允许在毡包附近便溺,近些年,内蒙古牧区开始定居放牧,盲目发展牲畜头数,使草原退化、沙化十分严重,违反了草畜平衡关系。对大自然无止境的索取受到了沙尘暴惩罚。
古代蒙古有良好的青少年启蒙教育手段,这也是蒙古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先决条件。而到了近代则有数典忘祖、淡漠家训的倾向。生活在20世纪初期的蒙古大学者在其名著《蒙古风俗鉴》中认为,自元代以来,在蒙地大兴佛教,使蒙古人渐渐失去了勇敢尚武的精神,变得愚蠢、贫穷、柔软。“忘记了古代以来的祖传训导,而只顾眼前利益和享受,到如今更加忘记了古代圣贤的金玉良言。”这些话虽时隔80余年,今天听来仍有警示作用。
20世纪末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人类开始日益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等等发展规划,正是蒙古先辈数百年前就引起重视的。“落地之土是金,引用之水是圣泉”蒙古民歌中吟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