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定位和内涵
2009-05-22林斌
林 斌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中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究精神。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的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新课标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而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现状。探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新标准下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的要求。因此,“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路引起教育者的广泛关注。所谓“研究性学习”,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题和项目,采用研究的方法,自主地收集信息,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其特点是:学生自由结合,自由选题,自主研究,自主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它将改变教育过程中师生的关系,改变传统学习课程中注重系统性、渐进性、接受性的做法,而主张跳跃性、研究性、实践性、开放性,为学习带来了一片新天地,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的更新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定位
研究性学习不等同于学科活动课,也不是课外活动。
1. “研究”的定位。大多数学生的研究结果并不具有社会价值,或许可能是别人成果的重复,但这并不影响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因为“研究”只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而不是目的,或者说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其出发点是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命令式教学为师生合作式教学。因此,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比结果更为重要。
2. 价值取向的定位。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加以综合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它强调的是能力,不只是背诵、理解和复述,而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归纳整理的能力,表述观点和撰写研究论文的能力,最终目的是提高实践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它强调的是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培养。
3. 参与面的定位。它是全体学生必须参与的必修课。研究性学习的每一项学习内容、方式都由学生自己或学习小组一起拟定,也可以与老师合作拟定。学生的思考过程、动手能力、创造性的发挥,及个性与风格都应该体现在课题研究中,只是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选择适当的研究项目。当然,这种学习通常是一种群体的合作学习,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合作是学习的手段,它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提高研究水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体现了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要求。
4. 与学科课程关系的定位。研究性学习通常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甚至需要一个学期。但它与学科课程并不矛盾,它们是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关系。学科知识体系主要在课堂上完成,以老师传授为主,相对而言较为封闭,较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习内容又以间接经验为主,自主学习空间有限。而研究性学习则能较好地弥补这些不足,反之,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必然会感到学科知识的不足,更能自觉加深或拓宽学科课程的学习,起到互补的作用。
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
1.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创新和努力实践为目标。“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基本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真正的体验活动”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宗旨,通过这种学习,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个性和特长得到开发与持续发展。
2. 以“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为基本内容。学习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与社会实践,对“生命与生活”的理解,是研究性学习的出发点。研究性学习将使学生融入社会,去了解一些社会上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运用通过实践活动而获取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流程为:发现问题——确定课题——制订计划——收集资料——加工分析、分类整理——提出观点——撰写研究报告——自我评价。
3. 以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自己发现、提出、探索、解决问题,如通过讨论研究、动手制作、活动策划、社会调查等形式,探索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象及问题。学生要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着重培养创新精神与科学精神。
4. 时空开放的组织形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是研究课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为学生提供服务,创设有利的情境和条件。教师侧重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比如如何发现分析问题,如何确定课题,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等。
三、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过去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注重课文分析(分段、概括中心、分析写作特点等),学生主要在教师带领下阅读课文,除回答一些教师设计好的问题外,以倾听教师的讲解为主。而国家颁布新课程标准后,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不应再把教学重点放在对某一篇课文的理解上,而应把重点放在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课文的自主探究,提高学生阅读理解与鉴赏作品的能力与水平。探究这些课文只是手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与水平才是真正的目的。因此,学生在学习时可以研究以下问题,也可以探究自己感兴趣的其他问题,也可以搜集与课文有关的材料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讨论分享。
1. 独特感受与个人体验(必做)
(1)读完这篇课文后,你最强烈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
(2)这篇课文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就作品中你认为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有没有你不喜欢的地方?什么地方最让你困惑?说说理由。
(3)有什么疑问?说说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
2. 理解感悟与整体把握(选做)
(4)你理解或你觉得作者想传达的主要是什么思想或感情?为什么?
(5)从文中你体验到了什么?你从中获得了(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哪些有益启示?
(6)你如何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3. 课文分析与鉴别欣赏(选做)
(7)你认为这部作品的文字有什么特点?作品中哪些语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
(8)你觉得这部作品在写作思路上有什么特点?
(9)这部作品表达上的特点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你认为它优美的文段有哪些?可借鉴的表达技巧是什么?
4. 反思评价与亲身实践(必做或选做)
(10)对这部作品你是否有修改建议,文中哪些语句你可以替换成新的语句?
(11)你生活中是否接触过类似主题,如果让你来写这个主题,你会怎么写?
(12)分析与分享老师和同学的观点与材料后,再读一遍课文,你有什么新的感受、体验和想法?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学习收获。
“研究性学习”既不是放羊式,也不是保姆式。研究性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教师、学生、教材编写者之间开展交流、对话等互动活动中,“视界”的交接、冲突、介入与融合的过程。当然,“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仍是一种学习,只不过是一种“像科学家一样工作”的学习,形是“研究”,但实是“学习”,一种综合性学习,这种学习更多地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是首要任务,这其中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文化知识;二是学习如何获得文化知识,以及如何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两个任务中,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