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自主学习方式的探讨
2009-05-22靳建敏
靳建敏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这些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提供了正确导向,真正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形式,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传统教学中,有些教师把教学理解为知识、技能、概念、原理的讲解,学生把学习理解为模仿和做题。课堂上,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似懂非懂,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严重束缚着学生的创新与发展。面对这一状况,我们必须接受挑战,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通过引导学习,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学自练,自得自悟,互动交流,合作得出结论的过程。
自主性学习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由衷的喜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动、自觉的学习方式,它对应于被动性学习,两者在学生学习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对学生外在的强制。自主性学习的内在需要表现为对学习有兴趣,渴望获得知识。对学生来说,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是积极态度,学生会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例如我在让学生学习“愤怒”一词时,让学生前后表演,通过学生A做一件让学生B愤怒的事,通过语言、表情让学生理解其字意,这样,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多样有趣,学生积极、热情、自主地学习,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锻炼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也很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一教学方式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练字、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给教育改革注入了活力。
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利用各种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互动合作、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或小组讨论,或主题讨论,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讨论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但这种讨论方式由于某些教师片面地追求讨论合作,对小组合作的学习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认真设计,部分学生过分依赖讨论、合作,自己有时干脆不动脑筋考虑问题,讨论声一片,有些学生投机取巧,滥竽充数,聊一些与主题无关的问题。教师首先考虑学习任务是否有必要让学生通过自主讨论的价值;其次,在自主讨论前设计好方案;再次,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进步,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表扬的依据。
第二,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不耻下问的习惯。俗话说,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喜悦和满足。例如,在讲《孔乙己》一课时,我让学生大胆提问,深入了解当时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学生提出了各种尖锐的问题,有的学生突然问道:“老师,孔乙己被丁举人打伤后,为什么不报警?”我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大胆求异,发表个人独特的主张和见解。我让学生把课前搜集的有关课文的社会背景展开分析讨论,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然后引导学生评析,使学生逐渐明白了问题,也对当时的科举制度的危害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作为教师,我们要抓住学生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同时,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创造精神,善于捕捉创作信息。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学中充分发挥想象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知识才会得到升华。教育学生要有自己独立见解,不迷信权威,让学生各抒己见,激活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
第三,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协调配合,共同探索。教师更应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肩负起国家赋予教师的神圣职责,不断创新培养带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发展。由于未来社会中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提高,衡量一个人素质的主要标准是创新意识的强弱和创新能力的有无。在知识竞争的今天,特别是当代多媒体兴起与网络技术逐步普及,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呼唤教育的创新。正如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正如没有人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教育好,他就不可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第四,改进教法,指导学法。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综合等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直观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知识,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概括抽象知识的重要方法。2.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指导学生用语言有顺序、有条理的阐述,表达自己的思维程序。3.精心设计课堂问题,这样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起重要作用,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联想思维能力的发展。4.联系生活,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教学资源来拓宽教学天地,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中主动地探究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生命与灵魂的一面镜子,也是教师和学生的一段生命历程。同时,每一堂课都是人生中美好的记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理想课堂就是磁力、张力、活力的和谐,它能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理想课堂能透过活泼的氛围、活跃的思维和活生生的教学环节,无处不见鲜活的生命在律动、在交融、在成长,无时不见活灵的智慧在闪现、在流动、在焕发异彩。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把学生当成学习的真正主人,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使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充满活力,也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改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