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视角”下初中英语新教材使用策略构建
2009-05-22吕香
吕 香
在英语教学诸要素中,教材作为联结主体和客体的有效载体,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诚然,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我们教师的任务是牢记目标,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创新理念,妥善运用教材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本文笔者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新教材的使用策略。
一、认识新教材——使用教材开展教学的“序曲”
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英语新教材集拓展性、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于一身。教材的内容及为学生设计的活动形式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同时为学生提供情感、文化和策略等方面综合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开拓思想,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此外,英语新教材的编排符合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教学内容和要求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地过渡。语言的素材真实典型,而且非常贴近日常生活,生动有趣,让学生容易接受并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发现语言的规律。就教师而言,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拓展知识的空间及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丰富多彩的教育原材料。明确了诸多新教材的特点之后,教师如何利用这样的新教材,使课改精神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地推进和贯彻,使这些新教材发挥它们真正的作用,达到教材改革和教学改革的预期效果和目的,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首先,我们认为新教材是教学的纲领。它给了我们英语教学的总目标——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仔细分析英语教材,我们可以对自己在特定教学时段内的教学任务做到心中有数,可以有目的地搜寻相关资料,备课也更加有整体性,能做到瞻前顾后;其次,我们认为新教材是载体,是我们向学生呈现知识的一个中介,也是学生验证知识的一个依据。应该注意的是,由于篇幅、形式等限制,教材难以在展现某主题时做到十分全面。所以,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教学让学生来体会用英语交流的乐趣。对教材的具体运用没有必要遵循固定不变的格式,可以因教学目的、教材内容本身的特点,学生对特定教材内容的平均理解力而随机改变。
二、研读新教材——使用教材开展教学的“支撑”
为了贯穿新课改的思路和理念,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编写了新的英语教材。与旧的教材相比,新的教材在以下方面展示了其独特性。首先,新教材注重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新教材根据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在课程和内容设计上注重改革学生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其次,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克服学科中心主义的倾向;同时,新教材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教材的编写体例和呈现方式尽量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新教材为创造性教学留有余地。新教材更多地是为教师进行教学提供资源,需要创造性地使用,绝不能简单地当作教材来教。再有,新教材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映在主题和内容的编排中。新教材试图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形成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考虑,反映在课题和内容的设计上,从而全面贯彻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最后,新教材十分重视英语的交际功能。教材中通过灵活多样的材料凸现了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所谓的交际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高语言的流畅程度。新教材里就有很多循序渐进的例子。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运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课堂教学多样化,增加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诱导学生去说英语。
三、细备新教材——使用教材开展教学的“捷径”
英语教学中细备教材就是教师要将所要教授的教材内容转化成课堂教学内容,为使之成为有效的教学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面对以上所述诸多特点的英语新教材,我们教师首先在备教材这一教学环节上就要有不同以往的观念。除了要对教材本身的内容、重点、难点进行非常深入的了解之外,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仅仅为备教材而备教材是不行的,还需要教师对教材的编排顺序有非常深入的了解,既要对教材中每页、每单元和每个模块有细致的了解和透彻的分析,也要对教材中单元和单元之间、单元和模块之间以及模块和模块之间的联系有全面系统的认识。有了这些铺垫,教师再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自身的特点,对教材进行单元内部、单元之间及模块之间的归纳、分类和总结。同时要结合教师自己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和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调整、补充和添加,打破以往完全按教材编排顺序按部就班备教材的模式,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要求及要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目的对教材进行重组。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备教材的模式,树立全新的教材观,即“用教材去教,而非教教材”,以便更科学地处理和利用新教材,使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得以完美地体现。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教材进行重组时,绝不是毫无根据随意地重组,而是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适当地调整和重组教材的顺序。当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对教材不断拓展与补充、创新,以使教材显示出生机与活力。同时也促使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由课程被动的执行者变成课程的积极促进者、发展者,鼓励教师凭自己的学识、经验和个性来分析处理调适教材,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实际,根据其特点增删教材,调整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